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011)

作品数:12 被引量:115H指数:7
相关作者:袁凤来张斌杨晓斐杨志刚叶俊星更多>>
相关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
  • 3篇软骨
  • 3篇膝关节
  • 3篇骨折
  • 3篇关节炎
  • 2篇凋亡
  • 2篇软骨细胞
  • 2篇软骨细胞凋亡
  • 2篇椎间盘
  • 2篇膝骨
  • 2篇膝骨关节
  • 2篇膝骨关节炎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疗效
  • 2篇内流
  • 2篇介导
  • 2篇老年
  • 2篇假体
  • 2篇骨板

机构

  • 7篇无锡市第三人...
  • 4篇南通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袁凤来
  • 5篇张斌
  • 5篇杨晓斐
  • 3篇叶俊星
  • 3篇杨志刚
  • 2篇华皎
  • 2篇戴涟生
  • 2篇李霞
  • 2篇陈静
  • 2篇徐瑞生
  • 1篇胡玲玲
  • 1篇常军
  • 1篇吕卫群
  • 1篇王松华
  • 1篇姜东林
  • 1篇吴红富
  • 1篇钱宏
  • 1篇程飞
  • 1篇李超生
  • 1篇覃俊君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骨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侧壁缺损面积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经皮加压钢板固定术后断端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内侧壁碟形骨块缺损面积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经皮加压钢板(PCCP)固定术后断端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具经防腐处理的成人股骨标本,死亡年龄为30~50岁。在相同条件下用线锯在转子间线斜行截骨模拟成实验型Evans—Jensen分型Ⅳ型骨折,标本1~13号的内侧壁缺损面积与小转子投影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10.0%、14.5%、20.2%、23.4%、30.6%、45.8%、56.8%、76.8%、88.7%、99.8%、121.3%、149.4%。按标准程序置入PCCP,采用Instron 2000万能物质测试仪施加载荷,对每具标本施加循环载荷,600N垂直载荷分别施加1、10、100、1000次。分别测量循环载荷状态下骨折近、远端的位移。结果循环加载1、10、100、1000次,内侧壁缺损面积与小转子投影面积百分比为30.6%时,近端和远端平均位移分别为0.14、0.10cm。内侧壁缺损面积与小转子投影面积百分比为45.8%时,近端平均位移为0.53cm,较30.6%时增加278.6%;远端平均位移为0.41cm,较30.6%时增加310.0%。内侧壁缺损面积与小转子投影面积百分比为149.4%时,近端平均位移为0.93cm,较30.6%时增加564.3%;远端平均位移为0.65cm,较30.6%时增加550.0%。结论当股骨转子内侧壁碟形骨块缺损面积与小转子投影面积百分比达45.8%及以上时,对PCCP内固定后股骨转子间骨折端的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且随着缺损面积的增加,相同加压下骨折位移亦呈线性增加。
张斌常军杨志刚袁凤来叶俊星
关键词:髋骨折骨板
酸敏感离子通道1a介导细胞内钙离子内流调节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凋亡
2016年
目的:观察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酸诱导的终板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SD培养大鼠终板软骨细胞,慢病毒为载体转染终板软骨细胞沉默ASIC1a,钙离子成像分析细胞内Ca2+浓度([Ca2+]i)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分析酸诱导的细胞活力;ELISA测定凋亡率;荧光染料Hoechst 33342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活化型半胱天冬酶-9(cleaved caspase-9)、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阻断ASIC1a可以抑制酸诱导的[Ca2+]i升高;用ASIC1asiRNA或PcTX1特异性阻断ASIC1a,明显抑制酸诱导的终板软骨细胞凋亡;胞外钙离子浓度降低抑制酸诱导的终板软骨细胞凋亡,与阻断ASIC1a结果一致,提示ASIC1a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酸诱导凋亡中的作用。阻断ASIC1a,抑制酸诱导的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酸激活的ASIC1a可能通过钙超载促使大鼠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凋亡。
吕卫群李霞袁凤来
关键词:椎间盘钙离子凋亡
关节软骨中整合素αvβ3表达与老年膝骨关节炎退变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关节软骨中整合素(ITG)αvβ3表达水平与老年膝骨关节炎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得到的不同退变程度的71个关节软骨标本,根据Bobinac分期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Mankin评分将标本分为正常组(n=5)、轻度退变组(n=23)、中度退变组(n=24)、重度退变组(n=19),利用qRT-PCR、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组标本中ITGαvβ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13表达水平。结果qRT-PCR、Western印迹检测方式结果均显示ITGαvβ3、MMP-9、MMP-13的表达水平在膝关节炎关节软骨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并且随着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增加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ITGαvβ3蛋白表达水平与MMP-9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818,P<0.001),ITGαvβ3蛋白表达水平与MMP-13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91,P<0.001);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MMP-13蛋白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8475,P<0.001),并且三者表达水平均与退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8482,P<0.001;r=0.9315,P<0.001;r=0.9092,P<0.001)。结论老年膝骨关节炎退变程度越高,其关节软骨中ITGαvβ3、MMP-9、MMP-13的表达水平越高。
周超王刊石赵磊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整合素ΑVΒ3基质金属蛋白酶-13
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高温去神经机制对缓解腰背部疼痛的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高温去神经机制对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后腰背部疼痛的作用。方法按照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聚合过程中是否给予降温措施,将56例因单椎体骨折行PKP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降温组和高温组,每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填充物的注入量、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结果降温组和高温组的手术时间、PMMA注入量、术后VAS、术后ODI评分和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分别为(45.6±7.3)min:(43.6±5.8)min、(2.8±0.3)ml:(2.7±0.4)ml、(3.8±0.7)分:(3.2±0.7)分、(36.6±8.2)分:(30.4±6.0)分、(85.3±6.1)%:(83.9±7.3)%(P均〉0.05)。结论高温去神经机制对PKP手术缓解腰背部疼痛的贡献并不大,疼痛缓解更多是由于椎体的强化和固定。
徐瑞生卢海丹钱宏袁凤来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类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应用改良双套管脉冲持续冲洗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髓炎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双套管脉冲持续冲洗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骨折术后继发骨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骨折术后继发骨髓炎病人资料,行常规病灶清除术。根据术后处理方式分为两组:改良组15例采用双套管脉冲冲洗结合VSD持续引流7 d,对照组10例持续灌洗引流14 d。比较两组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局部炎症消退时间及复发率等。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为(52.2±8.7)min,与对照组的(50.4±10.6)min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46)。改良组的住院时间为(19.1±2.8)d、术后换药次数为(7.3±1.5)次、局部炎症反应消退时间为(24.9±2.6)d,优于对照组的(24.9±4.7)d、(21.8±4.5)次、(30.8±4.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术后7 d、14 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起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两组病人均一期愈合,均无复发病例。术后6个月内,两组病人骨折愈合良好,均未发生再发骨折、骨不连等情况。结论改良双套管脉冲持续冲洗结合VSD法将可调控的脉冲冲洗技术与VSD技术相结合,能迅速控制炎症,有效促进骨髓炎清创术后的恢复。
张斌杨志刚杨晓斐陈静华皎袁凤来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骨髓炎
三联药物注射辅助治疗Ⅱ~Ⅲ级老年KOA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在关节镜清理基础上给予采用罗哌卡因+透明质酸钠注射和罗哌卡因+透明质酸钠+激素注射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学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吕斯霍尔姆膝关节评分(lysholm)、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GQOLI-74),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液MMP1和MMP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缓解关节疼痛,提高肢体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下调MMPs水平。
戴涟生叶俊星杨晓斐杨悦刘华宇覃俊君
关键词:药物注射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
单髁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单髁置换术(unicondylar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病变的一种方法,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同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TKA由于其良好的疗效,已经成为一种治疗晚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而早期UKA由于外科技术不成熟、患者选择不当以及假体设计等因素发展较慢。
叶俊星戴涟生杨晓斐张斌王松华程飞袁凤来
关键词:ARTHROPLASTY单髁置换术假体设计膝关节疾病膝骨关节炎膝关节病变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在常规改善脑循环、抗凝、脱水等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或血塞通注射液,2 w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价,比较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测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总一氧化氮合酶(t NOS)及一氧化氮(NO)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李超生孔亮袁凤来范长燕胡玲玲
关键词:血塞通注射液缺血性脑卒中生活质量
酸敏感离子通道1a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酸诱导的终板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2015年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软骨终板退变.椎体软骨终板退变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而终板软骨细胞是终板生理功能维持的关键.如何阻止软骨终板内软骨细胞损伤,将是预防软骨终板乃至整个椎间盘退变的关键.酸敏感离子通道1a (ASIC1a)是新发现的一类对酸敏感的阳离子通道,其主要通过介导钙离子内流发挥作用[1],在脑缺血等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显示ASICs在终板软骨细胞的表达[2].本实验旨在观察ASIC1 a介导的钙离子内流在酸诱导的终板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袁凤来李霞姜东林何新龙徐瑞生
关键词:酸敏感离子通道软骨细胞凋亡钙离子内流软骨终板介导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跗骨窦和纵行入路治疗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6
2017年
背景: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修复要点主要在于精确有效复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有效减少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病率,目前微创入路已广泛应用于跟骨骨折的治疗当中。目的:试验旨在对比纵行微创入路及跗骨窦微创入路两种方法治疗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试验将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微创入路组和附骨窦入路组,每组各100例,分别接受纵行微创入路及跗骨窦微创入路修复。随访时间为术前、术后5周及术后4,8,12,36个月。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5周及术后4,8,12,36个月两组美国足踝协会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手术时间,术前、术后5周,4,8,12,36个月损伤部位CT和X射线形态,术后5周及术后4,8,12,3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经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本人对试验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伦理审批(审批单位: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审批号:20140402-2)为2014年4月,样本及数据收集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结果指标分析时间及试验完成时间为2019年12月。文章结果将以科学会议报告,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传播。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 CTR-IOR-17013697)。讨论:试验比较广泛应用的跗骨窦微创入路和纵行微创入路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期明确两种微创技术的特点及临床适用范围。
张斌杨晓斐杨志刚陈静华皎袁凤来
关键词:跟骨骨折关节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