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09056)
-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曦丰岩清刘俊秀孙巧松赖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山大学医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人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NMO-IgG/anti-AQP4抗体检测方法学的比较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建立NMO-IgG/anti-AQP4抗体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细胞分析法(CBA)和荧光免疫沉淀法(FIPA)法;研究并比较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中国人群NMO疾病谱的检测效率。【方法】建立3种检测NMO-IgG/anti-AQP4抗体的方法,包括IIF、CBA和FIPA。应用盲法检测病人血清106例,其中视神经脊髓炎(NMO)组24例,纵形扩展性脊髓炎(LETM)组22例,多发性硬化(MS)组30例,健康对照(HC)组30例;对其检测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种方法检测,发现NMO组NMO-IgG/anti-AQP4抗体阳性率分别为IIF(62.5%,15/24),CBA(91.7%,22/24)及FIPA(75.0%,18/22),LETM组为IIF(59.1%,13/22),CBA(86.4%,19/22)及FIPA(72.3%,16/22),MS组IIF、CBA及FIPA均为(3.3%,1/30)。正常对照组未见该抗体阳性表达。NMO组及LETM组血清NMO-IgG/anti-AQP4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MS和健康对照组。【结论】在中国人群NMO疾病谱患者中,IIF、CBA和FIPA的检测效率基本和美欧报道一致。IIF是该抗体检测的基础方法;CBA法看起来最为敏感;FIPA检测可以量化该抗体,可用于临床高通量大样品筛查。
- 孙巧松刘俊秀丰岩清国宁陈曦赖蓉黄帆
-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NMO-IGG细胞法间接免疫荧光法
- 表现为脑干脑炎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6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干脑炎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和诊治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5月16例结核性脑干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的过程。结果结核性脑干脑炎多呈进行性加重的病程。全部患者均有颅神经损害,9例锥体束征,7例有共济失调,MRI显示16例在脑干内相应部位有异常病灶。患者脑脊液改变均不典型,9例患者进行了巢式PCR检测MPB64基因,6例阳性。所有16例患者均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改善,病灶消退,平均随访43.6个月无复发。结论结核感染或是引起脑干脑炎的一个重要的病因。临床上应对该病因保持高度的警惕,必要时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
- 丰岩清国宁陈曦曾缨孙巧松刘俊秀赖蓉
- 关键词:结核脑炎预后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难治性不完全性脊髓炎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抗结核分枝杆菌治疗(ATT)的方法,探索激素治疗无效的脊髓炎的可治性以及探讨ITM与分枝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对67例难治性脊髓炎患者进行了抗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性治疗,排除已知的病因,观察至少1年。患者接受抗结核诊断性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2000年修订)评价脊髓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分评价脊髓损伤患者日常活动能力;Hauser步行指数(AI)评价患者的行走能力。脊髓磁共振检查对治疗前后的异常信号进行跟踪随访。结果67例患者中16例因治疗无效和药物不良反应退出本研究。完成临床观察51例,49例好转,ASIA运动、感觉功能评分、BI和A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改善(P<0.01)。脊髓磁共振异常信号逐步减少。结论本研究显示抗结核治疗对大部分难治性不完全性脊髓炎有效,显示分枝杆菌感染可能是一些难治性脊髓炎重要的和被忽视的病因。
- 丰岩清国宁黄帆陈曦孙巧松刘俊秀
- 关键词:脊髓炎分枝杆菌感染抗结核药
- 稳定表达人水通道蛋白4的胚肾细胞系HEK293/AQP4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可临床应用的并能稳定表达水通道蛋白4的胚肾细胞系HEK293/AQP4,用于检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中的AQP4抗体。【方法】构建有AQP4基因的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将载体转入HEK293细胞,G418筛选,RT-PCR、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稳定细胞系中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及分布。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20例NMO患者、20例MS患者、3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的AQP4抗体,并同鼠脑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比较。【结果】限制性酶切消化、PCR、测序结果证明载体构建成功。间接免疫荧光证实稳定细胞系中有AQP4表达,且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20例NMO患者血清中11例NMO-IgG阳性,18例AQP4抗体阳性,滴度在1∶60-1∶15360之间,而MS患者仅检测到1例阳性,健康对照未检测到阳性。【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水通道蛋白4的胚肾细胞系HEK293/AQP4,并检测出国人NMO患者血清中存在AQP4抗体,且敏感性高于鼠脑法,可以有效的鉴别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
- 刘俊秀孙巧松丰岩清曾缨赖蓉陈曦黄帆
-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NMO-IGGHEK293
- 广东省成人言语残疾主要致残原因和对策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广东省调查数据,分析广东省成人言语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疗的建议。方法:在2006年随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收集广东省成人言语残疾相关数据,考查其主要致残原因,并通过调研和医学分析给出预防和治疗建议。结果:不同致残原因致广东省言语残疾患者的残疾程度和年龄别发病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1);城乡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722)。在所有言语残疾患者中,一级残疾发病率最高(40.1%);其中听力障碍所致言语残疾最多(占言语残疾总人数的25.9%),且危害性大(65.4%为一级残疾)。结论:听力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言语残疾的最主要因素;清洁环境、阻断脑炎传播有利于减少脑炎所致的一级言语残疾;在老年人群中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也是减少言语残疾的重要手段。
- 陈曦陈少贞李海刘鹏林爱华黄东锋
- 关键词:言语残疾病因
- NMO-IgG/anti-AQP4抗体的检测及其特异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NMO-IgG/anti-AQP4抗体已被多数研究证实为是视神经脊髓炎(NMO)或其疾病谱的一种特异性抗体。然而,该抗体的特异性尚未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中做过特异性的测试。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血清中是否有NMO-IgG/anti-AQP4抗体的表达,并和NMO疾病谱进行比较。方法建立常规NMO-IgG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检测AQP4-Ab的细胞分析法(CBA)。IIF法以鼠脑为底物检测NMO-IgG,并测定其滴度,同时应用免疫双标法验证NMO-IgG与AQP4-Ab分布的一致性。应用CB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AQP4-Ab的表达情况。盲法检测血清172例,其中NMO24例,纵形扩展性脊髓炎(LETM)22例,多发性硬化(MS)30例,TBM46例,肺结核患者30例,健康对照20例;对其检测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NMO-IgG/anti-AQP4抗体不仅存在于NMO疾病谱中,在TBM患者血清中也可以普遍检测到该抗体。NMO-IgG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TBM76.1%(35/46),NMO62.5%(15/24),LETM59.1%(13/22);TBM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NMO组和LETM组。CBA法检测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TBM91.3%(42/46),NMO91.7%(22/24),LETM86.4%(19/22)。肺结核、MS和健康对照血清阳性率很低。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CNS结核感染可导致NMO-IgG/anti-AQP4抗体的产生。该发现使传统的NMO-IgG/AQP4-Ab为疾病特异性抗体的观念受到挑战,提示该抗体可能是反映CNS破坏性脱髓鞘的生物学标记。
- 孙巧松刘俊秀丰岩清方毅敏国宁赖蓉陈曦黄帆
-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抗体特异性
- 广东省成人肢体残疾主要致残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根据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广东省数据,分析广东省成人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并针对性提出预防及治疗建议。方法于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中收集广东省成人肢体残疾数据,根据患者残疾程度、城乡分布及年龄区间进行分组统计,考查其主要致残原因,并给予相应预防及治疗建议。结果在广东省境内。不同致残原因所致成人肢体残疾患者在残疾程度、城乡分布及年龄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致残原因中,以脑血管病所致肢体残疾患者数量最多(16.7%);除脑外伤及中毒外,其它原因所致肢体残疾发病率均是农村远高于城市水平(城市、农村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1.8%和68.2%);中、青年肢体残疾人群的主要致残原因是脊髓灰质炎(14.8%,17.1%),老年肢体残疾人群的主要致残原因是骨关节疾病(35.7%)。结论为进一步减少我国肢体残疾患者数量及减轻残疾程度,各相关单位需要加强脑血管病、脊髓损伤、脑性瘫痪、脊髓灰质炎及骨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加大农村医疗建设投入,提高农村人口肢体残疾的诊断率及好转率。
- 陈曦黄东锋刘鹏陈少贞林爱华李海
- 关键词:肢体残疾病因
- TX小鼠铜代谢和肝损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明确肝病模型鼠——TX小鼠的生理特点,为以其为模型的研究提供选择适合月龄动物的理论依据和自然生理情况下的对照值。方法选取7~12个月TX小鼠和同系DL小鼠,每个月龄雌雄各3只,测定肝、脑、肾和血清中的金属铜含量,测定血清铜蓝蛋白及AST等指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组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均数的t检验。结果10、11个月龄时AST含量,TX小鼠的分别为(218.3±21.5)U/L和(197.5±38.3)U/L,DL小鼠分别为(171.5±24.1)U/L和(165.0±25.8)U/L,两组小鼠AST含量比较,t值分别为3.335和1.689,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月龄小鼠AST含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脑、肾的脏器每千克组织铜含量,TX小鼠平均值分别为(750.0±85.5)mg、(39.7±2.2)mg和(29.8±5.0)mg,DL小鼠平均值分别为(11.6±1.5)mg、(16.8±0.9)mg和(14.2±1.0)mg,TX小鼠肝、脑、肾脏器的铜含量均高于DL小鼠,t值分别为21.16,23.60,7.47,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X小鼠可作为一个理想的肝损害动物模型,针对实验目的不同应选择相应月龄的TX小鼠;TX小鼠存在自我恢复的趋势,以其为模型的研究应设立生理情况对照组,以便更好地比较出治疗处理的效果。
- 陈曦王楚怀丰岩清汤其强谢秋幼梁崎梁秀龄
- 关键词:肝疾病小鼠动物铜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种离子导入治疗疗效比较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比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直流电VitB1和碘离子导入的疗效差别,筛选更加适合的治疗方法组合。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4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1例,B组23例。所有患者的药物治疗和急性期的物理治疗均相同。恢复期,给予红外线、神经肌肉电刺激、面部运动功能训练作为基础治疗,另外A组患者配合VitB1直流电导入疗法,B组患者配合碘离子直流电导入,两组患者恢复期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应用面神经功能观察指标和计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自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值均较治疗之前显著降低(P<0.001),两组间比较VitB1组疗效优于碘离子导入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对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疗效,其中直流电VitB1导入治疗的组合疗效优于碘离子导入治疗的组合。
- 赵江莉蒋伶俐陈曦赵敏江钟立
-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康复治疗离子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