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4006-086037)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熊玉双张燕潘胜莲盛璐梁珊珊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软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农地
  • 2篇农地流转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保障权
  • 1篇失地
  • 1篇失地农民
  • 1篇农民
  • 1篇武汉城市圈
  • 1篇武汉城市圈建...
  • 1篇两型社会
  • 1篇规制
  • 1篇法律
  • 1篇法律规制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圈
  • 1篇城市圈建设

机构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张燕
  • 3篇熊玉双
  • 1篇梁珊珊
  • 1篇盛璐
  • 1篇潘胜莲

传媒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元结构视角下的农地流转利益机制探析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以农地流转与农业农地、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地流转之困境,即农地产权主体缺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剖析了农地流转困境之原因: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收入二元分割。从农地产权制度、农村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结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资本、劳动力三元结构协调机制的对策。
张燕熊玉双盛璐
关键词:农地流转
试论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被引量:7
2009年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和可持续地发展。然而,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政府对土地的征收和征用,致使社会出现了失地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失地农民的权利被弱化和被漠视的现象严重。该文试图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角度,论述如何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机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完善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有所裨益。
张燕熊玉双潘胜莲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
试论农地流转监管主体的法律规制被引量:2
2010年
目前我国已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但由于农地流转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更是与整个社会共同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该文主要是基于农地流转监管主体的现状,及监管主体困境产生的动因出发,以"主体—权力—责任"为研究范式,从监管主体定位、权利配置、责任追究三个方面建立政府、集体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农户"四位一体"监管主体模式,以完善我国农地流转监管机制,规范农地流转行为,维护农地流转秩序。
张燕梁珊珊熊玉双
关键词:农地流转法律规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