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515407)
-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5
- 相关作者:罗非王锦琰崔彩莲韩济生吴鎏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前脑NR2B过表达大鼠对吗啡CPP的易感性研究
- 目的 NMDA受体是分布于突触后膜的谷氨酸受体,是学习记忆的关键物质。NMDA受体是由NR1、NR2、NR3组成的异聚体,NR2亚基又可以分为NR2A-D四个亚型。NR1是NMDA受体的基本单位,NR2是NMDA受体的辅...
- 平星杰崔彩莲
- 关键词:NMDA受体NR2B亚基
- 文献传递
- 慢性可卡因处理增强大鼠冲动行为
- 背景: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反复发作的强迫性觅药和摄药行为是药物成瘾的主要特征。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行为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即外界刺激和内在控制。生理状态下,当个体因外界刺激(奖赏)诱发不良动机时,可通过内在的认...
- 左艳芳崔彩莲
- 关键词:可卡因冲动行为
- 文献传递
- 海马位置细胞对空间信息的处理被引量:5
- 2006年
- 海马位置细胞接收各种来源的空间信息后,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海马内形成认知地图或加强联合皮层内细胞集群的突触联系以形成对空间位置的永久记忆。海马内的空间信息输出后,在伏核(nucleus accumbens,NAC)内与其它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最终通过运动环路形成目标指向性行为。
- 左艳芳罗非崔彩莲
- 关键词:海马认知地图
- 机械伤害刺激激活丘脑-皮层神经网络的多通道记录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在清醒大鼠脑内同步记录内、外侧痛觉传导通路神经元的伤害性活动,在丘脑-皮层水平观察各脑区的编码模式以及脑区之间的功能联系。方法:麻醉状态下在动物丘脑和皮层的四个区域单侧植入微电极阵列,在清醒状态下给予伤害和非伤害性机械刺激,同步记录多个神经元的单位电活动,并利用滑行窗口分析、交互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等运算方法进行信息提取。结果:在7只大鼠上共记录到180个神经元的单位电活动。伤害和非伤害机械刺激均引起以兴奋为主的反应。与非伤害刺激相比,伤害性刺激使各脑区神经元反应比例显著增加,平均反应强度显著增加,两条通路上脑区之间的相关性亦显著增加。另外,从神经元群体编码的角度看,内侧通路对伤害与非伤害机械刺激的分辨能力稍优于外侧通路。结论:中枢对伤害性机械刺激的编码有赖于多个脑区的共同参与,内、外侧系统对刺激的编码能力不同,可能与刺激本身的特性有关。
- 王锦琰罗非
- 关键词:皮层丘脑疼痛
- 天然奖赏与药物奖赏被引量:17
- 2005年
- 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奖赏机制来加强和激励对机体有益的行为,以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但这一系统一旦被某些外源性物质反复地异常激活(如药物滥用),则引起神经系统的慢性适应性改变,将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实现奖赏效应的神经结构主要位于中脑边缘系统,中脑腹侧被盖区(VTA)至伏核(NAc)的多巴胺通路是食物和性活动等天然奖赏和成瘾性药物引起奖赏效应的共同通路。本文概述天然奖赏和成瘾性药物奖赏的异同,旨在探讨阻断后者而不损及前者的途径。
- 崔彩莲韩济生
- 关键词:奖赏成瘾多巴胺
- 急慢性可卡因处理对大鼠冲动控制能力的影响
- 药物成瘾的主要表现是停药后反复发作的强迫性觅药和摄药,这除了与成瘾者对药物及其药物相关线索等外源性刺激的反应敏感化有关外,还与其本身对外界刺激反应的控制力下降有关。故当成瘾者面对药物及其药物相关线索的刺激时,表现为药物成...
- 左艳芳罗非崔彩莲
- 关键词:可卡因药物成瘾冲动神经元活动
- 文献传递
- 针刺治疗药物成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8年
- 近35年来,针刺治疗物质依赖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相关学者和临床医生的关注。该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香港的温祥来医师于1973年首次报道,采用电针(两对体针和一对耳针连接电刺激)可以减轻阿片成瘾者的戒断症状(身体依赖);(二)纽约M.Smith医师(1985)领导的美国国家针刺脱毒协会(NADA)确定,仅采用耳针,不加电刺激,治疗药物依赖(身体依赖);(三)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PKUNRI)韩济生教授及其同事(1992-)用特定频率的躯体穴位电刺激缓解海洛因成瘾者的戒断症状(身体依赖),并可抑制患者脱毒后对毒品的心理渴求(精神依赖)以预防复吸。本文将综述针刺干预药物依赖的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及初步作用机制。
- 崔彩莲吴鎏桢罗非韩济生
- 关键词:针刺药物成瘾复吸
- 伤害性躯体感觉的中枢网络动态编码过程被引量:5
- 2006年
- 痛觉是感受躯体所受伤害性刺激的保护性感觉;慢性痛则是耗费巨额医疗费用的顽固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疼痛感知觉的形成是一个大规模的中枢网络编码过程,包括了感觉、情绪、认知等若干不同的维度,牵涉到脊髓、脑干、边缘系统、皮层等多个相关结构。慢性痛则是一种由神经网络编码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疾患。上述编码过程的任何异常都可能导致慢性痛。认识痛觉的中枢网络编码机制,将促进人们对感觉与情绪形成过程的深入理解,并有助于寻求新的临床疼痛治疗措施。
- 罗非王锦琰
- 关键词:痛觉感知觉
- 疼痛心理学的发展及其临床和社会意义被引量:32
- 2006年
- 王锦琰罗非
- 关键词:慢性疼痛心理学心理因素警示作用复发性慢性痛
- 预期作用对大鼠皮层-丘脑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调节
- 2008年
- 目的:探索与痛觉预期特异相关的脑区,并研究预期作用对大鼠丘脑-皮层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声音-激光条件反射模型使大鼠产生痛觉的确定性预期,同时采用多通道单位放电同步记录技术观察预期状态下前扣带回(ACC)、中央杏仁核(CeA)、丘脑背内侧核(MD)以及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I)的神经元群对预期信号和随后伤害性激光刺激的反应模式。结果:(1)ACC和MD对预期信号的反应幅度和比例以及SI的抑制性反应比例在条件化后显著增加;(2)条件化能够显著增强四个脑区神经元对伤害性反应的幅度和比例,且在训练过程中增强的幅度最大。结论:ACC、MD和SI可能是参与预期信号编码的特异性脑区;预期效应,特别是预期形成过程能显著增强中枢的痛反应。
- 张含荑王锦琰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