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1910)

作品数:7 被引量:85H指数:6
相关作者:邹晓翎李秋实何东坡钱晨谈至明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交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路面
  • 3篇道路工程
  • 3篇沥青
  • 3篇路工
  • 3篇路面温度
  • 2篇温度场
  • 2篇沥青路
  • 2篇沥青路面
  • 2篇路面温度场
  • 1篇再生集料
  • 1篇直剪
  • 1篇直剪试验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日平均
  • 1篇日平均温度
  • 1篇渗透性
  • 1篇声特性
  • 1篇数对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4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山东英才学院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林同棪国际工...

作者

  • 3篇邹晓翎
  • 2篇何东坡
  • 2篇谈至明
  • 2篇李秋实
  • 2篇钱晨
  • 2篇从志敏
  • 1篇龚红仁
  • 1篇唐伯明
  • 1篇丁海波
  • 1篇王小惠
  • 1篇李彬

传媒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材料热物理参数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分析沥青面层材料热物理参数对路面整个深度范围内温度场的影响规律,根据传热学和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得出路表面热平衡方程,以实测太阳辐射值、气温、风速作为模型的边界条件,采用ANSYS CFX软件,进行三维数值建模。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模拟值的准确性,进而分析路面材料的吸收率、导热系数、比热、发射率和密度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CFX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为改善高温地区沥青路面温度场,路面材料应具有吸收率小、导热系数小、比热大、发射率大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节能环保型路面的选材与设计奠定基础,并为如何改善沥青路面温度场提供理论依据。
李彬陈肃明从志敏
关键词:路面温度场热平衡方程数值模拟
路面温度日变化曲线的拟合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分析路面温度日变化特征,基于广州、宁波、大同3个地区为期1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和水泥、沥青路面的实测温度,在分析路表温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晴天的路表温度日变化的二阶段拟合模型,通过引入修正系数ξ对多云天气路表温度日变化模型进行了修正;不同深度处路面温度日变化的拟合通过对路表温度日变化模型的日最高、日最低温度出现时刻及二阶段交接点时刻作相应的滞后调整。最后进行了实测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和沥青路表温度拟合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平均值Av.为-0.25℃-0.15℃,均方根误差ST.为0.8℃-1.2℃;不同深度处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日温度变化拟合值的Av.为-0.5℃-0.5℃,ST.小于2℃;研究结果可作为路面温度场热传导方程的上边界条件,为路面温度区划提供依据。
邹晓翎谈至明钱晨唐伯明
关键词:道路工程温度场
橡胶沥青混合料吸声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拌制密级配、多孔隙、沥青玛蹄脂碎石及开级配等橡胶沥青混合料(对照组)试件及一般沥青混合料(控制组)试件,探讨试件厚度、粒料级配、粒料粒径、孔隙率及表面纹理等对其吸声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及一般沥青混合料具有相同的吸声特性,孔隙率越大者其吸声效果越佳,但粒径大小对吸声效果影响不大。路面纹理深度会影响到吸声效果,纹理越深者吸声能力越好。吸声系数峰值的频率与试件厚度有关,当试件厚度越厚时吸声系数峰值的频率越低。就整体而言,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吸声特性优于一般沥青混合料。
王小惠
关键词:道路工程橡胶沥青混合料吸声特性降噪路面
黏层对不同类型路面组合界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为探讨黏层材料的类型、喷洒量、养护时间及试验温度及试件级配对路面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选择阳离子快裂乳化沥青(CRS-1)、橡胶乳化沥青作为黏层材料,利用直剪试验仪来探讨黏层对沥青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剪切强度受黏层养护时间的影响,通过黏层材料的破乳比率或黏度发展能合理的量化黏层破乳时间,不同黏层试件的界面凝聚力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密级配-密级配(DA-DA)、排水-密级配(PA-DA)、排水-沥青玛蹄脂碎石级配(PA-SMA);温度变化对沥青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与界面凝聚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A-SMA界面剪切强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小。
李秋实何东坡丁海波
关键词:道路工程直剪试验
天然与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对比试验被引量:41
2015年
为了开发具有可接受的透水性和强度的透水混凝土,使用天然和再生集料,采用最佳的混合比例制备透水混凝土,对透水混凝土进行孔隙率、渗透系数、抗压及抗弯强度试验,研究了再生集料对总孔隙率、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同时,在混合料中引入了丁苯橡胶类可再分散性聚合物粉末(RPP)和胶乳(Latex)以提高其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掺加再生集料的透水混凝土总孔隙率比采用天然集料的透水混凝土孔隙率要高;无论何种集料类别,聚合物改性剂的添加使得总孔隙率略有降低;使用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于使用天然集料的透水混凝土;然而,当使用聚合物改性剂时,采用天然和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57%和79%;再生集料及最佳聚合物掺量的使用可以生产出具有足够排水和强度特性的透水混凝土.
李秋实何东坡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再生集料渗透性排水
重载对沥青路面车辙及疲劳寿命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为分析重载条件下沥青路面易产生车辙及疲劳病害的成因,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通过车辙量和剪应力、基层疲劳模型表征路面车辙和疲劳寿命,研究了超重交通荷载对沥青路面车辙及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层模量为0.4GPa,轴载从100kN增加到200kN时,压密变形量增加了29.82%,路面内最大剪应力增加了24.7%,基层疲劳寿命缩减了95.30%;而当基层模量为2.0GPa时,上述指标分别为27.67%,39.2%,99.26%。由此可知,重载对沥青路面结构破坏影响显著,且随着基层模量的增加,车辙和疲劳病害更加严重。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重交通路段沥青路面车辙及疲劳病害的成因。
从志敏邹晓翎龚红仁
关键词:重载沥青路面车辙基层模量
路面结构层温度特征值的估计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宁波、大同、广州三地的路面结构温度测站及江苏镇凓高速公路、山东济莱高速公路的现场温度测站超过1年的路面温度数据,从研究路面结构温度日较差、日平均温度和温度正较差之比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着手总结了它们随路面深度的衰减规律并给出了回归式,通过引入"广义"深度坐标z/槡α(z为距离路表深度,α为材料导温系数)消除了路面材料不同引起的差异,提出了用路表温度特征值估计路面结构层任一深度日温度特征值的方法和公式,并推广至任一深度日温度特征值已知的场合,最后利用LTPP(LongTerm Pavement Performance)项目中01-0101(State code-SHRP ID)试验段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和公式在估计路面结构不同深度的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时具有良好精度,其偏差的均方值不超过2.0℃,偏差的平均值小于0.6℃,可满足工程要求.
邹晓翎谈至明钱晨
关键词:路面工程路面温度场日平均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