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0501-1220)

作品数:1 被引量:44H指数:1
相关作者:宫辉力吕烨和继军蔡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跌坎
  • 1篇雨强
  • 1篇细沟
  • 1篇细沟侵蚀
  • 1篇降雨
  • 1篇降雨强度
  • 1篇产流
  • 1篇产流产沙
  • 1篇产流产沙过程
  • 1篇产沙
  • 1篇产沙过程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1篇蔡强国
  • 1篇和继军
  • 1篇吕烨
  • 1篇宫辉力

传媒

  • 1篇水利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细沟侵蚀特征及其产流产沙过程试验研究被引量:44
2013年
在不同坡度(15°、20°、25°)和降雨强度(1.5mm/min和2.0mm/min)条件下,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杨凌塿土和安塞黄绵土的坡面细沟发育过程、形态特征及水沙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下,塿土坡面的细沟发育规律基本一致,主要由沿坡面方向呈线状分布的跌坎链相互连通而成,表现为沟头溯源侵蚀和沟道下切侵蚀,细沟宽深比随雨强及坡度增加而变小,细沟密度则随之而增加;黄绵土的跌坎形状为长条状,细沟主要由单个跌坎发育而成,发育过程中溯源侵蚀和边壁崩塌现象更为明显,细沟的宽深比较大。相比黄绵土,塿土的产流和达到稳定径流量的速度较快,相同降雨强度条件下,不同坡度间径流量的差异性较小;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塿土的含沙量变化过程较为一致,最终会趋于一个稳定值,黄绵土含沙量的变化过程较为复杂。另外,两种土壤从含沙量开始较快增加至达到最高值的时间段与其细沟形成及发育的时间段大体吻合,相比之下塿土更易发生细沟侵蚀。
和继军吕烨宫辉力蔡强国
关键词:细沟侵蚀产流产沙过程降雨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