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25005) 作品数:13 被引量:149 H指数:6 相关作者: 朱茂炎 殷宗军 胡世学 赵方臣 赵元龙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 贵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动物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来自中国的化石证据 被引量:66 2010年 近30年来,中国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发现了包括瓮安生物群和澄江动物群在内一系列重要化石群,为揭示动物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过程提供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学证据。文中全面而简洁地介绍发现于华南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的所有化石群和重要动物化石发现,总结其中特异化石群保存类型和埋藏环境。其中,陡山沱型磷酸盐化胚胎化石群、庙河型宏体碳质膜化石群和牛蹄塘型海绵动物群,以及陡山沱组硅化的动物休眠胚胎化石和宽川铺动物群中"rsten"型化石均是全球这一时期华南独有的特异埋藏化石群。从时空两方面对化石群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动物可靠的最早化石记录发现于埃迪卡拉纪早期,成冰纪及其以前的动物化石均存在疑问。动物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经历了从浅水逐步向深水迁移,以及阶段性辐射和灭绝的过程。首先动物经历了在埃迪卡拉纪早期的隐形微体动物早期演化阶段,之后经过以埃迪卡拉型生物为代表的大型复杂化演化阶段,在寒武纪初期发生以梅树村动物群为代表的两侧对称动物和生物骨骼矿化的大爆发,并随后又被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的寒武纪动物群所替代,在筇竹寺期达到了动物造型和生态系统复杂化的高峰。 朱茂炎关键词:寒武纪大爆发 动物 化石 新元古代 埃迪卡拉纪 寒武纪 华北地台前寒武纪“后生动物化石”评述 被引量:5 2010年 最新的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动物的最早祖先应该早于埃迪卡拉纪,可能在大约635—850Ma的成冰纪就已经出现,但是缺乏可靠的化石证据。华北地台的前寒武纪沉积地层发育,前人曾在这套地层中陆续报道过大量的"后生动物化石"。然而,这些化石的动物属性均存在疑问。文中通过整理1979年以来报道过的相关化石,将其分为"水母状化石"、"遗迹化石"和"蠕虫状化石"3类,结合部分新材料的研究,分别对其形态、保存特征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认为其中大部分属假化石、MISS构造或可能的藻类化石,但以下几类化石作为可能的动物化石,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1)辽南五行山群的水母状化石;2)辽南兴民村组的水母状化石;3)部分遗迹化石(如辽南五行山群的Skolithos、北京青白口系的遗迹化石);以及4)"淮南生物群"的蠕虫状化石。 罗翠 朱茂炎关键词:后生动物 遗迹化石 前寒武纪 同步辐射硬X射线相衬微CT在化石胚胎学中的应用 X射线成像是古生物化石标本无损成像的基础。近年来一项新的前沿技术——同步辐射硬X射线相位衬度显微断层成像技术(SRX-PC-μCT)被引入到化石无损成像这一领域。由于同步辐射光源产生的硬X射线具有高亮度、高准直性和高空间... 殷宗军 朱茂炎文献传递 湖北宜昌茅坪泗溪剖面埃迪卡拉系岩石地层和碳同位素地层研究 被引量:15 2009年 华南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部的δ13C巨大负异常事件(DOUNCE)是当前埃迪卡拉系研究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对湖北宜昌茅坪泗溪剖面埃迪卡拉系开展高精度的岩石地层和碳氧同位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黄陵背斜周缘其他剖面的对比,表明峡区陡山沱晚期DOUNCE事件的δ13C值变化由下降—负漂移—短期正漂移—回升4个阶段构成,但DOUNCE事件在不同剖面上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详细的沉积岩相分析和地层对比表明,各剖面δ13C演化差异是由岩相变化导致的岩石地层发育差异引起的。泗溪剖面DOUNCE事件主体部分缺失与该剖面位于台内盆地斜坡环境,发育多层滑塌构造造成的地层缺失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缺乏生物地层控制的埃迪卡拉系,δ13C同位素地层是揭示沉积相变化造成的岩石地层差异和地层对比的重要手段。 吕苗 朱茂炎 赵美娟关键词:岩石地层学 化学地层学 碳同位素 陡山沱组 埃迪卡拉系 新元古代磷酸盐化外包型腔原肠胚化石在瓮安生物群中的发现 被引量:2 2010年 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635—551Ma)上磷矿段保存了丰富的磷酸盐化动物胚胎化石,其中绝大多数为早期卵裂胚胎化石,原肠胚化石相对罕见。文中报道瓮安生物群中新发现的一种类似现代两栖动物胚胎的外包型腔原肠胚化石,并依据新的三维立体胚胎化石标本对瓮安陡山沱组原肠胚期动物化石的多样性及其可能的亲缘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认为:1)"外包型腔原肠胚"和已有轴性分化的"外包型实体原肠胚"的发现为证明瓮安生物群中存在两侧对称动物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2)"单极内陷型腔原肠胚"因胚体存在巨大空腔(囊胚腔和原肠腔)而难以被磷酸盐化精细保存,故在瓮安生物群中的化石记录稀少且亲缘关系不明;3)瓮安生物群中的"单极内移型腔原肠胚"和"分层型腔原肠胚"化石的可靠性尚有待更多的标本提供佐证。瓮安生物群中颇具多样性的原肠胚期动物化石为探索后生动物在晚新元古代的胚胎发育模式开拓了思路。 殷宗军 朱茂炎关键词:胚胎化石 瓮安生物群 陡山沱组 埃迪卡拉纪 新元古代 贵州丹寨寒武系牛蹄塘组海绵动物化石及其环境背景 被引量:22 2010年 贵州丹寨南皋在寒武纪属于扬子板块深水相区,最近在该区寒武系下部牛蹄塘组中上部黑色泥页岩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海绵动物化石,共9属10种。文中描述其中比较典型的海绵动物化石5属5种:赫兹海绵未定种Hintzespongia sp.,杯形对角海绵Diagoniella cyathiformis(Dawson,1889),密集鬃毛状海绵Saeta-spongia densa Mehl and Reitner in Steineret al.,1993,大坪三岔五射海绵Sanshapentella dapingi Mehl and Erdt-mann,1994和羽状光芒海绵Solactiniella plumata Mehl and Reitner in Steineret al.,1993。在这套整体缺氧的黑色泥页岩中有如此多而完整的海绵动物化石的保存,可能是由于上涌洋流、水流或海平面的变化等导致短暂的充氧事件,加上多幕次的热水沉积,提供大量食料,从而利于需氧量相对较低的原始后生动物--海绵动物的大量繁盛。 杨兴莲 赵元龙 朱茂炎 崔滔 杨凯迪关键词:海绵动物 黑色页岩 牛蹄塘组 寒武系 贵州新元古代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0年 瓮安生物群指产出于贵州瓮安磷矿地区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635~551Ma)上磷矿段的一个特殊磷酸盐化微体化石组合,主要由多细胞藻类、大型带刺疑源类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多种后生动物胚胎组成,并包括少量可能的后生动物幼虫和成体化石。瓮安生物群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前寒武纪后生动物化石群,为探索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程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实证记录。10余年来,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的研究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已确认至少5种不同卵裂方式的动物胚胎化石,胚胎化石分类从单纯的形态学分类向生物学分类转变,为揭示瓮安生物群中动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线索。同时,相关研究更新了繁盛于埃迪卡拉纪大型带刺疑源类生物属性的传统认识,并将之与有表面装饰的动物休眠卵(滞育胚胎)化石相联系。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CT技术的应用成功解决了胚胎化石三维无损成像难题,为古胚胎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殷宗军 朱茂炎关键词:瓮安生物群 胚胎化石 陡山沱组 关山生物群构成及埋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0年 关山生物群(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是中国继澄江动物群和凯里动物群之后又一个大量保存软躯体特异化石的寒武纪重要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本文系统概述了云南东部关山生物群形成的沉积学、埋藏学背景以及化石群组成.最新的化石发掘和研究表明,关山生物群共有60余种化石,归属10个大类;其中叶足类、类水母化石、具撑肢的软舌螺类和绿藻等属于首次报道.软躯体化石,尤其是壳体化石如三叶虫和腕足动物中大量软体的保存使得关山生物群成为探讨寒武纪大爆发期间动物演化和特异保存的另一个重要窗口. 胡世学 朱茂炎 Michael STEINER 罗惠麟 赵方臣 刘琦关键词:寒武纪早期 寒武纪大爆发 云南寒武纪早期澄江动物群古群落分析 被引量:16 2010年 本研究将澄江动物群分属于18个动物门和类群的228个化石物种区分为23个生态功能群,并依据澄江-海口-安宁地区野外系统采集的化石个体丰度数据(114个物种,18406个体),对寒武纪早期澄江动物群总体分异度、物种组成和结构以及生态类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节肢动物无论是物种丰度(37%)还是个体丰度(51.8%)都最为丰富,是动物群中的优势类群;曳鳃动物(22.6%)和腕足动物(16.3%)的个体丰度也相对较高.其中,节肢动物的Kunmingella douvillei(26.2%)、曳鳃动物的Cricocosmia jinningensis(15.4%)、腕足动物的Diandongia pista(11%)是个体丰度最高三个物种,占整个动物群个体数量的52.6%.澄江动物群不同生活方式的各类生物定量分析表明,生物占据了海洋水体各空间领域,从底内生物到浮游生物都有化石代表.其中,以表栖动物为主(物种数=63%,个体数=68.4%),其次是底内动物(物种数=11.9%,个体数=25.9%).游泳动物(物种数=11.5%,个体数=2.6%)和浮游动物(物种数=5.3%,个体数=3.1%)化石保存较少.澄江动物群中动物的取食方式主要以滤食(物种数=35.6%,个体数=26.1%)和捕食/食腐(物种数=31.1%,个体数=40.4%)为主.物种丰度的最高生态功能群是表栖固着滤食类(18.5%)、表栖活动捕食或食腐类(16.3%)、表栖活动滤食类(7.9%)和近底游泳滤食类(6.6%),而个体丰度最高的生态功能群是表栖活动杂食类(28.2%)、内栖活动捕食或食腐类(19.8%)、表栖固着滤食类(17.7%)和表栖活动捕食或食腐类(15.3%).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澄江动物群由丰富多样的门类和大量具有不同复杂生态功能的物种组成,证明了寒武纪早期物种间高强度捕食压力的存在,并形成了由多层次营养级结构构成的金字塔式复杂食物网,为寒武纪早期的物种多样性和复杂生态系统提供具体科学依据. 赵方臣 朱茂炎 胡世学关键词:澄江动物群 寒武纪早期 群落生态学 贵州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化石含量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6 2008年 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635—551Ma)上磷矿段保存了大量精美的磷酸盐化微体球粒化石,它们主要由多细胞藻类、疑源类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多种动物胚胎化石组成,此外还包括少量后生动物的幼、成体化石。本文以贵州瓮福磷矿陡山沱组上磷矿段灰白色球粒状白云质磷块岩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瓮安生物群中不同生物化石的鉴别特征基础上,定量统计采自该层位的两组岩石样品(WA-Ι和WA-Π)的酸处理砂样中的所有化石。统计结果表明,瓮安陡山沱组该磷块岩中化石质量和岩石中磷酸盐组分质量成正线性相关,两个样品中化石占全部磷酸盐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均在10%左右,其中多细胞藻类和疑源类化石占全部化石含量均少于10%。这一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瓮安生物群的化石丰度,证实了保存在瓮安陡山沱组上磷矿段灰色富氧含磷埋藏相中的瓮安生物群主要由动物胚胎化石组成的特征。 殷宗军 朱茂炎关键词:瓮安生物群 陡山沱组 埃迪卡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