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

作品数:525 被引量:3,110H指数:23
相关作者:唐爱国彭翠娥周辉戴爱国刘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1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0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7篇理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9篇细胞
  • 37篇蛋白
  • 37篇慢性
  • 36篇肿瘤
  • 33篇氨酸
  • 27篇动脉
  • 26篇疾病
  • 25篇血清
  • 25篇基因
  • 24篇阻塞性
  • 24篇慢性阻塞性
  • 24篇护理
  • 22篇肺疾病
  • 20篇血管
  • 20篇支气管
  • 20篇阻塞性肺疾病
  • 20篇哮喘
  • 20篇慢性阻塞性肺...
  • 19篇气管
  • 15篇免疫

机构

  • 125篇南华大学
  • 85篇中南大学
  • 41篇湖南师范大学
  • 34篇中南大学湘雅...
  • 31篇湖南省人民医...
  • 26篇郴州市第一人...
  • 22篇湖南省肿瘤医...
  • 19篇湖南省儿童医...
  • 19篇长沙市中心医...
  • 1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1篇湖南师范大学...
  • 9篇长沙医学院
  • 9篇湘南学院
  • 9篇湖南中医药高...
  • 8篇湖南省疾病预...
  • 8篇湘南学院附属...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7篇长沙市疾病预...
  • 7篇湖南省第二人...
  • 7篇湖南省马王堆...

作者

  • 14篇唐爱国
  • 12篇彭翠娥
  • 9篇侯周华
  • 9篇谢玉桃
  • 9篇戴爱国
  • 9篇刘志军
  • 8篇宋达疆
  • 8篇谭德明
  • 8篇李赞
  • 8篇罗昔波
  • 8篇王卫红
  • 8篇陈丹
  • 7篇邓建华
  • 6篇黄红光
  • 6篇欧新华
  • 6篇许晓琼
  • 6篇李聪智
  • 6篇蒋玲
  • 5篇谢辉
  • 5篇赵志坚

传媒

  • 2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7篇中国医师杂志
  • 16篇实用预防医学
  • 11篇医学临床研究
  • 9篇山东医药
  • 9篇中华结核和呼...
  • 9篇中南医学科学...
  • 9篇肿瘤药学
  • 8篇中国现代医学...
  • 8篇齐鲁护理杂志
  • 8篇国际呼吸杂志
  • 8篇中国医药导报
  • 7篇中国呼吸与危...
  • 6篇心血管康复医...
  • 6篇广东医学
  • 6篇全科护理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6篇临床与病理杂...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5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7篇2020
  • 23篇2019
  • 34篇2018
  • 49篇2017
  • 61篇2016
  • 36篇2015
  • 56篇2014
  • 29篇2013
  • 23篇2012
  • 33篇2011
  • 30篇2010
  • 29篇2009
  • 27篇2008
  • 17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12篇2004
5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6例,根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分为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同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Hp感染组又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和不稳定性斑块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分析Hp感染和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Hp感染组血清Hcy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非Hp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类型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9,P=0.000 3)。在Hp感染组中,不稳定性斑块组、稳定性斑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p感染组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731,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血液Hcy水平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并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雷鸣吴建华汤兰桂刘龙标杨丽向攀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
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pSOFA评分、PCIS评分及早期血乳酸测定的预测价值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儿科序贯器官衰竭评估(pSOFA)评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评分及早期血乳酸(Lac)测定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7例脓毒症患儿,根据脓毒症患儿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8例和存活组59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pSOFA评分、PCIS评分评价和血Lac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SOFA评分、PCIS评分和血Lac水平对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07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率为44.86%(48/107)。死亡组脓毒症分级、合并器官损伤≥3个比例、机械通气比例、pSOFA评分、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Lac水平高于存活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存活组,PCIS评分、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合并≥3个器官损伤、机械通气、pSOFA评分增加、D-二聚体升高、血Lac升高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CIS评分增加、白蛋白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SOFA评分、PCIS评分和血Lac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脓毒症分级、合并器官损伤、机械通气、D-二聚体、白蛋白、pSOFA评分、PCIS评分、血Lac为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SOFA评分、PCIS评分和血Lac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的价值较高。
宋林邹惠曾玲刘旭吴莎莉
关键词:脓毒症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血乳酸
DPI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和NOX4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DPI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和NOX4表达的影响。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实验设对照组、AngⅡ组(10-7mol/L AngⅡ处理16 h)和DPI干预组(10-7mol/L AngⅡ加10μmol/L DPI处理16 h);用RT-PCR检测NOX4 mRNA水平;Hoeche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AngⅡ组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而DPI干预组细胞无明显改变;AngⅡ组hUVECs中NOX4 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DPI干预组hUVECs中NOX4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DPI干预组hUVECs中NOX4 mRNA表达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DPI抑制AngⅡ介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和NOX4 mRNA表达。
任重屈顺林孙文清韦星郭芳柯丽琴冯大明
关键词:DPI细胞凋亡NADPH氧化酶动脉粥样硬化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长沙市第四医院ICU收治的行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7例(CBP组),选择同期未行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7例(非CBP组)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改变、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等。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参数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治疗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中心静脉压(CVP)、血肌酐(SCr)、氧合指数(PO2/FIO2)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BP组平均动脉压(MAP)[(88.3±12.5)mmHg]、CVP[(12.7±5.0)cmH20]、SCr[(225.0±113.2)μmol/L]、C反应蛋白(CRP)[(103.3±82.3)mg/mL]、PO2/FIO2[(2.51±0.72)]、APACHEⅡ评分[(22.8±6.3)分]与非CBP组比较[(81.9±15.1)mmHg、(14.1±3.9)cmH2O、(172.3±141.8)μmol/L、(150.9±109.1)mg/mL、(1.91±0.46)、(28.4±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BP组与非CBP组比较.转出ICU比例较高,病死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回顾性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PO2/FIO2以及MAP是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BP治疗脓毒症的效果优于非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前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崔嵘陈齐国
关键词:血液净化连续性
心电向量临床应用及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0
2016年
自20世纪20年代常规心电图进入中国并在临床应用以来,心电图在中国已发展了近百年。心电向量是心电图的基础,直到1970年左右才进入中国并应用于临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心电图和心电向量检查设备越来越轻型化、小型化,功能也日趋多样化。1989年,立体心电图仪推出,其通过一次采集即可获得12导联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在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疾病的诊断方面得到应用。本文就心电向量近年来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蒋智善范咏梅肖春霞
关键词:心电向量心肌缺血心室肥厚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
2009年
王晓华
关键词:白蛋白尿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糖尿病肾病
恶性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Ⅱ基因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999年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富含组氨酸蛋白Ⅱ,为抗疟疫苗研究及制备疟疾诊断单克隆抗体提供实验材料。方法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恶性疟原虫云南株(PFD—3/YN)富含组氨酸蛋白Ⅱ部分基因,经基因序列测定后克隆于pGEX4T-1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用do-ELISA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HRPⅡ基因与pGEX4T-1重组后在大肠杆菌TG1中表达—41kDa的融合蛋白。Dot-ELISA鉴定表明HRPⅡ基因表达产物能被抗HRPⅡ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结论大肠杆菌表达的HRPⅡ能与抗HRPⅡ单克隆抗体发生反应,且具有恶性疟原虫HRPⅡ抗原表位。
肖建华李明李英杰
关键词:疟原虫基因表达
彩超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脑梗死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CB)及颈内动脉起始段(CCI)内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形态、斑块的有无及斑块的回声,并根据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所有受试者分为HP感染组和HP非感染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HP感染组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为85.37%,明显高于HP非感染组7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患者HP感染组CCA-IMT(1.05±0.19)mm、CB-IMT(1.08±0.21)mm及CCI-IMT(0.57±0.17)mm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0.91±0.21)mm、(0.96±0.23)mm、(0.46±0.1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颈动脉硬化患者HP感染组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高于HP非感染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从而促使脑梗死风险增加;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评估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及斑块的回声,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胡远英雷鸣汤兰桂张泓鑫向攀杨丽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
对护士进行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培训与评估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调查早产儿病房护士对家庭参与式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6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及其他医院参加家庭参与式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85名学员,采用理论授课、操作演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期1周的培训,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理论知识考核得分为(73.94±6.72)分,培训后得分为(97.89±2.12)分,培训后成绩提升明显(P<0.05);培训后护士对新生儿沐浴、喂养、抚触、生长发育特点及训练计划、皮肤护理5大方面知识点掌握及操作技能普遍提升。[结论]早产儿病房应加强护士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规范化培训,以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同时为后续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开展奠定基础。
朱丽辉熊月娥肖艾青熊华丁向吕波
关键词:早产儿护士培训早产儿护理
结核分枝杆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烈性、强毒、传染性病原菌。由其引发的结核病极难治愈,普通的抗生素药物对其根本不起作用。究其原因是该菌通过一系列目前仍尚未阐明的逃逸机制逃脱了巨噬细胞溶酶体对其的融合杀伤作用,因而得以存活并寄生在巨噬细胞内的吞噬体中。对此,近年来发表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可溶性N-乙基顺丁希二酰亚胺敏感因子连接蛋白受体(SNARE)融合核心复合体的形成,Rab7、Rab5及其效应蛋白EEA-1在晚内体成熟中的作用以及自噬在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这对于进一步丰富和阐明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逃逸机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姜华杨秋林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溶酶体免疫逃逸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