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407) 作品数:15 被引量:195 H指数:9 相关作者: 陈长青 何园球 卞新民 李家永 王凯荣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湖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东南部红壤区生态农业模式主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2005年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选用24个指标对我国东南部红壤区生态农业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劳均产值、单位耕地产值、人均产值是决定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指标;氮平衡指数、劳均产值、单位耕地施用农药量是决定第二主成分的主要指标;磷平衡指数、钾平衡指数、人均产值是决定第三主成分的主要指标。综合分析的结果是余江县的农牧加模式得分最高,为最佳生态农业模式。本研究的综合分析结果可为红壤区生态农业模式选择与发展提供依据。 陈长青 卞新民 何园球 吴大付关键词:耕地 生态农业模式 主成分 地产 东南部 施用 用坡面增量系数进行区域地势评价的尝试——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 2006年 选择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等层状地形构造特征突出的江西省泰和县为例,基于Arc/Info和Arcview等G 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使用25 m×25 m的DEM数据源建立了数字坡度模型,并与乡级行政区划图进行叠加分析,计算出以乡(镇)为单位的地表坡面面积增量。进而根据坡地的坡度越陡其地表面积增量越大的原理,将坡面面积增量与其投影面积的比定义为坡面增量系数(Increm ent Coeffic ient of Slope Area,ICSA),以ICSA为量化指标,探讨了区域地势评价的方法。 李家永 程琴娟 张晓东 李黔湘关键词:丘陵山区 数字高程模型(DEM) 基于地表覆盖物光谱特征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41 2006年 土地覆被主要表现为陆地表面的形态特性和动态变化特征,土地利用是其动态变化的外在驱动力,植被是土地覆被的“主要”而非唯一的组成部分,土地覆被也包含着它的功能特性。地表覆被物的光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是土地覆被的本质特征,也是土地覆被分类的基本依据之一;利用遥感资料所表达的地表覆被物特征值(如以NDVI为指标的绿度值、始绿期、终绿期、波形、峰值、谷值等)可以方便地对土地覆被分类标准进行量化处理;对于一些复杂的复合单元,应着重于它的组合(包括组成成分和结构)特性及其对地面过程的影响来赋予更确切的内涵。据此,构建了包含7个一级类别和20个二级类别的开放式(open-end)的鄱阳湖流域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并且应用SPOT4-VEGETATION的时序NDVI数据,对各类别的面积比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流域的现状覆被主要由常绿覆被和作物—树—草混合覆被以及人工栽培植被(作物)等构成。 汪权方 李家永 陈百明关键词:土地覆被 光谱响应 鄱阳湖流域 基于时序NDVI数据的中国红壤丘陵区土地覆被分类研究 被引量:18 2005年 选择位于红壤丘陵区的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及其整个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2000年SPOT4-VEGETATION的时序NDVI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和研究区相关资料,探讨了一种以地表覆盖物的光谱响应及其季节性变化特征为主要依据、以色彩作为类别命名基础的土地覆被分类新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6个一级类别和14个二级类别的土地覆被分类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PCI软件中ISODATA算法以及ArcMap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土地覆被进行了非监督分类和判定。结果显示基于时序NDVI数据的ISODATA法分类能够较好地刻画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之间的差异性,流域的现状覆被以常绿覆被(主要是针叶林)和作物以及作物-树-草混合覆被为构成主体,三者共占鄱阳湖流域面积的94.97%。 汪权方 李家永关键词:光谱响应 鄱阳湖流域 中国大陆面向生态的水资源管理与调控战略 被引量:36 2002年 通过对 1999年度中国大陆降水量、水资源量和供需水量的分析 ,理论上提出了潜在的水资源和现实的水资源两个概念 ,潜在的水资源是所有形式产水量的总和 ,现实的水资源是指具有利用价值的水资源 ,认为中国的水资源战略应着力于将潜在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水资源 ,但在西北干旱地区 ,如何使降水量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潜在水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大陆范围内 ,潜在的水资源是丰富的 ,但现实的水资源不足 ,中国未来需水总量并不会有大的增加 ,但对水质的要求会有较大的提高。从面向生态的水资源管理观点出发 ,分析了从降水量到供需水量过程中一系列环节的调控途径和原理 ,指出了水资源宏观调控的技术和方法———植被调节、地表水水库调节、地下水水库调节和水体污染控制。针对我国各区域的具体特点 。 周国逸 黄志宏关键词:生态 水资源管理 基于特征向量的旱地连续种植模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9 2007年 为了探索红壤区旱地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目的,本研究选择当地常见的种植模式以及运用常规施肥方式进行了连续性的小区试验,并根据综合评价原理,运用数理统计学知识,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构造了基于特征向量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对红壤旱地连续种植模式下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试验数据的变化趋势,比较恰当地反映土壤肥力变化情况,评价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模型分析结论为:柰李+(花生—绿肥—花生)对提高土壤肥力效果相对最佳,而对照最差。研究还以试验小区的生物量和能量效益分析验证了结果。 陈长青 何园球 卞新民 余德贵关键词:土壤肥力 方差分析 特征向量 红壤丘陵区县域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7 2009年 在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特征和指标筛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于县域尺度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了精度较高的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递阶多层次综合法和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了时间尺度上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以县为单元,研究了红壤丘陵区县域多年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健康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980~2005年生态经济综合健康稳定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济健康性方面是逐年平稳上升,社会健康性是波动性上升,而资源环境健康性则是先升后降,然后是相对稳定。引入障碍度概念,进行健康障碍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以前障碍因子主要是经济指标,1997年后障碍因子主要是资源环境指标。 陈长青 何园球 卞新民关键词:县域 红壤丘陵区 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循环再利用潜力及增产作用 被引量:15 2002年 10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养分循环再利用潜力大 ,水稻收获 ,年均从稻田系统中输出NPK的总量最大可达到 2 2 4.7、5 3.0和 2 71.4kg/hm2 ,有机物循环再利用 ,年均可归还N、P、K量最大分别为 115 .1、35 .8和 2 31.5kg/hm2 ,占系统输出总量的 5 1.2 %、6 7.5 %和 85 .3% ;保持稻田系统内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可提高系统生产力 ,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 ,增产 30 5 6kg/hm2 ;增施N肥 ,增产 2 75 3kg/hm2 ;增施N、P肥 ,增产 15 43kg/hm2 ;NPK配合 ,增产 984kg/hm2 ;有机物循环再利用还可增强稻田系统的稳产性能 ,降低稻谷产量的年际变异系数 ;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对水稻的增产有着明显的残效叠加作用 ,在施用N、P、K化肥基础上保持有机物养分循环再利用水稻增产率在试验期间的前 5年平均为 7.2 % ,后 5年平均为 9.4%。 周卫军 王凯荣 张光远关键词:有机物 增产作用 红壤丘陵区人工林降水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2003年 对比研究了亚热带丘陵区几种人工林在对大气降水再分配后发生的水质变化。对P、K、Ca、Mg、Na、S元素的测定分析表明,不同林分具有不同的交换特性,3种人工林中Mg和K、Ca均较容易淋失,而对于P和Na则呈现明显的吸收或吸附作用。 蔡玉林 李飞 李家永 陈永瑞 李海涛 张宏志关键词:红壤丘陵区 人工林 穿透雨 化学元素 大气降水 长江流域稻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转换过程 被引量:7 2004年 田间模拟施肥进步和灌溉模式的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施肥制度和水分管理模式显著地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转化过程和生产效益.单施N的产量效应为4.5 kg/kg,而NP或NPK配施养分总的产量效应分别为8.8 kg/kg和8.0 kg/kg;有机物料循环的增产率为56.8%,在有机物料循环的基础上配施NPK化肥最大的增产率可达到80.1%;化肥应用的进步可使水稻产量增长62.5%或通过施肥实现的水稻产量中由于化肥应用所占的贡献份额为38.4%,有机无机肥配合水稻产量增长80.1%,或通过施肥达到的产量中有机无机肥配合所占的份额为44.4%.本区双季稻年灌溉需水量为5838 m3/hn2,年变异C.V=8.3%.晚稻灌溉占全年的71%,7-9月是灌溉需水高峰期,占全年灌溉量的68%.生产灌溉效率(灌溉水量与产量之比):生物量3.67 kg/m3,精谷量1.48 kg/m3.常规管理田间水分分配为:蒸散占1/2,翻耕整地占1/6,植物构成占1/21,田间渗漏占1/14,其它环境耗水(维持)占1/5.耕灌雨养管理翻耕整地和田间渗漏比例过高.不同灌溉处理试验表明:双季稻生产的灌溉,以早稻保持水层灌溉,晚稻按需配额灌溉的模式比较适宜. 周卫军 王克林 王凯荣 谢小立 刘鑫 王勤学 渡边正孝关键词:稻田 生态系统 水分 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