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09076)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滕奔琦章钧侯红瑛范建辉尹玉竹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原位杂交
  • 3篇原位
  • 3篇原位杂交
  • 3篇产前
  • 3篇产前诊断
  • 2篇三体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分析
  • 1篇营养
  • 1篇绒毛
  • 1篇绒毛细胞
  • 1篇绒毛组织
  • 1篇三体综合征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自然流产
  • 1篇综合征
  • 1篇细胞
  • 1篇细胞遗传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侯红瑛
  • 4篇章钧
  • 4篇滕奔琦
  • 3篇范建辉
  • 3篇尹玉竹
  • 1篇崔金晖
  • 1篇李佩琼
  • 1篇叶燕绸
  • 1篇王静

传媒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标记21和13号染色体双色FISH探针及其在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采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分别建立21和13号染色体的直标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并分析其在产前快速诊断21/13号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挑选位于21q22.2(DSCR)和13q14(RB基因)的BAC克隆,培养并提取DNA后采用切口平移法进行红/绿色(21/13)荧光的直接标记。取上述探针与中期细胞进行杂交,鉴定探针的杂交位置。取10例羊水标本分别采用标记的FISH探针(实验组)与商品化探针(对照组)进行检测,分别计算探针的杂交率与准确率,采用随机化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分析两种探针杂交效能的差异。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期间,来我院行羊膜腔穿刺术的453例羊水标本作为实验组进行上述探针的FISH分析,同时对该453例标本亦进行细胞培养核型分析作为对照,并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探针灵敏度、特异度及阴、阳性预测价值。【结果】采用BAC克隆标记的FISH探针荧光信号清晰、明确,与核型分析对照位置吻合;杂交率及准确率与商品化探针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对453例羊水标本21/13三体进行检测的灵敏度为83.3%(5/6),特异度为100%(447/447),阳性预测价值为100%(5/5),阴性预测价值为99.8%(447/448)。【结论】采用BAC克隆标记建立的21/13号染色体直标型FISH探针荧光信号清晰、明确,结果准确可靠、成本低廉,可以用于未培养羊水标本的产前快速诊断21/13三体综合征。
滕奔琦章钧范建辉尹玉竹王静侯红瑛
关键词:21三体综合征荧光原位杂交
MLPA联合FISH在DMD基因突变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2010年
目的:分别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针对外周血及羊水标本分析杜氏/贝氏肌营养不良(DMD/BMD)患者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类型。分析在DMD/BMD产前诊断中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行基因诊断的3个DMD/BMD家系共5位先证者及其15位女性亲属采用MLPA进行DMD基因的分析,获得缺失/重复片段范围,再通过BAC克隆制备相应区段的直标型FISH探针,并用X染色体着丝粒探针作为对照。分别采取MLPA和FISH技术对羊水标本进行检测,与分娩后取样的MLPA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LPA与FISH技术检测效果在外周血中完全一致,但3例羊水标本中采用MLPA进行检测有1例无法满足分析要求,1例出现假阳性结果,另1例为真阴性结果,MLPA联合用FISH检测结果均正确。结论:MLPA和FISH检测DMD基因缺失/重复在外周血中都能够获得准确的结果,但对于羊水标本MLPA联合FISH进行检测的准确性更高。
侯红瑛章钧范建辉滕奔琦尹玉竹王静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初次自然流产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与初次自然流产及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根据104例早期自然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分为复发性自然流产组(57例)和初次自然流产组(47例)。清宫时取绒毛组织,按常规技术方法制备绒毛细胞染色体,G显带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复发性自然流产组染色体数目异常22例(39%),初次自然流产组染色体数目异常30例(67%)。复发性自然流产组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以及常染色体三体发生率均低于初次自然流产组(P均<0.05),两组X单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除细胞遗传学异常外,复发性自然流产的防治需积极寻找其他致病因素。
滕奔琦范建辉章钧崔金晖侯红瑛
关键词:自然流产绒毛细胞核型分析
建立非重复序列FISH探针及在21/13三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21/13号染色体的非重复序列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比较其与商品化含重复序列的探针在对羊水脱落细胞进行快速产前诊断21/13三体的效能方面的差异。方法分析DSCR区域和RB基因区域DNA序列,剔除重复序列后进行PCR扩增和荧光标记,制备21/13号染色体FISH计数探针,与G显带中期淋巴细胞杂交,鉴定探针的杂交位置。选取50例孕周为18~35周的孕妇,经羊膜腔穿刺取羊水标本,分别在培养前后采用Cytocell的21/13号染色体FISH计数探针和自制的非重复序列FISH计数探针进行杂交,计算探针杂交率,并以核型分析结果作为参考,计算探针的准确率。两组数据间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重复序列探针位置准确,荧光信号明确,背景更低;两种探针与培养后细胞杂交的杂交率和准确率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未培养的羊水间期细胞,非重复序列探针杂交的准确率明显优于普通探针,杂交率两者相似。结论采用非重复序列PCR方式制备21/13染色体计数探针用于羊水间期细胞杂交能明显改善探针的杂交效率和信噪比,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章钧李佩琼尹玉竹滕奔琦叶燕绸侯红瑛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