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0121)

作品数:9 被引量:103H指数:6
相关作者:马建华郭琳王敏孙睿潘斌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3篇血清
  • 3篇神经病变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周围神经病
  • 3篇周围神经病变
  • 3篇甲钴胺
  • 3篇2型糖尿病患...
  • 3篇病变
  • 3篇病患
  • 2篇血糖
  • 2篇血糖控制
  • 2篇胰岛
  • 2篇神经病
  • 2篇糖尿病周围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机构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马建华
  • 5篇郭琳
  • 5篇王敏
  • 4篇苏晓飞
  • 4篇阮园
  • 4篇潘斌斌
  • 4篇孙睿
  • 3篇谢晓竞
  • 2篇丁波
  • 2篇袁璐
  • 2篇罗勇
  • 1篇郭宁
  • 1篇徐小华
  • 1篇郭宁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1年
2型糖尿病对骨代谢影响因素众多,除与糖尿病病程、体质、营养状况、种族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年龄、性别、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糖基化终末化产物、脏器血管和神经病变、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及瘦素、降糖药物、饮食和运动有关。
阮园马建华
关键词:糖尿病骨质疏松骨代谢
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收集以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为干预措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96例。试验组为基础治疗加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加B族维生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OR=3.58,95%CI=2.26-5.66)。结论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
阮园马建华谢晓竞郭宁王敏
关键词:依帕司他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脂微球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脂微球脂微球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收集以脂微球脂微球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为干预措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101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试验组为基础治疗加脂微球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照组为基础治疗或基础治疗加B族维生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脂微球前列腺素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因纳入文献的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仍需开展科学规范、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
阮园马建华谢晓竞郭宁王敏
关键词:脂微球前列腺素E1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血清IL-6、8-iso-PGF2α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IL-6、8-iso-PGF2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伴神经病变的患者55例,单纯2型糖尿病不伴有神经病变的患者25例,另选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IL-6、8-iso-PGF2α水平。结果:血清IL-6、8-iso-PGF2α水平在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8-iso-PGF2α较DM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6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不能肯定。8-iso-PGF2α可能通过氧化应激作用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阮园谢晓竞马建华郭琳王敏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白细胞介素-68-异前列腺素F2A
二甲双胍和/或格列吡嗪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A组)及单药二甲双胍(B组)或格列吡嗪(C组)治疗对T2DM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F)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治疗前后FPG、FIns、2hPG、2hIns、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VF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A、C组血清V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A组HOMA-β增加(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VF水平与FPG、2hPG及HbA1c呈正相关(r=0.227,P<0.05;r=0.201,P<0.05;r=0.199,P<0.05);与2hIns呈负相关(r=-0.105,P<0.05)。结论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能降低VF水平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VF水平的变化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相关,可能在T2DM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
王敏苏晓飞潘斌斌袁璐郭琳孙睿马建华
关键词:内脏脂肪素二甲双胍格列吡嗪
格列吡嗪和/或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及单药二甲双胍或格列吡嗪控制T2DM患者血糖达标前后APN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3例T2DM患者分为3组:A组23例,口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合制剂;B组18例,口服二甲双胍片;C组22例,口服格列吡嗪片。各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血清胰岛素、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APN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后,A、B组APN升高(P<0.01),C组APN水平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APN水平值比较显示,A组高于B、C组(P<0.05或P<0.01),B组高于C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PN水平值与HOMA-IR、BMI呈负相关(r=-0.342,P<0.01;r=-0.336,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改善IR、控制体重进而降低BMI等途径来升高APN;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制剂改善APN可能是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的协同作用,能升高血清APN水平。
潘斌斌马建华袁璐郭琳孙睿王敏苏晓飞
关键词: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
甲钴胺联合高压氧对急性敌敌畏中毒大鼠NTE、CANP蛋白及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甲钴胺联合高压氧对急性敌敌畏中毒大鼠神经疾病靶标酯酶(NTE)、钙激活的中性蛋白酶(CAN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不处理)、模型组(急性敌敌畏中毒模型)、甲钴胺组(中毒模型+甲钴胺灌胃)、甲钴胺联合HBO组(中毒模型+甲钴胺灌胃+HBO),每组15只。采用实施Y型电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记忆能力。对各组大鼠血NTE蛋白,CANP蛋白含量以及脑组织HIF-1α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正确反应次数>8次的大鼠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钴胺组和甲钴胺联合HBO组大鼠正确反应次数>8次的大鼠比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2周和4周,模型组血浆NTE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甲钴胺组和甲钴胺联合HBO组血浆NTE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2周和4周,模型组血浆CANP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钴胺组和甲钴胺联合HBO组血浆CANP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甲钴胺联合HBO组血浆CANP蛋白含量低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和4周,模型组脑组织HIF-1α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钴胺组和甲钴胺联合HBO组脑组织HIF-1α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甲钴胺联合HBO组脑组织HIF-1αmRNA表达量低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高压氧可较单独使用甲钴胺更有效缓解急性敌敌畏中毒大鼠智力损伤,上调NTE蛋白表达,降低大鼠CANP蛋白含量和HIF-1αmRNA表达水平。
蔡国强叶秋芳管云华
关键词:急性敌敌畏中毒甲钴胺高压氧HIF-1Α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血糖控制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涉及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等共同作用结果,中国人群血糖控制普遍不达标,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将中国人群HbAlc控制水平提高到7.0%.从而避免过分严格的血糖控制带来的低血糖以及死亡风险。但即便提高到7.0%,可能仍有很多患者未达标,为了解这一现状.我们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
潘斌斌马建华苏晓飞丁波孙睿罗勇郭琳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门诊HBALC
血清C肽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1
2013年
回顾性分析7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清C肽水平将其分为正常C肽组(〉1.1 ng/ml)与低C肽组(〈1.1 ng/ml)。结果显示,正常C肽组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低于低C肽组(P〈0.05或P〈0.01);正常C肽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低C肽组(P〈0.05);冠心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C肽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肽与HbA1C、LDL-C、TC、HDL-C呈负相关(P〈0.05),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肽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潘斌斌苏晓飞马建华郭琳丁波孙睿罗勇徐小华
关键词:血清C肽糖尿病血糖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