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13002)

作品数:81 被引量:344H指数:11
相关作者:杨庆山杨娜李波田玉基江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建筑科学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25篇风洞
  • 23篇风洞试验
  • 19篇荷载
  • 18篇风荷载
  • 17篇建筑
  • 14篇风压
  • 9篇木结构
  • 8篇地震
  • 8篇古建筑木结构
  • 7篇平屋
  • 6篇屋盖
  • 6篇静力
  • 6篇古建
  • 5篇有限元
  • 5篇数值模拟
  • 5篇桥梁
  • 5篇静力试验
  • 5篇极值风压
  • 5篇风压系数
  • 5篇高层建筑

机构

  • 8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7篇重庆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中国建筑设计...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国家体育总局
  • 2篇民航机场规划...
  • 1篇德克萨斯理工...
  • 1篇中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航空规划...
  • 1篇中国建筑股份...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北京华福工程...
  • 1篇北京市建筑设...

作者

  • 38篇杨庆山
  • 21篇杨娜
  • 19篇李波
  • 10篇田玉基
  • 8篇江辉
  • 8篇白凡
  • 7篇常鹏
  • 6篇邢佶慧
  • 5篇王娟
  • 4篇李丹煜
  • 4篇李波
  • 4篇徐龙河
  • 4篇李鹏
  • 4篇吴迪
  • 4篇陈波
  • 3篇张建
  • 2篇冯少华
  • 2篇李忠献
  • 2篇陈爱国
  • 2篇单旭

传媒

  • 20篇建筑结构学报
  • 13篇工程力学
  • 7篇土木工程学报
  • 7篇振动与冲击
  • 4篇振动工程学报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振动.测试与...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建筑结构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Scienc...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Earthq...

年份

  • 8篇2023
  • 15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远场强震下深水桥墩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特性被引量:6
2017年
以深水桥梁的两座桥墩为研究对象,考虑混凝土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以可有效计入墩-水流固耦合效应的势流体完全数值法为基础建立势流体模型,并引入动水压力简化算法建立附加质量模型.讨论了墩周水域范围及势流体单元尺寸的合理取值,验证了简化算法在深水桥墩非线性动力分析中的有效性.对比讨论了弹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动力响应的差别,对比了近、远场地震下深水桥墩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差异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_(PGA))较小时,桥墩非线性模型与弹性模型的动力响应相一致;随P_(PGA)的增大,非线性模型的墩底弯矩、剪力均小于弹性模型,说明强震下桥墩会进入开裂甚至弹塑性状态,其力学行为与弹性模型差别明显,应该考虑其在强震下潜在的非线性动力行为.近场地震下,深水桥墩的动力响应明显高于远场,墩底弯矩均值分别比远场地震下大80.4%和34.4%,剪力均值分别大23.7%和28.9%,表明近场地震下桥墩会进入更强的非线性状态,对近断层区深水桥梁的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江辉王宝喜白晓宇曾聪
关键词:深水桥墩混凝土非线性近场地震
藏式古建筑木结构叠合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
古代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建筑建造年代久远,在不利环境长时间的影响下,例如材料性能的退化以及地震、温度、腐蚀等外部作用,构件、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均会下降,结构...
曹璞琳
关键词:梁柱节点受力性能
文献传递
鞍形屋盖风压系数模糊聚类分区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鞍形屋盖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破坏主要始于屋盖边缘等部位的现象和关于鞍形屋盖风压分区无据可循的现状,围绕鞍形屋盖风压系数分区问题,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根据风易损程度将鞍形屋盖表面划分为多个区域。分区过程中,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对初始变量具有依赖性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包括采取预先限制聚类数目最大值与采用有效性指标确定最优聚类数目的方式。基于此,给出了鞍形屋盖表面的最不利平均、极值风压系数分区图,并计算了各区域的分区风压系数。
李丹煜杨庆山田玉基
关键词:模糊C均值聚类极值风压风洞试验
建筑造型对悬挑屋盖风荷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同步测压刚性模型风洞试验,对设置不同建筑造型悬挑屋盖的风荷载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肋条高度、波纹间距对该类屋盖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参数范围内,肋条高度对悬挑屋盖风荷载的作用机制影响不大,但当来流与屋盖波纹呈一定夹角时,波纹间距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屋盖波纹部分风压的作用机制,该部分风压功率谱及屋盖正压达最大时的风向角均发生变化.肋条高度对悬挑屋盖最不利负压(0°风向角)影响很小,但随着屋盖肋条高度的增加,屋盖最大正压(110°风向角)逐渐减小.最不利负压工况(0°风向角)时,屋盖平底、波纹部分风压均对波纹间距不敏感,最不利正压工况(130°风向角)时,随着波纹间距的增加,屋盖平底、波纹部分风压均减小,尤其是波纹部分.
李波魏梓曦单文姗杨庆山
关键词:悬挑屋盖风荷载风洞试验肋条
基于共同作用模型的ETFE气枕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将ETFE气枕的内充气体假定为势流,联立内充气体波动方程和外部膜材动力方程并引入界面协调条件和边界条件得到气枕系统的共同作用有限元方程;基于该方程建立了ETFE气枕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分析和荷载分析,通过与已有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文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此外,通过承载力分析确定了ETFE气枕的破坏模式及失效准则;分别研究了尺寸、矢跨比及膜厚等参数对气枕承载力与内压关系的影响,为气枕结构设计提供量化依据。结果表明:ETFE气枕在风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强度破坏和失稳破坏两种破坏模式;在常见内压范围内,存在一个最优气压使得气枕具有最大承载力;尺寸、矢跨比及膜面厚度等参数变化会显著影响气枕的承载力。
李鹏杨庆山王晓峰
关键词:ETFE气枕数值模拟承载力分析
Transient flows around a fin at different positions
<正>Transient flows in a differently heated cavity with a fin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n the sidewall are invest...
Jia MaFeng Xu
文献传递
强震下钢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及优化设计被引量:19
2013年
该文建立了一种考虑结构地震反应滞回变形幅值对累积耗能损伤影响的双参数损伤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易损性分析的评估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程度的方法,该方法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评价结构整体能力的参数指标。以一个9层Benchmark钢结构为例,针对其在强震中的反应特征,对其薄弱层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其优化前后的理论易损性曲线,对其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状态进行评估。基于倒塌储备系数对优化前后结构的抗倒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损伤评估方法能较准确地评估钢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优化设计后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显著提高。
徐龙河单旭李忠献
关键词:钢框架易损性分析抗倒塌设计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办赛设施抗风与挡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2023年
赛道挡风是保证冬奥会比赛如期进行的关键。首先基于气象站监测数据,利用独立风暴法开展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内气象观测风速分析,获得了赛区内气象观测位置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速。进而对延庆赛区进行了地形风洞试验,获得了气象站与赛区建筑之间的风速比例关系,给出了赛区关键位置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然后,采用节段模型的方式进行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风洞试验,获得了主体结构设计所需的体型系数和围护结构设计所需的极值风压系数。之后对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降赛道进行赛时风环境评估,并通过风洞试验获得了雪道挡风墙的挡风性能参数,直接应用于滑降赛道挡风设计。结果表明:延庆赛区仅有1日比赛延期至次日,其他比赛均在计划当日进行,挡风墙的设置保证了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的顺利进行。
李波刘坤那苓刘文珽田玉基田玉基白凡
关键词:冬奥会风洞试验风荷载
大尺度平屋盖聚类最优风压分区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大尺度平屋盖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风压分布变化梯度较大的问题和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关于大尺度平屋盖风压分区规定的不完善,围绕大尺度平屋盖风压分区问题,在得到各种风向下风压测点最不利极值风压的基础上,利用最短距离聚类法对风压测点分区,得到不同分区类数下的分区方案,用基于质量系数的聚类有效性评价法确定最佳聚类数及最佳分区方案,并采用面积权重法给出大尺度平屋盖分区风压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平屋盖聚类最优风压分区类数为3;大尺度平屋盖角部大致在10%屋盖跨度范围内,属于风敏感部位,设计、施工时需特别注意;整个屋面平均风压系数会导致大尺度平屋盖中部偏于保守设计,角部低估了风荷载;在进行大尺度平屋盖抗风设计时,应先确定极值风压分区,并针对不同部位分别进行设计和施工。通过与规范平屋盖分区方式、常用分区方式确定的分区风压系数对比显示,聚类最优风压分区较其他方式确定的分压风压系数结果更为合理。
李丹煜杨庆山田玉基
关键词:极值风压
Q235B钢材的微观损伤模型韧性参数校正被引量:11
2015年
Q235B钢材在中国建筑领域应用广泛,但目前却缺乏该类钢材的空穴增长模型(VGM模型)和应力修正临界应变模型(SMCS模型)等微观损伤模型韧性参数.为此,取材自热轧无缝钢管以及冷焊钢管母材、热影响区、焊缝区的4种Q235B钢材,加工了8个光滑圆棒试件和24个缺口圆棒试件,通过系列单轴拉伸试验,辅以数值分析及电镜扫描试验,获得了Q235B钢材的VGM和SMCS模型韧性参数,确定了Q235B钢材的特征长度,然后试验验证VGM和SMCS模型对Q235B钢材韧性断裂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VGM与SMCS模型对Q235B钢材韧性断裂预测效果均很理想.
邢佶慧郭长岚张沛杨庆山
关键词:母材热影响区焊缝区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