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教育厅课题(S090901)

作品数:5 被引量:170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晓敏高文斌罗静袁婧杜玉凤更多>>
相关机构:承德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课题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大学生
  • 3篇农村
  • 3篇留守经历
  • 3篇成人依恋
  • 2篇人际
  • 2篇人际关系
  • 2篇情绪
  • 2篇留守
  • 2篇留守儿童
  • 2篇儿童
  • 2篇负性
  • 2篇负性情绪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行为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人口
  • 1篇农村大学生
  • 1篇农村人
  • 1篇农村人口
  • 1篇自尊

机构

  • 5篇承德医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罗静
  • 5篇高文斌
  • 5篇李晓敏
  • 3篇袁婧
  • 2篇杜玉凤
  • 1篇吕丽霞

传媒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承德高校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以后的成人依恋类型和风格与留守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对河北省承德市2所高校的有留守经历者1062名,无留守经历者10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成人依恋类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85,P=0.000),前者更多表现为不安全依恋类型,以惧怕型(比例为71.7%)为主。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依恋风格上,安全型(t=-15.704,P=0.000)、惧怕型(t=2.118,P=0.034)、冷漠型(t=2.439,P=0.015)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有父母回来后在家停留的时间、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频次、和抚养人聊天以及开始留守年龄。结论留守经历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发展有影响。
李晓敏罗静罗静吕丽霞
关键词:精神卫生农村人口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URLB)成人依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及自编问卷对河北省2所高校1062名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成人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4.16±0.53),(3.82±0.8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性别(β=0.236)及与父母联系频次(β=0.073)为URLB依恋回避的影响因素;性别(β=0.079)、留守家庭生活满意度(β=-0.074)、开始留守时间(β=-0.12)及与抚养人沟通情况(β=0.066)为URLB依恋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性别以及童年期的留守经历对URLB成人依恋的发展有影响。
李晓敏高文斌罗静杜玉凤
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留守经历影响因素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被引量:58
2010年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河北省承德市2所高校的212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负性情绪、积极应对方式、自尊和人际关系与非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负性情绪、消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自尊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与负性情绪产生、低自尊等有关。
李晓敏袁婧高文斌罗静杜玉凤
关键词:负性情绪人际关系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成人依恋状况及其与心理行为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URLB)的成人依恋状况以及不同的成人依恋状况在认知、情绪、行为以及人际关系上的表现.方法 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河北省2所高校4271名农村生源在校大学生调查,筛选出儿童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1062名.结果 1.URLB与非URLB比较,在依恋回避维度上的得分高于非URLB,差异具有显著性[(4.15±0.53)分,(4.09±0.53)分,t=2.970,P<0.05);在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积极应对方式、自尊以及人际关系上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依次为8.063,2.192,1.969,-6.605,-2.913,4.065,均P<0.05)).2.URLB高依恋回避者与低依恋回避者比较,在人际关系评分方面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t=3.415,P<0.01),而在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应对方式、自尊水平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URLB高依恋焦虑者与低依恋焦虑者比较,在上述各因子上均差异有显著性(t值依次为7.436,7.961,10.131,2.633,6.764,10.598,均P<0.01).结论 URLB的依恋状况影响其心理行为的表现,需要对高依恋回避者和高依恋焦虑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李晓敏高文斌罗静袁婧
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留守经历心理行为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被引量:104
2009年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河北省承德市两所高校的4540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负性情绪、积极应对方式、自尊和人际关系与非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显著差异。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留守期间,开始留守的年龄越低、留守的时间越长、父母和孩子的联系频次越少,成年以后抑郁、焦虑水平越高,自尊水平越低,人际困扰越多,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结论: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与负性情绪产生及低自尊等有关。
李晓敏罗静高文斌袁婧
关键词:负性情绪人际关系留守儿童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