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552)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曾佐勋蔡雄飞杨捷顾延生魏运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同位素
  • 2篇发现及意义
  • 1篇地台
  • 1篇地震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盐岩
  • 1篇岩系
  • 1篇岩组
  • 1篇氧同位素
  • 1篇震旦
  • 1篇震旦系
  • 1篇砂岩
  • 1篇水下冲积扇
  • 1篇碎屑
  • 1篇碎屑锆石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碳氧同位素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河南省煤田地...
  • 1篇华中构造力学...
  • 1篇长江三峡勘测...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5篇曾佐勋
  • 3篇蔡雄飞
  • 2篇杨捷
  • 2篇顾延生
  • 1篇陆彦俊
  • 1篇田鹏州
  • 1篇李志勇
  • 1篇向世民
  • 1篇李黎明
  • 1篇潘黎黎
  • 1篇魏运许
  • 1篇杨宝忠
  • 1篇李天斌
  • 1篇王浩霖
  • 1篇吴海辉
  • 1篇刘伟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孔兹岩系--贺兰山中段赵池沟岩组碎屑锆石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对贺兰山中段古元古代赵池沟岩组剖2两块变质沉积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研究认为:赵池沟岩组为华北克拉通孔兹岩系的一部分,其成岩时间为1.96Ga;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赵池沟岩组具有和孔兹岩带东缘相同的物源属性,孔兹岩带内部古老岩浆活动是孔兹岩系沉积的主要物源基础;变质锆石数据支持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发生过两期变质作用,早期变质作用发生在约1.96-1.95Ga,晚期变质作用发生在约I.87Ga;Hf同位素数据表明西部陆块在2.5~2.3Ga有地壳增生.
李黎明曾佐勋陆彦俊魏运许向世民潘黎黎
关键词:孔兹岩系锆石HF同位素
贺兰山中段长城系黄旗口组地震岩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野外观察,发现贺兰山中段长城系黄旗口组中发育大量的软沉积变形构造,主要包括液化砂岩墙(脉)、液化水压破碎构造和液化角砾岩、负荷构造、砂岩球和砂岩枕构造、砂岩串珠状构造、包卷层理(液化卷曲变形)、阶梯状微断层等。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相对较高,但结构成熟度较低,颗粒多呈次圆状—圆状,粒径大小不等,碎屑颗粒间有泥质混入,泥质多呈不规则脉状穿插在砂岩中,显微镜下也见微逆断层切过纹层。沉积环境分析结果显示,黄旗口组发育脊状波痕、小型交错层理、水平层理、泥裂等沉积构造,指示沉积时水体较浅,沉积环境为滨—浅海。认为黄旗口组中的软沉积变形构造不是由上覆重荷引起,可能为古地震成因。在黄旗口组中第一段下部识别出4个地震事件层,推测黄旗口组沉积时早期地壳运动相对活跃,晚期渐趋稳定。地震岩的出现可能与贺兰裂陷槽拉张—裂陷的构造背景有关。
杨宝忠金巍曾佐勋吴海辉
关键词:长城系
贺兰山寒武纪早期苏峪口组水下冲积扇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寒武纪早期的苏峪口组是贺兰山地区地质历史重要转换时期的地质单位,长期被认为是近岸海滩沉积。通过3年来对苏峪口组的研究,新识别了苏峪口组沉积环境为一个水下冲积扇,在岩性、岩相、生物群等方面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水下冲积扇以冲刷面为底,砾石成分比较复杂,具砾砂混杂、不等粒结构,内部发育递变层理,具重力流的沉积特征。全区辉绿岩脉锆石年龄集中在5.3~5.4Ma,是开裂盆地早期出现的标志年龄,说明开裂盆地的出现是造成苏峪口组早中期水下冲积扇发育的主要原因。
蔡雄飞何文键杨捷曾佐勋顾延生刘伟
关键词:水下冲积扇沉积环境
贺兰山寒武系研究新进展
2014年
贺兰山寒武系早期苏屿口组为砂、砾混杂和不等粒结构的水下冲积扇沉积;五道塘组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台地沉积,其下部为含泥中、细粒砂屑和生物碎屑,中、上部为含不同形态的核形石碳酸盐岩组成;陶思沟组为发育水下流动波痕和水上暴露泥裂构造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系的混合沉积;胡鲁斯台组和阿不切亥组为陆表海与"风暴海"沉积。根据该区与华北地台的对比,首次提出贺兰山寒武纪早期的苏屿口组古地理面貌应是西低东高,而非传统认为的西高东低;寒武纪早期的五道塘组、陶思沟组古地理面貌则为西高东低。
蔡雄飞何文键杨捷曾佐勋顾延生
关键词:寒武系华北地台
贺兰山地区震旦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对宁夏贺兰山地区出露的震旦系碳酸盐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 发现该地区震旦系正目观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由北到南的几条典型剖面中δ13C值自下向上均逐渐减小, 变化范围都集中在?4.51‰~0.11‰, 最大负偏值达到了?6.88‰. 兔儿坑组中发现的宏体生物化石在华南灯影组中部出现, 从而将正目观组和兔儿坑组的形成时代限定在震旦纪. 冰川的发育导致了极端寒冷的气候, 海洋中有机质大幅降低, δ13C值出现普遍的负偏. 兔儿坑组代表了冰期的结束, 生物的复苏, 海洋中有机物含量增加. 通过与全球其他地区同期地层碳氧同位素分布的投图对比, 发现正目观组冰期沉积的形成时间可能晚于Gaskiers冰期, 研究其为探讨埃迪卡拉纪华北板块的古海洋、古地理环境和生物演化起了重要作用, 为全球同期地层碳氧同位素数据库提供了新的补充.
杨捷曾佐勋蔡雄飞李志勇李天斌孟方何文键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震旦系冰碛岩
贺兰山中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磁组构特征及古水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研究了贺兰山中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的磁组构特征,首次运用砂岩磁组构判断米钵山组砂岩沉积期的古水流方向。采集12件具有代表性的古地磁定向标本进行原生剩磁处理,发现米钵山组砂岩磁化率强度中等,天然剩磁微弱;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表明米钵山组砂岩沉积期的古水流方向为由NE向SW,认为砂岩沉积物可能来自贺兰山海槽NE侧的华北陆块西缘。
王浩霖田鹏州李印宝
关键词:砂岩磁组构古水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