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X027)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张纯成燕丽丽张蓓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黄河
  • 2篇生态
  • 2篇水患
  • 2篇黄河水患
  • 2篇规避
  • 2篇风险规避
  • 2篇坝工
  • 2篇大坝
  • 2篇大坝工程
  • 1篇弟子
  • 1篇人类文明
  • 1篇社会责任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文明
  • 1篇文明
  • 1篇棉花
  • 1篇棉花种
  • 1篇棉花种植
  • 1篇棉业
  • 1篇南迁

机构

  • 5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财政税务...

作者

  • 4篇张纯成
  • 1篇燕丽丽
  • 1篇张蓓

传媒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工程研究(跨...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析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2
2011年
文明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结果,它是人为自然的代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文明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论文试图从文明发展历程分析科学技术推动作用,并探讨科学技术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双刃剑作用,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的主题思想——人地协调论,以及其它可行性方案,以期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启示。
燕丽丽
关键词:人类文明生态文明
黄河文明中心南迁的生态环境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黄河文明中心在北宋末年南迁至长江中下游,是有其生态环境原因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拉开了农耕文明南迁的序幕。造成北宋末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气候极其寒冷和黄河频繁泛滥。北宋之后中原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黄河文明中心没有再返回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文明是挑战和反应的产物。生态环境的变迁有其客观规律,不能把生态环境恶化的责任全部归结给人类。
张纯成
关键词:黄河文明南迁生态环境
20世纪中国棉花纺织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棉业专家吴味经及其弟子
2013年
吴味经是我国近代著名棉业纺织专家,棉花等级划分的奠基人。他改良棉种,发展农村经济,棉铁救国,培育人才。抗战期间,向西南后方抢购棉花、纱布,动员50万农村妇女开展手工纺织。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完整地交给人民政府,支援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开发研究多种纺织原料,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他和自己培养的学生,共同将一生贡献给了中国的棉花、纺织事业。
张纯成张蓓李宝如
关键词:棉花种植纺织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现实风险规避刍议被引量:1
2010年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经过规划设计阶段的"三起三落",于1960年建成。经过两次改建和三次运行方式的改变,实现了"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本文在总结三门峡工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人工自然的角度,提出黄河中下游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生存环境的思想,认为而三门峡大坝工程不能废弃,更不能炸掉;建设生态黄河,是规避三门峡大坝工程风险的有效措施。
张纯成
关键词:黄河水患大坝工程风险规避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风险及其社会责任被引量:1
2011年
黄河三门峡大坝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该大坝在规划设计阶段"三起三落",于1960年建成并投入运行。经过两次改建和三次运行方式的改变,三门峡大坝实现了"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工程哲学是在哲学关注现实生活,并与实践相结合而诞生的。今天的人们不是生活在纯天然的原始环境中,而是活跃在人工自然的舞台上。寻求黄河中、下游两地区人民利益兼顾的途径是治理开发黄河所追求的长远目标。从人工自然的角度论述三门峡大坝工程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我们规避黄河治理中的风险,有利于建设生态黄河,维持黄河生命的健康,进一步完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理念。
张纯成
关键词:黄河水患大坝工程风险规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