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742)

作品数:32 被引量:140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建彬徐敏范廷勇王玮邵倩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乳腺
  • 17篇照射
  • 16篇外照射
  • 15篇乳腺外
  • 15篇部分乳腺外照...
  • 14篇保乳
  • 12篇术后
  • 12篇保乳术
  • 12篇保乳术后
  • 10篇术腔
  • 9篇肿瘤
  • 9篇放疗
  • 8篇全乳
  • 8篇自主呼吸控制
  • 8篇疗法
  • 8篇放射疗法
  • 7篇四维CT
  • 6篇调强
  • 5篇乳腺癌
  • 5篇适形

机构

  • 27篇山东省肿瘤医...
  • 6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济南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28篇李建彬
  • 18篇徐敏
  • 14篇范廷勇
  • 12篇王玮
  • 10篇邵倩
  • 9篇张英杰
  • 8篇刘同海
  • 8篇马志芳
  • 7篇孙涛
  • 7篇王素贞
  • 6篇于金明
  • 6篇王永胜
  • 6篇丁昀
  • 6篇卢洁
  • 4篇邢军
  • 4篇李奉祥
  • 4篇刘翠翠
  • 4篇田世禹
  • 3篇孙晓
  • 3篇梁超前

传媒

  • 13篇中华放射肿瘤...
  • 10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3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保乳术后基于体表标记和触诊范围以及CT图像显示腺体勾画全乳靶区的比较
2014年
目的 对比基于体表标记和触诊范围以及CT图像显示腺体勾画全乳临床靶区(CTV)的差异,探讨全乳CTV勾画的合理方法.方法 选择15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患者,在三维CT模拟定位扫描图像上,分别基于体表标记所界定乳腺解剖范围、触诊范围所界定乳腺解剖范围和CT图像显示腺体范围勾画全乳CTV,并分别定义为CTVan、CTVpa和CTVgl,比较3种方法所勾画全乳CTV的体积大小、相互包含度(DI)和适形指数(CI).结果 CTVan的体积为(792.23 ± 282.25) cm3,CTVpa的体积为(618.33 ±295.90)cm3,CTVgl的体积为(196.83±117.62)cm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TVan和CTVpa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而CTVan与CTVgl间、CTVpa与CTVgl间的差异则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TVan与CTVpa的CI为0.644±0.122,明显大于CTVan与CTVgl以及CTVpa与CTVgl的CI(分别为0.264±0.108和0.328±0.115,均P<0.001).CTVpa对CTVan的DI为0.890±0.080,CTVan对CTVpa的DI为0.709±0.144,CTVgl对CTVan的DI为0.994±0.005,CTVgl对CTVpa的DI分别为0.989±0.008.CTVpa与CTVan的内界、外界、上界和下界的差值分别为(3.35 ±7.23) mm、(5.57±13.37) mm、(1.75±11.62) mm和(11.25±4.07) mm,而且上界与内界的差值与CTVpa的体积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基于体表标记和触诊范围以及CT图像显示腺体勾画的全乳CT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基于CT显示的腺体勾画的CTV明显小于另外两个靶区.基于触诊范围所界定乳腺范围并参考体表解剖标记进行全乳CTV的勾画是相对合理的.
徐敏李建彬刘珊珊王素贞王玮李奉祥刘同海于金明
关键词:靶区勾画
基于4DCT探讨部分乳腺外照射术腔位移与体内外标记位移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基于自由呼吸状态下4DCT探讨结合金属夹和血清肿所勾画术腔靶区位移与术腔金属夹及体表金属标记位移的相关性.方法 在15例乳腺癌患者4DCT的10个时相图像上基于金属夹和血清肿结合勾画术腔靶区并定义为GTV,分别标记选定金属夹及体表金属标记,测定GTV、选定金属夹及体表标记三维方向位移并Pearson法分析位移相关性.结果 前后方向GTV位移与最近胸壁层金属夹位移呈正相关(r=0.643,P=0.013),上下方向GTV位移与最下层金属夹及前胸壁体表标记位移均呈正相关(r =0.857、0.643,P=0.002、0.013).左右、前后方向同体侧体表标记位移与最外侧金属夹位移呈正相关(r=0.757、0.697,P=0.001、0.025),而上下方向两者呈负相关(r=-0.647,P=0.043).前后方向前胸壁体表标记与最近胸壁侧金属夹位移呈正相关(r=0.738,P=0.015).结论 基于金属夹和血清肿结合所勾画术腔GTV位移与术腔各边界金属夹及体表金属标记位移的关联性需个体化对待,术腔各边界金属夹与体表金属标记位移的关联性也需个体化对待.
丁昀李建彬王玮马志芳王素贞王金之
关键词:金属夹
基于3D-CT与4D-CT勾画保留乳房手术后全乳靶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3D-CT)与四维CT(4D-CT)勾画的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全乳靶区(CTV)的差异性。方法对13例保留乳房手术后患者于CT模拟定位时序贯完成胸部3D-CT和4D-CT扫描,并依据实时位置管理系统(RPM)同步采集的呼吸信号将每个呼吸周期的4D-CT图像分为10个呼吸时相。将图像传入Eclipse计划系统,以4D-CT的吸气末(T0)时相为基准,其余9个时相的9套图像(T10、T20、30……T90)、最大密度投影图像(MIP)及3D-CT图像分别与之配准。同一勾画者分别于两个不同时间,在4D-CT的T0图像上勾画源于3D-CT、T0、呼气中(T20)、呼气末(T50)及MIP图像上的全乳靶区。之后,在4D-CT的T0图像上勾画源于3D-CT、4D-CT及MIP图像上的全乳靶区,并分别定义为CTV3D、CTV0、CTV10……CTV90和CTVMIP。最后,将4D-CT的CTV0、CTV10、CTV20……CTV90融合得到融合靶区(internalclinicaltargetvolume,ICTV)。比较4D-CT不同时相图勾画的全乳靶区后,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T0、T20、T50、MIP图像与3D-CT图像相比。比较同一勾画者的勾画差异性以及基于3D-CT与4D-CT勾画的全乳CTV体积、匹配指数(MI)和包含度(DI)的差异性。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Friedman、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无论基于3D-CT还是基于4D-CT,同一放射治疗医师勾画的靶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0)。呼吸运动对4D-CT10个时相的CTV体积大小无明显影响(P>0.050)。CTV3D、CTV0、CTV20、CTV50、CTVMIP体积的中位数分别为708.11、721.29、725.04、723.89、728.69cm3。CTV3D与CTV0、CTV20、CTV50、CTVMIP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0);CTV3D与CTV0、CTV20、CTV50的MI中位数分别为0.88、0.86和0.86,4D-CT不同时相CTV与CTV3D的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2,P=0.794)。CTV3D对CTV0、CTV20、CTV50的DI中位数分别为0.94、0.93和0.92,CTV0、CTV20、CTV50对CTV3D的DI中位数分别为0.95、0.95和0.94,CTV3D与4D-CT不同时相CTV的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0)。IC
王素贞李建彬张英杰王玮李奉祥徐敏邵倩范廷勇刘同海
关键词:保留乳房治疗三维CT扫描
基于四维CT扫描分析金属夹和血清肿确定部分乳腺外照射内大体肿瘤体积及计划靶体积间差异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基于四维CT(4D-CT)扫描,探讨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基于金属夹和血清肿确定术腔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及计划靶体积(PTV)间体积和位置差异.方法 在4D-CT 10个时相图像上,基于术腔各边界金属夹勾画大体肿瘤靶体积(GTV)并定义为GTVc,基于术腔血清肿勾画GTV并定义为GTVs,两者结合勾画GTV并定义为GTVc+s,10个时相图像融合分别得到IGTVc、IGTVs和IGTVc+s,边界外扩15 mm,分别得到PTVc、PTVs和PTVc +s.结果 IGTVc+s的体积为(35.73±19.77) cm3,与IGTVc[(28.35±17.54)cm3]和IGTVs[(24.19±21.53)c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TVc与IGT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10).PTVc+s的体积为(191.59±69.74)cm3,大于PTVc[(161.53±61.07)cm3]和PTVs[(148.98±62.22)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Vc与PT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1).IGTVc对IGTVc+s、IGTVs对IGTVc+s、PTVc对PTVc+s和PTVs对PTVc +s的相互包含度(DI)均优于IGTVc+s对IGTVc、IGTVc+s对IGTVs、PTVc+s对PTVc及PTVc +s对PTVs的DI(均P<0.05).IGTVc/IGTVc+s、IGTVs/IGTVc+s间的适形指数(CI)分别为0.63±0.14和0.54±0.17,均高于IGTVc/IGTVs间CI(0.40±0.14,均P<0.05).PTVc/PTVs、PTVc/PTVc+s和PTVs/PTVc+s的CI分别为0.73±0.12、0.78±0.13和0.75±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不同参照物确定的IGTV间和PTV间的DI和CI均与对应靶区中心间距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不同参照物确定的术腔靶区间存在体积和空间位置差异,将基于4D-CT获取的10个时相靶区融合,并外扩得到PTV显著缩小了体积和位置差异,提高了靶区间的重合度.金属夹结合血清肿确定靶区,并进行外扩得到PTV是实施部分乳腺外照射较为理想的靶区.
丁昀李建彬王玮王素贞王金之马志芳
关键词:金属夹计划靶体积
保乳术后外照射靶区位移的确定与校正被引量:9
2011年
目前,保乳治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标准模式,而放疗则是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明显提高了保乳治疗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和乳房保全率,并为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奠定了基础。靶区确定是保乳术后放疗的关键环节,而靶区位移的确定与校正为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确定与修正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玮李建彬
关键词:保乳术后保乳治疗术后放疗早期乳腺癌肿瘤控制率
自主呼吸控制对保乳术后全乳调强放疗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保乳术后自主呼吸控制(ABC)辅助全乳调强放疗(IMRT)过程中分次内及分次间靶区位移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ABC辅助CT模拟定位,获得3个呼吸状态的5套CT图像,分别为自主呼吸(FB)1套、适度深吸气呼吸控制(mDIBH)2套、深呼气呼吸控制(DEBH)2套。放疗10—15次后,ABC辅助重复CT模拟定位,并获得与初次定位相同的5套CT图像。在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中,以初次定位的第1套mDIBH状态下CT图像制定正向IMRT计划,将此计划分别复制到初次定位的第2套及重复定位的第1套mDIBH状态下的CT图像上,保持射野角度、方向、大小、形状及处方剂量等参数不变,比较计划中某一子野中高剂量区所覆盖的乳腺体积变化。结果初次定位的第1套mDIBH状态下CT图像制定的IMRT计划中,多叶准直器(MLC)遮挡后,挡高剂量线子野内接受103%高剂量照射的平均乳腺体积为(1.16±0.39)cm^3,同一IMRT计划复制到初次定位的第2套mDIBH状态下的叩图像上,挡高剂量线子野内接受103%高剂量照射的平均乳腺体积为(3.88±1.07)cm^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同一IMRT计划复制到重复定位的第1套mDIBH状态下的CT图像上,挡高剂量线子野内接受103%高剂量照射的乳腺体积为(51.66±8.68)c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如果保持相同的mDIBH阈值,单次放疗中,靶区位移对IMRT照射剂量分布无明显影响;如果不进行摆位误差校正,分次照射间IMRT计划中挡高剂量区子野位置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照射剂量分布的明显变化。
李建彬王巾帼卢洁徐敏邵倩范廷勇马志芳孙涛梁超前
关键词:放射疗法调强适形自主呼吸控制
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活检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活检(VAB)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术前超声引导VAB的825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817例VAB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8例组织学低估(0.96%)。与术后肿瘤标本对比,36例乳腺癌VAB取材标本ER、HER-2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86.7%、95.0%、92.9%、90.5%,88.6%、87.5%、90.9%、95.5%和76.9%。12例超声提示良性病变且肿瘤〈2cm的患者接受肿瘤VAB切除术,VAB病理示浸润性癌,均行进一步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3例活检残腔未见残留癌,9例残腔见癌成分及不典型增生。结论VAB对乳腺癌患者术前提供明确病理诊断,为进一步手术、新辅助化疗提供诊断依据,同时VAB获得的肿瘤组织可行相关预后及预测指标检测。但VAB无法做到对“小乳腺癌”的完全切除,接受 保乳手术的患者仍然需要接受进一步扩大切除,保证切缘阴性。
李太玉孙晓王永胜赵月环仲伟霞周正波李永清穆殿斌
关键词:乳腺癌
勾画标准培训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靶区勾画的作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勾画标准培训对保乳术后瘤床靶区和全乳靶区勾画的影响。方法选择12例保乳术后患者,5位勾画者先对每位患者依据金属夹勾画瘤床靶区(GTV,)、依据术腔血清肿勾画瘤床靶区(GTV2)、勾画全乳靶区(cTV),随后参照勾画标准重复勾画GTV1、GTV2、CTV,比较5位勾画者间差异和参照标准前后差异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结果5位勾画者参照标准前的GTV1、GTV2、CTV均不同(F=11.16、7.54、3.78,P=0.000、0.000、0.009),参照勾画标准后的GTV1、GTV2不同(F=4.78、4.24,P=0.002、0.005),但cTV相似(F=1.52,P=0.209)。参照勾画标准前后的GTV1、GTV2、CTV变异系数不同(t=3.14、2.81、2.70,P=0.009、0.017、0.021),匹配指数也不同(F=16.08、8.61、8.48,P=0.000、0.000、0.000)。结论乳腺癌靶区勾画标准的制订可降低勾画者之间荠异.尤其是对伞乳靶区的勾画匿为明显。
徐敏李建彬于志强杨涛王晓东周新张广龙刘同海
基于四维CT自由呼吸下全乳调强放疗靶区与危及器官剂量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基于4DCT的自由呼吸状态下全乳正向调强放疗(IMRT)临床靶体积(CTV)位移及体积变化与计划靶体积(PTV)及危及器官(OAR)剂量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保乳术后接受4DCT模拟定位患者17例,以T0为参考时相制定全乳正向IMRT计划,并将Tn时相的IMRT计划复制到其余9个时相上。观察呼吸周期中呼吸运动导致的PTV与OAR剂量学变化。结果自由呼吸状态下全乳CTV位移矢量为(2.09±0.74)mm,变化率为(3.05±0.94)%。CTV变化与胛V及OAR剂量学变化无关(r=-0.390—0.480,P=0.182~0.775);CTV在前后、头脚及矢量方向与PTV平均受量、适形指数、肺脏高剂量受照体积均相关(r=-0.975~0,791,P=0.000~0.041);CTV头脚、矢量方向位移仅与心脏V5有关(r=-0.795、0.687,P=0.006、0.028)。肺体积变化与其高剂量受照体积呈正相关(V20、V30、V40、V50,r=0.655~0.882,P=0.001—0.040),而心脏体积变化仅与V,相关(r=-0.701,P=0.024)。结论自由呼吸状态下实施保乳术后全乳正向IMRT,乳腺固有体积变化对放疗影响可忽略,基于4DCT定位并制定治疗计划或辅助呼吸控制可保证全乳正向IMRT实施更为准确。
王玮李建彬胡宏光刘同海李奉祥徐敏孙涛
四维CT测定保乳术后部分乳腺外照射术腔中银夹的位移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四维CT(4D—CT)模拟定位影像所测得的保乳术后术腔中银夹和银夹所构成的几何体中心点位移在确定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D内靶区中的价值。方法14例保乳术后拟行EB-PBI的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行大孔径CT模拟定位,并获得4D-CT图像。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分别勾画10个呼吸时相CT图像上术腔中选定银夹并标记术腔中全部银夹,获得选定银夹和所有银夹构成几何体中心点在左右、前后和上下三维方向上的位移,进行差异性与关联性比较。结果同一选定银夹在前后和上下方向上的位移明显大于左右方向(均P〈0.05);除最外侧与最下层银夹的上下方向外,其他选定银夹在同一方向上的位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几何体中心点在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1.34±0.39)mm、(2.01±1.02)mm和(1.89±1.03)mm,左右与前后以及左右与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上,几何体中心点的位移均大于各选定银夹在同一方向上的位移,除上下方向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上下方向上,几何体中心点的位移与最上层银夹及最下层银夹的位移相关(均P〈0.05)。结论以4D—CT模拟定位图像进行EB—PBI靶区确定时,术腔中各边界选定银夹位移不能代替基于术腔中全部银夹所确定的EB—PBI靶区位移。
王素贞李建彬王玮张英杰李奉祥范廷勇尚东平
关键词:四维CT银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