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510002)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曹雪涛于益芝王建莉宋文刚沈倍奋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泰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树突状细胞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2篇提呈
  • 2篇免疫耐受
  • 2篇免疫治疗
  • 2篇抗原
  • 2篇抗原提呈
  • 2篇抗原提呈细胞
  • 1篇蛋白
  • 1篇造血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腺癌
  • 1篇人树突状细胞
  • 1篇人源
  • 1篇人源化
  • 1篇人源化抗体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泰山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曹雪涛
  • 3篇王建莉
  • 3篇于益芝
  • 2篇宋文刚
  • 1篇张明刚
  • 1篇徐红梅
  • 1篇蔡志坚
  • 1篇李雅林
  • 1篇夏大静
  • 1篇巩利鹏
  • 1篇齐润姿
  • 1篇蒋应明
  • 1篇郭振红
  • 1篇安华章
  • 1篇张意
  • 1篇王闻雅
  • 1篇陈国友
  • 1篇沈倍奋
  • 1篇刘书逊
  • 1篇单彩凤

传媒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Journa...
  • 1篇Cellul...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4
  • 4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体外扩增方法的研究近展
2006年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xicTlymphocytes,CTLs)在细胞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效应功能,从而在抗肿瘤和抗感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抗原特异性CTLs无法在体内有效地诱导和扩增,因此,通过体外诱导和扩增CTLs后再将此CTLs回输到体内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高效激活和扩增抗原特异性CTLs是此法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
蔡志坚王建莉曹雪涛
关键词:过继性免疫治疗抗原提呈细胞抗原体外扩增
MIP-2γ/GM-CSF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其双重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2004年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具有双重生物学活性的MIP-2γ/GM—CSF融合蛋白。方法:通过引物设计和分级克隆的策略构建了MIP-2γ/GM—CSF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MIP-2γ与GM-CSF由(Gly4Ser)3相连;瞬时转染293-T细胞后收集含融合蛋白的细胞培养上清;研究了该融合蛋白在体外的促造血细胞增殖活性和对免疫细胞的趋化活性。结果:MIP-2γ/GM—CSF融合基因载体构建正确;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4.9 kD;初步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融合蛋白能有效促进TF—1细胞增殖,比活性约为2.2×107IU/mg,并能显著刺激骨髓细胞的集落形成;融合蛋白能有效趋化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CD3+T细胞。结论:MIP-2γ/GM—CSF融合蛋白具有促进造血和趋化免疫细胞的双重活性,有望成为在造血调控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良好开发应用前景的新型细胞因子。
张意陈国友王建莉卢琳蒋应明于益芝曹雪涛
关键词:融合蛋白GM-CSF造血趋化
抗体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02年
抗体作为药物用于疾病治疗已有很长历史 ,其间曾几经周折 ,但随着抗体立体结构的阐明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利用 DNA重组技术进行鼠抗体人源化改造、构建合成或半合成抗体库及噬菌体抗体库 ,从中获得人源抗体 ,甚至利用转基因小鼠获得人源抗体。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良抗体性能 ,使之有效地到达靶部位 ,或提高抗体的亲和力 ,或提高抗体的效应功能。因此 ,在对疾病发生机制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 ,治疗性抗体前景看好 ,它们将在人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沈倍奋
关键词:抗体药物人源化抗体抗体库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被引量:12
2002年
树突状细胞 (DC)在诱导 T细胞活化或耐受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摄取的外源性抗原多通过 MHC- 类途径呈递给 CD4 + T细胞 ,也能通过 MHC- 类途径呈递内化的外源性抗原。 DC能打破机体对多种抗原的免疫耐受 ,也在机体对某些抗原免疫耐受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 ,DC的作用还与 DC的亚群、DC的成熟程度有关。在 DC对 T细胞功能调控的过程中 ,T细胞对
于益芝曹雪涛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激活免疫耐受
病毒载体与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基因治疗被引量:1
2002年
树突状细胞 (DC)是迄今发现的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 ,近年来以 DC为基础的肿瘤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倍受瞩目。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其高效和良好的靶向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 ,可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有多种类型 ,各种载体均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本文分别就腺病毒、痘苗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慢病毒、逆转录病毒等作为病毒载体用于基因转染
夏大静王建莉
关键词:病毒载体树突状细胞肿瘤基因治疗
IL-18基因修饰增强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效应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观察经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体内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经IL-18重组腺病毒感染后(IL18-DC),再经Hepa1-6肝癌细胞裂解物冲击致敏后通过皮下注射用于荷瘤小鼠的治疗。用ELISA检测细胞因子,4h51Cr释放法检测NK细胞活性及CTL杀伤活性。结果:致敏IL18-DC组体内诱导NK细胞活性与未致敏IL18-DC组无明显差别(P>0.05),但明显高于致敏DC组和DC组(均P<0.01);致敏IL18-DC组体内诱导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明显高于IL18-DC组、致敏DC组和DC组(均P<0.01);致敏IL18-DC组免疫治疗作用明显优于未致敏IL18-DC组、致敏DC组和DC组(均P<0.01)。结论: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IL-18基因修饰的DC疫苗进行体内免疫治疗,能诱导出显著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为DC介导的肿瘤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宋文刚叶欣巩利鹏马世彬李雅林康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树突状细胞肿瘤裂解物
Intratumoral Expression of MIP-1β Induces Antitumor Responses in a Pre-Established Tumor Model through Chemoattracting T Cells and NK Cells被引量:8
2004年
Direct intratumoral introduction of therapeutic or regulatory genes is a developing technology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cancer gene therapy.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beta (MIP-1β) is a chemokine which can chemoattract immune cells such as T cells. In the present study, murine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CT26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AdhMIP-1β) carrying the human MIP-1β gene. 24 h post-transfection, hMIP-1β levels reached approximately 980 pg/ml in supernatants of 106 hMIP-1β-transfected CT26 cells. Moreover, the supernatants exhibited chemotactic activity for CD8+ T cells, CD4+ T cells, NK cells and immature DCs. Intratumoral injection of AdhMIP-1β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umor growth and prolonged the survival time of tumor-bearing mice. Intratumoral hMIP-1β gene transfer also induced powerful tumor- specific CTL responses in vivo.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hMIP-1β gene therapy were greatly reduced following in vivo depletion of both CD4+ and CD8+T cells, but were unaffected by depletion of single T cell subsets. Immune cell depletion experiments also revealed that NK cell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MIP-1β-induced antitumor respons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tratumoral expression of hMIP-1β has the potential effect to induce host antitumor immunity and may prove to be a useful form of cancer gene therapy.
XiaolingLuoYizhiYuAnminLiangYuanXieShuxunLiuJunGuoWenyaWangRunziQiHuazhangAnMinghuiZhangHongmeiXuZhenhongGuoXuetaoCao
关键词:MIP-1ΒCT26结直肠腺癌抗癌抗菌素免疫性
Fas/FasL系统、杀伤性DC与免疫耐受被引量:3
2004年
免疫应答不仅受到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 ,而且受到程序性细胞死亡 (凋亡 )的调节。有研究认为 ,Fas FasL系统可能在调节DC的凋亡中起作用。然而现在大多数研究者持相反的观点 ,认为刺激DC表面的Fas即触发DC表面的Fas信号可以使DC发生表型成熟和功能活化 ,因而在FasL转染的DC(杀伤性DC)对它本身的影响和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方面也存在争议。本文就Fas FasL系统的免疫学特点、Fas FasL系统与DC的关系和杀伤性DC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张明刚曹雪涛
关键词:FASCD95APO-1DC免疫耐受
Cross-talk between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Dendritic Cells in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2004年
韩岩梅曹雪涛
关键词:KILLERIMMUNITYIMMUNITYINNATECYTOKINE
HSP110及其免疫佐剂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热休克蛋白(HSP)是一类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大量资料表明,HSP作为分子伴侣,参与其它蛋白质的折叠、转运、合成等过程,并可与细胞内的其它蛋白质结合,参与细胞的抗损伤、修复和热耐受过程,某些热休克蛋白还具有佐剂效应,能够激活免疫应答反应,以往对于HSP70及其免疫治疗的研究较为广泛。近年来随着对热休克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高分子量的HSP110因其强大的分子伴侣功能而具备独特的佐剂效应,因而被认为在瘤苗制备及抗肿瘤免疫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单彩凤
关键词:抗原提呈细胞佐剂肿瘤免疫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