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ZW003)

作品数:19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权雅宁赵德利更多>>
相关机构: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文论
  • 8篇中国文论
  • 8篇国文
  • 7篇文学
  • 4篇代文
  • 3篇范式
  • 2篇对话性
  • 2篇学人
  • 2篇神话
  • 2篇审美
  • 2篇文学人类学
  • 2篇现代文
  • 2篇现代文论
  • 2篇向度
  • 2篇小说
  • 1篇当代文坛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底层文学
  • 1篇底层写作
  • 1篇新世纪文学

机构

  • 17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权雅宁
  • 2篇赵德利

传媒

  • 4篇宝鸡文理学院...
  • 3篇思想战线
  • 2篇文艺评论
  • 2篇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孔子研究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学观念流变与文学人类学的兴起
2011年
以往对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多从知识全球化、地方性知识、本土文化自觉等人类学和外部的空间的概念进入,而事实上,"文学"一词的涵义在中西方都有一个从文献到语言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国文学研究也有一个从重文到重语的发展史。从与时间和自身密切相关的"文学"观念流变对文学人类学的产生做出探讨,可发现来自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内驱力。文学形态的多层次、复杂性为文学人类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根基,而现代文学的革命性变化则成为文学人类学勃兴的现实促因。
权雅宁
关键词:文学观念文学人类学文学形态
中国文论正变史观的历史向进被引量:1
2009年
"风雅正变"是中国文论史观的最初形态。"以正为正"与"以变为正"的观念一直纠结并延续于两千年的传统诗文理论中。"变"也指导着中国现代文论的建构,却不可避免事实上的"正"。主正、主变、代胜以至进化,中国文论正变史观一直流转在群体社会和个体人生之间,正变都维系于人生,这正是其价值所在。
权雅宁
关键词:风雅正变
试论中国文论的多元一体知识形态被引量:2
2009年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论与少数民族文论的多元一体是中国文论的基本知识形态。汉族文论的范式地位使少数民族文论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形态,极大地影响了对中国文论整体格局的准确把握,甚至导致对汉族传统文论资料的误读。多元一体的文论史实充分说明中国文论具有融通、兼容异质的品格。
权雅宁
关键词:中国文论知识形态范式口传文化
美文与中国文论的情采诉求被引量:1
2011年
自屈原开始美文滥觞,情采之美成为中国文论的基本诉求之一。其以文章本身之"丽"为文学的价值所在,为评价文学优劣的主要依据,这意味着中国文学的第一次自觉。但是,后世辞赋等美文创作的文构性审美追求远胜于对思想内涵的重视,这与强大的政教文化传统存在冲突,因此历代文论家又从不同的立场不断反思着美文的虚丽性而强调文质并重。
权雅宁
关键词:美文中国文论情采文学自觉
《白乌鸦》:孤岛精神图景被引量:1
2012年
《白乌鸦》将一批孤独的、偶在的个体放逐到涎水沟这样一个"孤岛"上,与世隔绝的涎水沟便成为各色人性集中上演的舞台,它浓缩着历史与人性、个体与社会、政治与人生、原始与进步的纠葛。
权雅宁
关键词:当代文学
本土经验与中国文论的价值向度
2011年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论所遭遇的基本问题。自从国门洞开,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就成为西方各种文论的练兵场,中国本土的文论话语俨然"失语"。诚如有学者思考和分析的,
权雅宁
关键词:中国文论价值向度本土经验文学理论研究文论话语失语
人文生态:文艺民俗的创化模式与审美向度被引量:2
2009年
民俗是民众在生存活动中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原生态民俗质朴而鲜丽的形式结构承载着人类的善真追求,富含人文生态和审美特性。作家艺术家对民俗生活的创化,使文艺民俗成为文艺创作中最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的题材类型。作家对原生民俗的摹写,是生活原型与生命本真的契合,反映了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性。作家对再生民俗的整合,是生态美与典型美的融构,更能显示人文生态思想情感,更具有民俗美的魅力。作家对新生民俗的创化,是一种超越民俗形式的生命活动,它重新唤起人类的善真的生命选择精神,获得"天人合一"、"史今同构"的审美愉悦。
赵德利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艺民俗人文生态审美原则
本土文化自觉与传统文论价值再发现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人类学的本土文化自觉立场,中国文论研究中值得反思的问题之一是,西方学术范式遮蔽了对传统文论经验的正确认知。中国传统文论为人生的总体价值观重视"道"对"器"的指导,观念论、技术论与价值论浑然不分,在西方工具范式受到普遍质疑的当代具有重要意义。
权雅宁
关键词:文化自觉传统文论范式现代文论
问题性与中国文论研究基本原则反思
2012年
中国文论研究要在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考察其复杂独特的问题性,以问题性确立中国文论研究的基本原则。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和中国传统文论的三足鼎立构成了中国文学理论界的现实情境,中国传统文论处于弱势地位,相关研究表现出重古轻今、两少一多、西化、注疏化等倾向。这种状况亟待确立整体性和本土性两大基本研究原则。
权雅宁
关键词:中国文论整体性原则
略论中国文论的人格化旨趣与逸趣
2011年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高度重视文学的社会政治及人格教化功能,认为文学与文人士大夫人格有深层联系,对文学美感的规定和文学美感的人格隐喻性特征也由此而来。同时,受老庄精神影响,逸趣是中国文论基本精神的另一个层面,是人格化旨趣在特殊时代氛围中的非常态。人格化旨趣与逸趣相互依存的特点一直延续到现代文论中。
权雅宁
关键词:中国文论人格化逸趣境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