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13DD25)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传历李敬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艺术
  • 2篇音乐
  • 2篇画像
  • 2篇汉画
  • 2篇汉画像
  • 1篇信仰
  • 1篇形制
  • 1篇袖舞
  • 1篇艺术价值
  • 1篇艺术思想
  • 1篇意蕴
  • 1篇真美
  • 1篇唢呐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意蕴
  • 1篇文化振兴
  • 1篇乡村
  • 1篇乡村音乐
  • 1篇灵气
  • 1篇民间信仰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2篇三峡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1篇陈晓宇
  • 1篇李敬民
  • 1篇王传历

传媒

  • 1篇歌海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罗山皮影戏“一曲多用”现象形成的原因——以伴奏音乐中的唢呐接腔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罗山皮影戏"一曲多用"现象的形成有着多重原因:中国传统音乐的不确定性为"一曲多用"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戏曲的程式性体现为对旧有曲调的反复沿用;儒家审美思想重内容轻形式造成了中国传统音乐重词轻曲,表现为"一曲多用";皮影戏"视"对"听"的掩蔽效应和其具备祈福酬神的实用性功能均造成了音乐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一曲多用";均分酬劳造成了戏班不断精简建制,音乐形式也随之压缩,"一曲多用"手法成为了首选。
王传历
民间信仰“合法化”与乡村音乐文化振兴被引量:4
2019年
民间信仰在中国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合法化”争议,“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为其“合法化”提供了依据,“民俗化”“宗教化”和“文化遗产化”为其“合法化”提供了路径。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引导乡村主体的回归,重建乡村秩序,再次为恢复民间信仰在乡村的地位提供了现实性。鉴于民间信仰与乡村音乐的特殊关系,重唤民间信仰的生机将为乡村音乐文化振兴发挥重要的作用。
王传历
关键词:民间信仰
论汉代建鼓形制与图像配置的汉文化意蕴被引量:5
2019年
在汉画中,建鼓无论在车马出行、乐舞百戏,抑或在神话仙境和鬼怪传奇等图中,无不体现出它所承载的汉代社会生活与审美旨意的密切联系。本文认为:汉画图绘的建鼓形制以及图像配置,均将天、地、人、神、鬼融入同一个场域,勾画出一幅沉雄强悍、诡异升仙的幻想世界,承载着汉代艺术最深刻的文化意蕴、艺术风格和哲学思想。
李敬民李沁憶
关键词:汉画像艺术价值文化意蕴
凤阳大东关一号墓出土乐器的测音研究
2014年
1991年考古发掘者在安徽凤阳县大东关基建工地发现一座被破坏的春秋时期的钟离国贵族墓葬,依出土地点编号为大东关M1。墓葬出土金石乐器19件,其中青铜编钟15件,含编镈钟7件和编钮钟8件,石磬4件(均为残件)。笔者对这两套青铜编钟从外观、形制、音响等方面进行了较翔实的考察,确认这是当时高等级贵族生前使用的两套实用乐器,镈种为一钟一音,钮钟则一钟一音和一钟两音不等。另对4件石磬的形制、石料石质也做了初步的测试分析。
李敬民
汉代长袖舞的动作特征探析——以南阳汉代画像石砖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在南阳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砖中,挑选出23例长袖舞蹈图像,本文将其分为A类(长袖舞类)、B类(组合舞类)两种表演形式。主要对其长袖舞者的动作简化成物理化的线条,从动作整体入手,把简化的肢体(包括头部、中段和四肢)从舞蹈图像中抽取出来,重新描绘在垂直坐标轴里,用N、S、W、E表示四个方向,纵坐标表示躯干位置(头、身体和四肢),横坐标则表示肢体上下分割线,构成坐标轴上的肢体运动趋势和舞蹈体态律动,并在此基础上对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的长袖舞作整体性分析、解读。
李沁憶李敬民
关键词:长袖舞
《管子》“灵气在心”的艺术思想之阐释
《管子·内业》中"形神"问题的提出,体现出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其中的"灵气在心"真正反映了先秦时期艺术美学的核心命题,正是这一命题使中国传统艺术无论在本体的和美还是客体的真美,都以其艺术产生的源体...
陈晓宇李敬民
关键词:艺术思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