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41-G07)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刘秀梵段志强赵国赵坤坤胡顺林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病毒
  • 6篇流感
  • 5篇疫病
  • 5篇禽流感
  • 5篇新城疫
  • 5篇新城疫病
  • 5篇新城疫病毒
  • 3篇蛋白
  • 3篇遗传进化
  • 3篇遗传进化分析
  • 3篇禽流感病
  • 3篇禽流感病毒
  • 3篇进化分析
  • 3篇基因
  • 2篇低致病性禽流...
  • 2篇鸭源
  • 2篇致病性禽流感
  • 2篇细胞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机构

  • 12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省人兽共...

作者

  • 12篇刘秀梵
  • 6篇段志强
  • 5篇胡顺林
  • 5篇赵国
  • 5篇赵坤坤
  • 4篇王郁杨
  • 3篇刘晓文
  • 3篇鹿欣伦
  • 3篇彭大新
  • 3篇开妍
  • 3篇王晓泉
  • 3篇朱艳梅
  • 2篇李群辉
  • 2篇张妍
  • 2篇钟蕾
  • 2篇刘文博
  • 1篇薛峰
  • 1篇顾敏
  • 1篇许海旭
  • 1篇何亮

传媒

  • 4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家禽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2—2009年中国华东地区家禽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为确定中国华东地区家禽中禽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LPAI)的流行和分布状况。【方法】2002年7月至2009年9月在江苏省扬州市活禽市场(live poultry markets,LPMs)采集来自不同省份的家禽泄殖腔拭子11 645个,用鸡胚尿囊腔传代接种法分离病毒,进行了长达8年的LPAI的病毒学监测。【结果】禽流感阳性样品1 158个,总分离率9.94%。所分离到的亚型及各亚型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3、H6、H11、H1、H4、H9、H10、H8。【结论】禽流感的分布季节性非常明显,以冬、春为高,各亚型又有其不同分布特点。到目前为止,已经从家鸭中分离到8种HA亚型,依次为H1、H3、H4、H6、H8、H9、H10、H11;7种NA亚型,包括N1、N2、N3、N4、N5、N6、N8,两者之间有17种组合,与野鸭的带毒情况十分相似。家鸭还很容易发生混合感染,2007年以来以H6亚型为主,H3、H11、H4、H9等很多亚型都可与其混合感染,这为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AIVs)基因重组产生新的亚型及毒力的变异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赵国刘晓文钱忠明薛峰彭宜彭大新刘秀梵
关键词:低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家禽
鸡胚成纤维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5
2011年
选取对新城疫病毒(NDV)易感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Trizol提取细胞总RNA,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然后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在酵母细胞内构建CEF的cDNA文库,以寻找与NDV基质(M)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探讨其相互作用对NDV装配和出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的细胞总RNA的D260 nm/D280 nm为1.96,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显示RNA未发生降解,质量良好。获得的文库容量为3×106cfu,插入的双链cDNA片段大小为0.3~3 kb,平均长度为1.3 kb左右,文库重组率为100%。该文库的构建为发现和研究与NDV M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提供有效工具。
段志强王郁杨朱艳梅开妍胡顺林王晓泉刘秀梵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鸡胚成纤维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SMART技术
2株鸭源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2008年10月到2009年9月从扬州活禽市场采集家鸭泄殖腔拭子共1075份,并从中分离鉴定了24株H3亚型禽流感病毒,作者对其中的2株病毒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发现2株病毒均为H3N2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离病毒各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均与猪源分离株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与人源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远;除HA基因外,其它所有的基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基因重组,各基因与不同亚型、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分离的不同毒株发生了基因重排。
赵国钟蕾赵坤坤鹿欣伦彭大新刘秀梵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3N2亚型基因分析
鹅源新城疫病毒M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5
2012年
试验旨在制备原核表达鹅源新城疫病毒(NDV)JS/5/05/Go株M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以鹅源NDV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M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质粒pET32a-M,转化E.coli BL21(DE3)菌株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产物;用KCl染色切胶纯化法纯化重组蛋白;采用切胶免疫小鼠的方法制备M蛋白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用间接ELISA检测,特异性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分子量约为55 000的重组蛋白,用切胶纯化法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可达1∶102 400,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纯化的M蛋白及NDV自身表达的M蛋白。
段志强胡娇胡增垒王郁杨朱杰胡顺林刘秀梵
关键词:鹅源新城疫病毒M基因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两株鸭源H1N3亚型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
2010年
从2008年10月至2010年7月,每月定期在华东地区扬州活禽市场采集健康家鸭泄殖腔拭子,并从中分离鉴定了14株H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其中的2株病毒进行全基因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发现2株病毒均属于H1N3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各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均与类禽猪流感的分离株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除血凝素(haemagglutini,HA)基因外,其它所有的基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基因重组。其中H5N1病毒参与了多聚酶蛋白PB1与PB2基因的重组,H9N2病毒参与了PA基因的重组。
赵国赵坤坤鹿欣伦陈朝阳王晓泉刘秀梵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基因分析
新城疫病毒基质蛋白与禽细胞核磷蛋白B23.1在HEK-293T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基质(matrix,M)蛋白和禽细胞核磷蛋白B23.1在HEK-293T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分别参照GenBank中NDV JS/5/05/Go株全基因序列(JN631747)和禽细胞核磷蛋白B23.1基因序列(NM_205267),设计、合成扩增M基因和B23.1基因的引物,利用RT-PCR扩增出M基因和DF1细胞的B23.1基因,分别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GFP-M、pCMV-HA-M和pDsRed-B23.1;将pEGFP-M和pDsRed-B23.1共转染HEK-293T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M蛋白与B23.1蛋白的共定位;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进一步验证两种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在转染的HEK-293T细胞中正确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M蛋白与B23.1蛋白在核仁具有共定位特征;Co-IP进一步证实两者能发生相互作用。【结论】NDV M蛋白与禽细胞核磷蛋白B23.1存在相互作用,M蛋白可能通过与B23.1蛋白的相互作用进入核仁。
段志强陈坚何亮许海旭李群辉胡顺林刘秀梵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基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生产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传统的疫苗生产方法受很多因素的限制,为了适应扩大化工业生产的需要,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已经在工业生产上日益成熟,本文就此项技术中关于悬浮培养的细胞性能、细胞悬浮培养驯化的方法、悬浮培养细胞培养基的优化、生物反应器种类等要素进行概述,并对此技术在疫苗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张妍张文俊赵坤坤李群辉刘晓文刘文博刘秀梵
关键词:细胞疫苗生产
一株H11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解禽流感病毒在华东地区家禽体内的进化情况,作者对华东地区某活禽市场的家禽进行了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并分离鉴定出1株H11N2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Jiangxi/k0701/2009。对该株病毒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A/duck/Jiangxi/k0701/2009的8个基因片段来源广泛,与亚洲及欧洲某些地区的毒株存在广泛的重组现象。其PB2基因和NS基因可能由A/mallard/Korea/GH170/2007(H7N7)提供,NA基因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duck/Hebei/0710/2009(H5N2)的NA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而PB1、PA和NP基因则可能与A/Muscovy duck/Thailand/CU-LM1984/2009(H4N9)有共同来源。本研究结果提示该株病毒可能为1株多元重组病毒,且可能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赵坤坤张妍段志强钟蕾朱艳梅赵国刘晓文刘文博刘秀梵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基因重组
鹅源新城疫病毒M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11年
为了筛选鹅源新城疫病毒(JS/5/05/Go)M蛋白与鸡胚成纤维细胞作用的靶蛋白,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M蛋白的诱饵载体pGBKT7-M。采用RT-PCR方法从鹅源新城疫病毒中扩增了M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定向克隆到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中,将重组诱饵载体转化酿酒酵母Y187,并验证其在酵母细胞中有无自激活和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诱饵载体pGBKT7-M,并证明其对报告基因无自激活作用,且对酵母细胞无毒性。表明诱饵载体pGBKT7-M可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寻找与M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段志强王郁杨朱艳梅开妍胡顺林刘秀梵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M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自激活作用
新城疫病毒人工感染鹅脾脏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脾脏是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的重要靶器官,本试验旨在从分子水平上分析NDV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探寻早期基因Ⅳ型强毒Herts/33和晚期基因Ⅶ型强毒JS5/05造成鹅脾脏病变差异的相关蛋白。30日龄非免疫鹅分别人工感染NDV强毒株Herts/33和JS5/05,并于感染后36、72、108h采集2个感染组和对照组的鹅脾脏,提取脾脏蛋白,以17cm、pH5~8的IPG胶条进行二维电泳,运用PDQuest 8.0.1软件对凝胶图谱进行差异蛋白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erts/33感染组和JS5/05感染组脾脏组织分别有154个和148个蛋白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表达,其中有86个蛋白点是不同感染组共有的差异点,包括52个感染后上调表达蛋白点,34个下调表达蛋白点;另外,有130个差异蛋白点为NDV感染鹅后不同毒株之间产生的差异表达,包括71个感染后上调表达蛋白点,59个下调表达蛋白点。基因Ⅳ型NDV强毒和基因Ⅶd亚型NDV强毒分别感染鹅后,能引起宿主脾脏组织蛋白表达谱发生不同的改变,这为进一步研究Ⅶd亚型NDV对水禽致病性增强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王郁杨开妍段志强吴双胡顺林王晓泉刘秀梵
关键词:脾脏蛋白质组新城疫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