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5AA501000)

作品数:28 被引量:262H指数:10
相关作者:左曙光郭荣申秀敏孙泽昌万钢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机械工程
  • 2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2篇电池
  • 22篇燃料电池
  • 12篇电池轿车
  • 12篇燃料电池轿车
  • 12篇轿车
  • 8篇车内
  • 6篇电池车
  • 6篇燃料电池车
  • 6篇车内噪声
  • 5篇汽车
  • 3篇电池汽车
  • 3篇有限元
  • 3篇源识别
  • 3篇噪声源
  • 3篇噪声源识别
  • 3篇振动与波
  • 3篇声品质
  • 3篇声源
  • 3篇声源识别
  • 3篇燃料电池客车

机构

  • 31篇同济大学
  • 1篇淮安信息职业...
  • 1篇SEW-传动...

作者

  • 20篇左曙光
  • 8篇申秀敏
  • 7篇郭荣
  • 6篇李林
  • 6篇张世炜
  • 5篇万钢
  • 5篇孙泽昌
  • 4篇蔡建江
  • 4篇阎礁
  • 3篇姚杰
  • 3篇陈有松
  • 3篇钟再敏
  • 2篇魏学哲
  • 2篇吴宪
  • 2篇杨波
  • 2篇覃霍
  • 2篇王建
  • 2篇何融
  • 2篇郭伟
  • 2篇陈瑞峰

传媒

  • 5篇噪声与振动控...
  • 4篇汽车工程
  • 3篇振动.测试与...
  • 2篇机电一体化
  • 2篇佳木斯大学学...
  • 2篇机械设计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声学技术
  • 1篇汽车技术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电源技术
  • 1篇计算机辅助工...
  • 1篇农业装备与车...

年份

  • 4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模式及其在现代汽车电子系统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06年
分析了V-模式和传统模式在汽车电子系统开发中的流程,并比较了两者的开发特点。在此基础上,以燃料电池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为实例给出了如何基于V-模式开发现代汽车电子系统。结果表明,V-模式在这样的电子系统设计中是行之有效的。
戴海峰魏学哲孙泽昌
关键词:汽车电子
基于FPGA的电动汽车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被引量:4
2007年
为解决电动汽车车载高电压电源因漏电而导致的对人体伤害事故,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设计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核心控制器的电源漏电保护装置。首先给出了电动汽车上高压电源统一的绝缘电路模型,再从外围电路的设计和FPGA的开发两方面对装置设计方案作了说明。在样车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动汽车上应用该装置可及时检测到电源发生漏电或人员触电事故并加以有效保护。
毕路魏学哲孙泽昌
关键词:车载电源电动汽车漏电保护
燃料电池汽车侧风稳定性预测被引量:4
2008年
为研究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的侧风稳定性,应用MSC Adams/Car建立某型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模型,考查该车的抗侧风稳定性,并分析影响其侧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使风压中心后移、增加整车质量以及控制车体侧向面积和降低形心等手段,可以提升整车抗侧风稳定特性.
许振华吴宪于晓军
关键词:燃料电池汽车侧风操纵稳定性MSCADAMS/CAR
燃料电池车副车架结构强度与模态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某新改型设计的燃料电池车在原型车的基础上做了很大改进,副车架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对副车架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了副车架结构强度,计算了副车架的模态;强化振动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反映了整车可能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有力依据。
王建余卓平宁国宝
关键词:燃料电池车副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燃料电池车车架正面碰撞模拟试验分析
2008年
为了在碰撞事故中有效的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汽车的车架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前部车架必须能够吸收一部分的能量,同时保证乘员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针对一款燃料电池小车的车架,利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正面碰撞的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得到的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并对改动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验证。
宗玉州左曙光王晓华
关键词:仿真
偏相干分析在燃料电池轿车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08年
与传统内燃发动机汽车相比,由于燃料电池车本身的结构特点,以及控制和运转部件的振动特性,使得降低车内噪声成了当务之急。由于燃料电池车的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需要利用偏相干方法进行噪声识别。将偏相干分析应用于M atlab软件编程中,实现了对多个噪声信号独立贡献量的计算分析,得出了车内主要噪声源在不同频段的贡献量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从而对燃料电池车的噪声源进行有效的识别。
吴旭东左曙光芦勇
关键词:振动与波燃料电池轿车噪声源识别
车内噪声声品质的神经网络预测被引量:21
2009年
鉴于车内噪声声品质评价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征,分析了BP神经网络方法在车内噪声声品质预测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模型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完整的实施流程。该预测方法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各连接权重由网络通过学习自主生成,因此预测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将用此种方法与现有的预测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神经网络用于车内噪声主客观评价数据处理可以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评价者的决策水平,对现代汽车噪声的评价、分析与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申秀敏左曙光何吕昌张世炜李林
关键词:车内噪声声品质BP神经网络
燃料电池轿车氢辅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独立运行法对某燃料电池轿车进行振动噪声特性测试,初步确定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的主要噪声源为燃料电池辅助系统。针对氢辅系统箱体的振动问题,通过模态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迅速地掌握其动态特性。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李林左曙光申秀敏张世炜
关键词:振动与波燃料电池轿车模态试验
燃料电池轿车车内噪声特性试验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在半自由场消声室内四轮转毂试验台上对燃料电池轿车进行了声振特性测试,采集了不同车速工况下车内噪声信号及运动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分析了不同车速工况下车内噪声的分布状况及主要频率成分。通过信号分析表明,车内噪声来源于驱动电机总成和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氢泵、风机,产生的噪声通过空气直接传到车内,同时引起车身板件振动并向车内辐射噪声。根据样车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减振降噪措施。
阎礁左曙光陈有松郭荣
关键词:燃料电池轿车车内噪声
某型燃料电池轿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被引量:3
2006年
燃料电池轿车采用新的总布置,引起了整车参数改变,对操纵稳定性产生了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分析评价。介绍整车建模和虚拟试验方法,并基于ADAMS建立某型燃料电池轿车的虚拟样车模型,按照国家标准设计了驾驶员控制文件并进行虚拟试验,对稳态回转试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蛇行等试验进行仿真和数据处理,并根据标准进行评价。虚拟试验结果可为整车性能预测提供参考,该方法能有效地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准确性,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传统汽车的开发。
郭荣吴宪万钢
关键词:燃料电池轿车ADAMS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