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8LZD013)

作品数:26 被引量:312H指数:11
相关作者:郭继强何文炯费舒澜洪兴建钱雪亚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人力资本
  • 3篇农民
  • 3篇资本
  • 3篇城乡
  • 2篇中国农村贫困
  • 2篇人口
  • 2篇收入不平等
  • 2篇收入差距
  • 2篇收入份额
  • 2篇农村
  • 2篇农村贫困
  • 2篇农民工
  • 2篇贫困
  • 2篇企业
  • 2篇民工
  • 2篇劳动收入份额
  • 2篇工资
  • 2篇份额
  • 2篇城乡收入
  • 2篇城乡收入差距

机构

  • 19篇浙江大学
  • 6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学院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宁波诺丁汉大...

作者

  • 10篇郭继强
  • 4篇洪兴建
  • 4篇费舒澜
  • 3篇何文炯
  • 3篇钱雪亚
  • 2篇洪蕾
  • 2篇陆利丽
  • 2篇姚先国
  • 2篇姜俪
  • 2篇林平
  • 2篇周明海
  • 1篇乐君杰
  • 1篇叶晗
  • 1篇赵吟佳
  • 1篇陈新彦
  • 1篇罗刚飞
  • 1篇邓倩
  • 1篇李雪艳
  • 1篇刘焕香
  • 1篇林平

传媒

  • 4篇统计研究
  • 3篇数量经济技术...
  • 3篇中国人口科学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财贸经济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社会保障评论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经济统计学(...
  • 1篇劳动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低劳动成本优势再认识被引量:3
2013年
以低劳动生产率和低工资为基本特征的低劳动成本优势支撑了我国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这种优势正在遭遇严峻挑战。从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入手,提升劳动生产率、调整成本结构,在提高劳动者报酬的同时降低相对劳动成本,是再造我国企业低成本优势的必然路径。
姚先国钱雪亚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
成本、收益:工资效应的企业异质性被引量:5
2013年
劳动工资上涨具有成本和收益双重影响,其中工资上涨带来成本增加是必然的,但基于工资上涨带来劳动生产率提升而形成的收益效应则是有条件的。本文基于浙江省制造业企业成本费用的调查数据发现,约有1/4强的企业有能力借助工资上涨的生产率提升实现净收益效应;但对于大部分资本密度低、与之匹配的劳动者人力资本也相对低的企业,净成本压力是普遍现象。面对劳动工资水平普遍上涨的趋势,需要分类引导以避免系统性的持续经营风险。
钱雪亚刘焕香陈志
关键词:劳动工资
越漂亮,收入越高吗?——兼论相貌与收入的“高跟鞋曲线”被引量:40
2016年
本文针对通常以为的"越漂亮,收入越高"的观点,提出了"相貌与收入呈高跟鞋曲线"的命题,即漂亮总体上有助于提升收入,但最漂亮那一类人的漂亮溢价却没有次美者高。将相貌作为一种"人际技能信号"来阐释相貌对收入的影响机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劳动力市场信号理论。同时,利用上海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流动和常住人口的家计调查"(SASS1996)和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2)数据,各有侧重地实证了上述命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人们在职场上的"审美观",更智慧地塑造自我形象,更理性地追求美。
郭继强费舒澜林平
关键词:相貌
户籍的作用还有多大——基于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分布分解的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依据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数据,采用基于无条件分位回归模型的分布分解方法(FFL分解)对城乡劳动者收入的分布差异进行分解,从而考察不同分位上户籍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收入的上升,不可解释部分的贡献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高是在75分位,最低是在90分位。不可解释部分的贡献在20~50%,说明户籍歧视仍然较大,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其次,教育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教育回报率的贡献对城乡收入差距非常大,超过了100%。城镇劳动者的教育回报率超过农民工6~11个百分点。因此,促进城乡间教育均等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费舒澜郭继强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户口农民工
GQ模型在测算中国农村贫困中的缺陷被引量:1
2013年
贫困问题在中国受到很大关注,准确测度贫困非常重要。本文对大多文献采用的GQ模型拟合洛伦茨曲线来测算中国农村贫困的做法提出了质疑,结论认为当某些居民的纯收入为负数时,采用GQ模型拟合洛伦茨曲线是有偏的,以此计算的贫困指数与实际贫困存在系统性偏差。依据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分组数据,GQ模型测算的贫困发生率高估了实际数值,而贫困缺口指数和平方贫困缺口指数则被低估了。
洪兴建
关键词:农村贫困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效应分析被引量:34
2012年
2005年以来,中国连续8次大幅度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此举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关注。文章从可持续的视角,研究这样的养老金调整对基金平衡的影响,评估这项政策的效应。文章在分析养老金调整对基金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精算模型,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模拟养老金调整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的影响。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作者认为现行的养老金标准调整带有较强的随意性,且增长过快,长此以往养老保险基金将出现严重的支付危机。据此,文章提出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需要把握的3条原则和建立健全养老金标准调整机制的3条建议。
何文炯洪蕾陈新彦
关键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
人力资本异质性、结构与经济增长被引量:19
2012年
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结构变量的增长模型,分离了人力资本结构的增长效应,并阐述了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异质性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份额,提高人力资本的异质性程度,可以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在非均衡增长路径上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李雪艳赵吟佳钱雪亚
关键词:人力资本结构经济增长
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兼顾人力资本变动的测算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兼顾劳动投入在质量维度上的变动,对技术进步方向进行再估算,并探讨技术进步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之间的偏向与要素丰裕度以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关联。测算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替代弹性呈现总互补关系,技术进步方向在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偏向于实物资本,且技术进步方向与要素丰裕度变动的关联更加符合技术引致机制下的理论预期。技术进步方向呈现波动—资本偏向—波动三阶段特征趋势,与劳动收入份额的高位波动—下降—低位徘徊的变动趋势吻合。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劳动力市场要素禀赋特征经历转型节点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测算等相关研究兼顾劳动投入在质量维度上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蒋娇燕郭继强
关键词:人力资本要素替代弹性
收入极化测度与分解方法述评被引量:2
2013年
收入极化不同于收入差距,本文主要对收入极化的测度与分解方法进行了述评。收入极化测度指数包括W型、ER型及其他类型三种指数,主要从群内聚合和群间差异两个方面构造。收入极化分解主要有子群分解、收入来源分解和动态分解等,分解方法与收入差距分解方法具有一定关联,但存在一定差异。收入极化的随机占优和流动性分析目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洪兴建
农民工收入统计归属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针对农民工收入归属的不明晰,本文在对农民工收入不同归属方式的含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农民工收入不同统计归属下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并采用CHIP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提出采用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对农民工进行分类,分别归入城镇和农村,是比较合适的统计归属方式,可以更全面、合理地表征城乡收入差距。
费舒澜郭继强
关键词:农民工常住人口城乡收入差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