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3XS38)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5
相关作者:韩中合王继选王营营白睿周权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电气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燃煤
  • 9篇
  • 8篇太阳能
  • 8篇热经济
  • 8篇捕集
  • 7篇发电
  • 7篇发电成本
  • 6篇燃煤机组
  • 6篇热力
  • 5篇热经济性
  • 4篇热力系统
  • 3篇电厂
  • 3篇燃煤电厂
  • 3篇热经济学
  • 3篇煤电
  • 3篇冷冻
  • 3篇煤电厂
  • 2篇性能分析
  • 2篇热经济性指标
  • 2篇脱碳

机构

  • 18篇华北电力大学
  • 4篇河北工程大学
  • 3篇邯郸职业技术...
  • 1篇教育部
  • 1篇河北冀研能源...
  • 1篇河北建投国融...

作者

  • 19篇韩中合
  • 12篇王继选
  • 8篇王营营
  • 7篇白睿
  • 5篇周权
  • 3篇刘小贞
  • 3篇王江江
  • 2篇赵文升
  • 1篇钱江波
  • 1篇庞永超
  • 1篇张金会

传媒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化工进展
  • 3篇煤炭学报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汽轮机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电力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改造与分析
2016年
为降低储热介质成本,基于以矿物油储热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A-CAES),增设供热压缩机以降低储热温度,进而提出以水为储热介质的新型热电冷联产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立改造后的系统模型,采用热力学方法对设计工况下两系统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供热压比(2.4~3.8)与换热器效能(0.6~0.9)变化时热电冷联产系统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储热温度大幅降低,实现了储热介质的改变;与原系统相比,热电冷联产系统电耗率基本不变,热效率、效率分别提高约14%、2.6%;供热压比变化对系统性能及设备损影响较小,换热器效能变化对系统效率、损有显著影响。
韩中合刘士名周权庞永超
关键词:热电冷联产热力学模型
碳捕集系统与燃煤发电机组耦合特性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基于MEA碳捕集系统对燃煤发电机组经济性影响的问题,以某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吸收剂的再生能耗,提出了碳捕集系统3种解吸热源方案:方案1是以机组第4段抽汽作为再沸器的热源;方案2是以第4段抽汽及第5段抽汽共同作为再沸器的热源;方案3是以机组新增加的抽汽段作为再沸器的热源。建立了耦合系统经济性评价指标,分析了3种方案机组的经济性。结果表明:3种方案均具有可行性,基于压力匹配原则的耦合方案3优于方案1与方案2,工况一定时,方案3的热效率分别比方案1和方案2高出2.04%,1.84%。方案3的热效率比不进行碳捕集机组热效率降低了4.76%,发电成本增加了0.154元/(kW·h)。
韩中合王营营周权
关键词:热经济性发电成本减排成本
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系统耦合方式优化和碳减排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全面的评价耦合系统的生产性能,以某600 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太阳能-燃煤机组耦合系统。利用热力学和热经济学理论,建立了耦合系统的物理模型和热经济学模型,提出了耦合系统CO2减排量、投资节煤比、热经济学发电成本、火用效率、火用经济系数、煤耗等评价指标,确定了可行性耦合方案。结果表明,投资回收期最短的耦合方式为太阳能集热系统产生的蒸汽取代机组第1段抽汽,此时投资节煤比最高,为0.049 9 g/(k W·h·元);热经济学发电成本最低、煤耗最少、污染物减排量最大的耦合方案为取代机组的第2段抽汽,该方案下热经济学发电成本为0.344 5元/(k W·h),煤耗相对于原机组降低了13.49 g/(k W·h),CO2减排量为17.80 t/h。综合考虑,取代第2段抽汽为超临界600 MW机组耦合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可行性方案。
韩中合白亚开王继选
关键词:太阳能燃煤机组热经济学CO2减排
燃煤电厂与醇胺法碳捕集系统耦合方案的改进及经济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碳捕集系统再生能耗高的问题,以我国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组8段抽汽的品位,引入可以提高低压蒸汽压力的专用设备——汽汽引射器,提出了碳捕集系统与燃煤发电机组的耦合方案,建立了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指标,研究了碳税价格和碳售出价格对发电机组发电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碳捕集率取85%、MEA吸收剂质量分数取30%时,二氧化碳捕集单位再生能耗为3.84 GJ/(t CO2);耦合机组发电成本随碳税价格的升高而有所升高,随着碳售出价格的升高而降低;参考机组的发电成本随碳税价格的升高而明显升高,不随碳售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当系统操作参数一定时,耦合发电系统全厂热效率为37.05%,与非耦合系统的热效率43.14%相比,降低了6.09%,发电标准煤耗升高了0.047 g/(k W·h),发电成本增加了0.171元/(k W·h)。
韩中合王营营周权陈红健白睿王继选
关键词:热经济性发电成本减排成本
转子系统模态及不平衡响应特性数值分析
2018年
为研究轴承支承刚度、温度对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影响,以及研究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特性,采用集总参数法模化三圆盘等直径转子系统,通过Riccati传递矩阵法对转子系统模态及不平衡响应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转子系统在各向同性支承条件下的临界转速与各向异性支承条件下的临界转速数值相近;当轴承支承刚度相对于转子系统处于弹性支承范围内时,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数值随支承刚度的增大增幅明显;环境温度的升高影响转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导致转子的临界转速数值有所降低,且以高阶临界转速受温度影响降幅最大;加载不平衡激励,在一定速度范围内扫频可得到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及相应振型;转子对不同位置处的激励,响应振型明显不同。
曹伟牟法海张立刘辉
关键词:集总参数法模态分析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性能及技术经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碳捕集系统对燃煤机组热经济性方面的影响,以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燃烧后碳捕集的再生能耗,提出了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热力系统集成方案,阐述了该集成系统碳捕集的工作原理和吸收机理,建立了集成系统热经济性评价指标。利用系统灵敏度分析法,计算了碳捕集率对集成系统热经济性的影响,并将相关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乙醇胺溶液浓度为30%、CO2捕集率为85%、当地日照达到最佳辐射强度500W/m2时,该太阳能集成系统的热效率为43.604%,此时太阳能-燃煤机组碳捕集电站的发电成本为0.5606$/(kW·h),CO2的减排成本为0.5557$/(kgCO2)。
赵文升白睿王继选韩中合王营营
关键词:太阳能热经济性指标发电成本
基于技术经济学的氨水脱碳工艺参数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合理评价氨水脱碳工艺与燃煤电厂集成后的运行性能,基于脱碳系统仿真模型和燃煤电厂变工况模型,利用技术经济学方法建立了脱碳机组评价体系.考察了CO_2捕集系统主要参数(氨水质量分数、贫液CO_2负荷、吸收塔入口温度、再生塔压力、氨气逃逸率和CO_2捕集率)对机组运行性能的影响,选取了氨水脱碳系统可行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氨水质量分数为11%、贫液负荷为0.36以及吸收塔入口温度为15℃为该系统可行运行参数,此时脱碳机组相对于优化前发电效率提升了0.712 7%,发电煤耗降低了6.959 4g/(kW·h),发电成本降低了0.011元/(kW·h),脱碳成本降低了16.756 3元/t.
韩中合白亚开
关键词:发电成本
基于技术经济学的碳捕集系统参数影响分析及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在燃煤机组中添加碳捕集设备是现阶段实现CO2减排的有效途径,但是碳捕集设备的添加往往造成机组能耗和成本的显著增加。从碳捕集系统仿真模型和碳捕集机组耦合系统出发,基于技术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碳捕集系统主要参数对再生能耗、发电成本以及捕碳成本的影响,选取了碳捕集系统最佳运行参数。结果显示捕集率在85%的情况下,贫液负荷为0.24 mol/mol、MEA溶液浓度为30%、再生塔压力为0.19 MPa、贫液入口温度为40℃时碳捕集系统运行状态最佳,此时再生能耗为3.963 GJ/t CO2,发电效率为35.450%,发电煤耗为346.979 g/k W·h,发电成本为0.564$/k W·h,捕碳成本为299.417$/t CO2。
韩中合白亚开
关键词:发电成本
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燃煤机组热力系统性能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碳捕集系统对燃煤机组热力性能方面的影响,以600 MW超临界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燃烧后碳捕集的再生能耗,提出基于碳捕集的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热力系统集成方案,阐述该集成系统碳捕集的工作原理和吸收机理,对比分析太阳能碳捕集集成系统较传统碳捕集系统在热力性能方面的优势。利用系统灵敏度分析法,计算太阳能集热器价格波动时在成本上与之相抗衡的煤价,为实际中燃煤机组碳捕集集成方式的选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碳捕集率为85%,日照辐射强度为500 W/m^2,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太阳能碳捕集系统和传统燃煤碳捕集系统的热效率分别为43.604%和38.238%,按太阳能市价1800$/m^2计算,太阳能-燃煤机组碳捕集电站的发电成本为0.5577$/(k Wh)。
赵文升白睿王营营王继选韩中合
关键词:太阳能发电成本
基于碳捕集的燃煤机组热力系统优化及技术经济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碳捕集和封存是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以600 MW机组为例,研究了碳捕集系统的能量流和质量流。提出了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的耦合方式,计算了参考电站和碳捕集电站的热经济性。建立了碳捕集电站优化模型,以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模型的求解算法,获得了系统的最优解。基于各设备投资成本,建立了碳捕集电站发电成本和CO2减排成本模型,研究了碳捕集电站的技术经济性。利用系统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碳税收和碳售价对发电成本和CO2减排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碳捕集电站的热效率比优化前提高了1.1%;当CO2税收额高于0.33元/(kgCO2)时,碳捕集电站的经济性优于参考电站。
王继选韩中合刘小贞白睿王营营王江江
关键词:热力系统粒子群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