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与创新计划项目

作品数:260 被引量:1,239H指数:15
相关作者:曾梦澜吴超凡刘克非陈秋南周云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1篇交通运输工程
  • 75篇建筑科学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7篇沥青
  • 35篇混合料
  • 32篇路工
  • 31篇沥青混合
  • 31篇沥青混合料
  • 29篇道路工程
  • 23篇公路
  • 20篇改性沥青
  • 19篇隧道
  • 18篇路面
  • 13篇网络
  • 13篇沥青路
  • 13篇沥青路面
  • 13篇路用
  • 11篇使用性能
  • 11篇混凝土
  • 10篇荷载
  • 9篇力学性能
  • 9篇改性
  • 8篇桥梁

机构

  • 57篇长沙理工大学
  • 49篇湖南大学
  • 31篇中南大学
  • 26篇湖南省交通科...
  • 24篇湖南交通职业...
  • 20篇湖南省交通科...
  • 20篇中南林业科技...
  • 18篇湖南科技大学
  • 12篇华南理工大学
  • 9篇湖南省高速公...
  • 9篇湖南省交通规...
  • 7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湖南省水运建...
  • 4篇湖南省交通运...
  • 4篇交通运输部天...
  • 4篇湖南路桥建设...
  • 3篇长沙交通学院
  • 3篇国防科学技术...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湖南省交通规...

作者

  • 25篇曾梦澜
  • 11篇刘克非
  • 11篇吴超凡
  • 8篇周云
  • 8篇陈秋南
  • 7篇李智
  • 7篇吴庆定
  • 6篇唐飞岳
  • 6篇卢毅
  • 6篇万智
  • 5篇伍毅敏
  • 5篇陈赟
  • 5篇朱沅峰
  • 4篇吴盛华
  • 4篇夏卓群
  • 4篇朱正荣
  • 4篇赵炼恒
  • 4篇陈维亚
  • 4篇黄生文
  • 4篇李传常

传媒

  • 29篇公路工程
  • 17篇湖南大学学报...
  • 17篇湖南交通科技
  • 12篇中外公路
  • 12篇铁道科学与工...
  • 10篇公路
  • 8篇中南大学学报...
  • 6篇公路与汽运
  • 5篇湘潭大学自然...
  • 5篇企业技术开发
  • 5篇公路交通科技
  • 5篇水运工程
  • 5篇中南公路工程
  • 5篇长安大学学报...
  • 4篇微型机与应用
  • 4篇应用力学学报
  • 4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电脑与信息技...
  • 3篇矿冶工程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 20篇2023
  • 33篇2022
  • 31篇2021
  • 23篇2020
  • 21篇2019
  • 22篇2018
  • 12篇2017
  • 13篇2016
  • 7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 15篇2012
  • 12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2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MIPv6的移动自组织网络邻居节点的快速发现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有效改善车辆道路安全、降低交通拥塞,采用移动自组织网络使路网中的各车辆所采集的交通信息能与周边其他车辆共享,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常用的技术方案。由于交通信息与车辆地理位置有高度的相关性,但目前网络中每个移动节点并没有地理位置资讯,在应用层中无法有效区分移动节点的地理位置。文章提出一种基于IPv6移动代理协议(Proxy Mobile IPv6,PMIPv6)邻居节点的快速发现机制,对每个移动节点在注册/切换后可以快速找寻到邻近的移动节点,并通过该机制的节点注册切换、注册切换所需网络延迟、以及Binding Cache更新所需成本进行性能分析,能有效解决移动自组织无线网络中移动节点快速识别邻居节点的问题。
邓向林
关键词:移动自组织网络PMIPV6
基于应变信号时频分析与CNN网络的车辆荷载识别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现有神经网络车辆荷载识别方法的识别精度不足且训练样本采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信号时频分析与CNN网络的车辆荷载识别方法,对移动车辆总重进行荷载识别.首先,利用连续小波时频变换方法处理桥梁跨中应变信号,得到应变信号的时频特征,并利用双线性插值算法将时频信号矩阵变为大小为64×64的数值矩阵,作为CNN网络的输入数据;其次,利用CNN网络的回归学习算法,在训练少量数值矩阵后直接建立应变响应与车辆荷载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未知车辆荷载的识别;最后,通过模拟试验发现虽然在不同路面粗糙度和噪声影响下,CNN网络的荷载识别结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一定范围内的路面粗糙度和噪声影响下仍然能较精确地识别车辆荷载.
周云赵瑜郝官旺方亮
关键词:时频分析
基于实际工况的桥面板处理方法与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根据现有施工经验,提出以3个主要指标及1个附加指标来评价桥面板处理效果,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各种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与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构造深度、糙化深度、摆值及露骨率能够准确反映桥面板的处理效果,不同桥面板处理方法中,铣刨、露石效果最好;凿点、刻槽次之;拉毛效果最差。此外,研究了桥面板层间工作状态,提出了桥面层间实际工况分级,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不同工况下板面处理技术标准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曾永旺苏子元孙晓文侯贵侯平王选仓
关键词:桥面铺装评价指标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石粉是机制砂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粉含量的变化可导致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改变。为了研究并明确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具体影响,通过采用石粉等质量取代机制砂、水泥以及机制砂等质量取代水泥,对C40、C30机制砂混凝土开展试验研究,对比测试了不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成果明确并优化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数,为设计合理的石粉含量控制值提供有效依据。
马增琦孙文晋赖雄
关键词:机制砂石粉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
公路低改高工程大容量拱涵接长差异沉降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以有限元方法为核心,对公路低改高工程中拱涵接长差异沉降特性、新旧拱涵的自身稳定性以及新旧路堤之间的差异沉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新旧路基以及新旧结构物沉降因素的大小关系为:路基自重>湿度场变化>行车荷载;过渡段越长,最大应力越小、沉降越小;拱圈跨径越小,新旧拱涵整体沉降量越小;涵台净高越大,新旧拱涵整体沉降量越大。
汪雄李友云李懿安钢何敏
关键词:公路高路堤
英安岩吸水率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及处理方法被引量:3
2012年
以英安岩吸水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吸水率试验和马歇尔试验,分析了不同吸水率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差异;采用正交试验和路用性能试验,验证了改善集料吸水率对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及路用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英安岩集料吸水率越大,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越大,集料吸水率变化导致的最佳油石比差异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添加0.1%的木质素纤维可有效改善英安岩集料吸水率变异性对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不利影响,且其路用性能显著优于普通英安岩混合料。
刘克非蒋康
关键词:道路工程英安岩吸水率最佳油石比路用性能
基于极端随机森林的大型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检测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风电机组海量运行数据中故障检测率低和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极端随机森林的大型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先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剔除线性相关性极弱的变量和非主要特征中的冗余变量,降低样本维度。利用最大信息系数获取主要特征参数的相关系数,消除冗余变量,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故障检测精度。将基于极端随机森林的分类方法用于大型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随机森林方法相比,在风电机组发电机海量数据集上,该方法具有更低的漏报率、误报率和更好的实时性。
陈宇韬唐明珠吴华伟赵琪匡子杰
关键词:故障检测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组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风电机组齿轮箱故障检测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传统提升算法在处理风电机组运行大数据时,存在效率和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风电机组齿轮箱故障检测方法。首先,结合专家经验并利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风电机组海量大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征选择得到合理的特征向量;其次,利用贝叶斯超参数优化算法,优化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中关键参数,建立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故障检测模型;最后,将经过最大信息系数分析处理后的特征向量作为梯度提升决策树故障检测模型的输入值,将齿轮箱不同工况下类别作为输出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低的漏报率和误报率,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能实时检测故障,降低维护成本。
唐明珠赵琪龙文陈荐陈宇韬
关键词:故障检测
路用木质素纤维与竹纤维环境与经济成本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研究典型速生草纤维——竹纤维应用于沥青路面的环境与经济效益,以常用的路用木质素纤维为对比参照物,分析了贯穿2种植物纤维原材料生长、纤维制备、沥青混合料拌制和沥青路面铺筑4个阶段的环境与经济成本。结果表明,竹材生长阶段具有比杉木更强的固碳能力,其环境效益明显;竹纤维沥青混合料制备阶段的气态排放量高于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从长期来看,毛竹林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前景优于杉木林;竹纤维的制备成本显著低于木质素纤维,2种纤维稳定沥青路面的建设期经济成本无显著差异;整体而言,路用竹纤维的原料生长、制备及路面建设过程的环境与经济成本可控,路用竹纤维的改性与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聂思宇李佩吴庆定刘克非
关键词:沥青路面路用纤维竹纤维木质素纤维环境效益
开采影响下的岩土体移动与变形规律被引量:17
2011年
为了更好地评价地下开采对地下构筑物及对地表建筑物安全的影响,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推导了开采影响下单个剖面上的岩体内部的移动和变形计算公式,探讨了水平剖面及倾斜剖面上留设煤柱的影响,并对双向非充分开采时岩土体的移动和变形计算作了一定的研究.针对各种位移及变形计算公式,通过计算机编程,以定义函数的方式实现了相应的计算,并阐明了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对平煤集团十矿的北回风井保安煤柱以外开采对井筒变形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得出开采影响下沿深度井筒不同部位的伸缩及水平变形.结果表明:该井筒沿深度方向的最大竖直变形及最大水平变形均出现在井口处,分别为1.3 mm/m及7.0 mm/m,为井筒的安全评价及保安矿柱的留设提供了依据.
郭麒麟乔世范刘宝琛
关键词:开采沉陷随机介质理论保安煤柱岩体移动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