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0207690218)
- 作品数:2 被引量:83H指数:2
- 相关作者:罗艳崇加军陈颙倪四道陈棋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首都圈地区莫霍面起伏及沉积层厚度被引量:65
- 2008年
- 利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和短周期记录提取了接收函数,用H-Kappa叠加方法反演得到了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反演结果显示首都圈地区莫霍面的区域构造方向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展布,地壳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增厚,平均厚度为34 km.地壳泊松比分布呈现出分块的特征,泊松比高值区对应于岩石比较破碎的多条活动断裂带交汇区.而某些地区堆积有较厚的低速松散沉积层,其下的结晶基底介质速度相对较高,因此,该界面造成径向直达P波能量非常弱,而紧随其后的转换波能量较强,称其为首到波峰.通过正演计算,建立首到波峰和直达P波到时差与沉积层厚度的定量关系,从而可根据首到波峰相对于直达P波的时间延迟来快速判定沉积层的大致厚度.
- 罗艳崇加军倪四道陈棋福陈颙
- 关键词:接收函数莫霍面沉积层首都圈地区
- 天然地震频率范围内首都圈地区近地表S波速度结构被引量:21
- 2010年
- 近地表沉积层的S速度结构是强地面震动模拟和地震灾害估计的重要参数,尤其是浅部的S波速度结构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目前大部分资料来源于工程钻孔或工程地震探测,很少有地震波频率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或者深度达数百米的S波速度结构.通过对天然地震的井下摆波形记录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测量地震波频率范围深达数百米的S波速度的有效方法.收集了首都圈地区44个井下摆的近震记录,利用广义射线方法确认了直达S波及其在地表的反射波震相,并通过测量不同台站上两个震相的到时差,获得了首都圈地区浅层100—500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发现,浅部100m的平均S波速度低于300m/s.当深度增加到500m时S波速增加到800m/s,平均速度梯度为0.8(m/s)/m.研究结果表明,井下摆地震记录波形是研究沉积盆地浅层S波结构的重要资料,将为沉积盆地的强地面震动模拟提供重要基础参数.
- 沈伟森罗艳倪四道崇加军陈颙
- 关键词:沉积层S波速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