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43002)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房喻梁红莲张颖吴华涛宁向莉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修饰
  • 1篇荧光
  • 1篇微凝胶
  • 1篇微球
  • 1篇钨粉
  • 1篇模板法
  • 1篇壳结构
  • 1篇固定化
  • 1篇核-壳结构
  • 1篇复合微球
  • 1篇感器
  • 1篇Β-CYCL...
  • 1篇Β-环式糊精
  • 1篇BRIDGE...
  • 1篇ENE
  • 1篇MAA
  • 1篇表面修饰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N

机构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房喻
  • 1篇丁立平
  • 1篇宁向莉
  • 1篇亢建平
  • 1篇吴华涛
  • 1篇张颖
  • 1篇梁红莲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ost-Guest Interactions between N,N'-Bis(ferrocenylmethyl- ene)-Diaminobutane and Benz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Bridged Bis(β-cyclodextrin)s
2006年
新奇的水可溶的 ditopic 客人, N 的第四级的铵盐, N 二度(ferrocenylmethylene )-diami- nobutane (1 ) ,和已知的水可溶的 ditopic 主人, benz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衔接了二度(-cyclo-dextrin)s (2 ) ,被综合了并且描绘。1H NMR 系列和周期的 voltammogram (CV ) 研究在水的答案揭示了在他们之间的主人客人相互作用。超分子的相互作用也处于由稳固的样品的研究证实了的稳固的状态存在,它被答案取样的结冰弄干获得,用 FTIR 光谱学和微分扫描热量测定(DSC ) 技术。TEM 测量证明塑造电线的超分子的总数在二混合物的水的答案存在。总数的长度能到达测微计。
陈希刘静严军林房喻
关键词:Β-环式糊精
核-壳结构P(AM-co-MAA)-W-Ag复合微球的制备被引量:13
2008年
以丙烯酰胺(acrylamide,AM)和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acid,MAA)的共聚微凝胶(P(AM-co-MAA))为模板,通过离心沉积法将钨粉沉积于高分子微凝胶表面,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P(AM-co-MAA)-W复合微球;再以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修饰的P(AM-co-MAA)-W复合微球为模板,在硝酸银溶液中充分溶胀后,通过向反相悬浮体系中缓慢通入氨气,制备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AM-co-MAA)-W-Ag双金属复合微球材料.实验发现,通过改变制备过程中AgNO3的初始浓度和PVP的用量等条件,可以改变复合微球表面银的沉积量;并结合实验结果初步提出了银的形成机理,即PVP的存在,不仅可以作为稳定剂固定Ag+离子,同时可以作为还原剂促进Ag+还原为Ag的反应.
吴华涛张颖宁向莉梁红莲房喻
关键词:微凝胶模板法钨粉
荧光小分子在有机薄膜中的固定化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将荧光小分子化学固定于基质表面是实现表面功能化的有效途径,是研究固体基质表界面性质的有效方法,也为设计制备荧光传感薄膜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按高分子膜固定法、LB膜固定法和自组装膜固定法分类综述了荧光小分子在固体基质表面的固定化。讨论了膜表面固定化荧光小分子在表界面性质研究、阳离子和中性分子的化学传感以及表界面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新的固定化方法进行了展望。
丁立平亢建平房喻
关键词:荧光表面修饰传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