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001098)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林久祥许天民刘妍杨敏志陈智滨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正畸
  • 1篇弹性蛋白
  • 1篇弹性蛋白酶
  • 1篇低角型
  • 1篇牙病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组织
  • 1篇正畸学
  • 1篇正畸治疗
  • 1篇龈沟液
  • 1篇稳定性
  • 1篇后牙
  • 1篇安氏
  • 1篇拔牙
  • 1篇拔牙病例
  • 1篇病例
  • 1篇错HE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3篇刘妍
  • 3篇许天民
  • 3篇林久祥
  • 1篇杨敏志
  • 1篇陈斯
  • 1篇陈智滨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正畸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正畸治疗后后牙关系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 1分类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后牙关系的变化趋势 ,分析可能影响后牙关系复发的因素。方法 选取采用拔牙治疗的安氏Ⅱ类 1分类患者 2 9例 ,其中男 12例 ,女 17例。根据ANB角进一步分为牙性Ⅱ类 14例 ,骨性Ⅱ类 15例。分别对其正畸治疗前、后进行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结果 所有患者的Ⅱ类磨牙关系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 ,随访时仅有少量复发。牙性Ⅱ类患者治疗后下磨牙近中移动量 (4 5 2± 2 15 )mm ,大于上磨牙移动量 (3 6 2± 2 6 2 )mm ,而骨性Ⅱ类患者上下磨牙近中移动量相似 ,但ANB角由治疗前的 (6 2 7±1 0 8)°明显减小为 (4 6 4± 1 17)°。随访时两类错患者上下颌磨牙均近中移动 ,且上颌磨牙移动量大于下颌磨牙。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下颌骨水平向生长和上前牙不齐指数与磨牙关系复发有关。结论 Ⅱ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后磨牙关系较为稳定。牙性Ⅱ类错磨牙关系的解除有赖于上下颌磨牙相对移动调整 ,骨性Ⅱ类错则依靠上下颌骨间位置关系的改变。有利的下颌生长型和上颌前牙不齐程度等与磨牙关系的保持有密切关系。
刘妍许天民林久祥
关键词:稳定性
应用龈沟液弹性蛋白酶评价正畸保持期牙周组织的改建状况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Elastase,EA)在正畸前、中、后以及保持各阶段的变化,探讨 EA 水平波动对保持期牙齿稳定性的提示意义。材料和方法以拔除四个双尖牙的病例为研究对象,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搜集分别处于正畸治疗前、治疗中关闭间隙、治疗结束、保持3—6个月、保持12个月五个阶段的病例,每组20例。以下切牙、拔牙间隙区牙齿为检测对象,提取龈沟液及记录临床检查指标,检测龈沟液中 EA 浓度。结果牙周临床检查指标(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变化相似,在各阶段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EA 水平在治疗中关闭间隙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 EA 水平仍高于治疗前;保持阶段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保持一年后下切牙区 EA 水平仍高于治疗前。结论 EA 在正畸过程中及保持期的变化对牙齿的稳定状态具有提示作用。保持一年还不足以保证牙齿处于稳定状态。
刘妍陈斯陈智滨许天民林久祥
关键词:龈沟液弹性蛋白酶正畸
高角及低角型深覆矫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比较高角及低角型深覆牙合病例正畸矫治及治疗后复发的结构特征,以探讨两者在矫治机制及复发特点的差异。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门诊挑选出治疗后2年以上的高角组深覆牙合病例10例,低角组深覆牙合病例9例。将两组病例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高角组中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ANB)角、颌凸(NA-PA)角减小,后下面高/前下面高之比(Ar-Go/ANS-Me)增大,上下磨牙均升高;低角组仅表现为下颌磨牙升高。复查阶段高角组与低角组在覆牙合稳定性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角组复查阶段覆牙合的变化主要与治疗中上切牙舌倾有关;低角组与治疗中磨牙的升高相关。结论:治疗后高角组下颌升支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潜力,从而维持下颌平面的倾斜度。覆牙合的复发主要与牙齿因素的变化相关。
刘妍许天民杨敏志林久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