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69)

作品数:3 被引量:69H指数:3
相关作者:关德新裴铁璠吴家兵施婷婷王安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南省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阔叶
  • 1篇倒木
  • 1篇针阔叶混交林
  • 1篇蒸散
  • 1篇松林
  • 1篇松针
  • 1篇碳循环
  • 1篇年平均
  • 1篇平均最高气温
  • 1篇气温
  • 1篇气温变化
  • 1篇紫椴
  • 1篇最高气温
  • 1篇阔叶红松
  • 1篇阔叶红松林
  • 1篇阔叶混交林
  • 1篇混交
  • 1篇混交林
  • 1篇光合有效辐射
  • 1篇红松林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省气候中...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关德新
  • 3篇施婷婷
  • 3篇吴家兵
  • 3篇王安志
  • 2篇裴铁璠
  • 2篇韩士杰
  • 2篇金昌杰
  • 1篇张弥
  • 1篇王纪军
  • 1篇袁凤辉
  • 1篇张晓静

传媒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森林蒸散测算方法的比较:EC、BREB和PM——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例
用涡动相关技术(EC)测定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2005年生长季(5~9月)蒸散速率(潜热通量),并根据冠层以上三个高度的气象资料,分别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和Penman-Monteith联合方程(PM)...
施婷婷关德新金昌杰王安志吴家兵韩士杰
关键词:蒸散波文比PENMAN-MONTEITH阔叶红松林
文献传递
长白山地区近50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被引量:24
2009年
利用线性趋势法对长白山地区13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逐日温度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同时通过Mann-Kendall方法确定突变点位置,并结合t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有极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分别为每10年增加了0.23和0.46℃(α=0.001);近50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系列都有一个突变点,其中最高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95年左右,最低气温的突变点在1985年前后。这种变化使得温度日较差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并在1972年出现一个突变点,前后平均相差0.8℃。区域各月最高、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与日照百分率均有极为显著的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温室效应持续增强的迹象。
王纪军裴铁璠王安志关德新金昌杰
关键词:平均最高气温
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林下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连续3年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观测数据,与林冠上方PAR值相对比,分析了林冠下5个不同水平位置探头的PAR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林木冠层上方的PAR日总量年变化呈双峰甚至多峰趋势,主要受降水和云雾等天气状况的影响;林下PAR日总量年变化表现为非生长季与冠层上方变化趋势一致,在生长季数值较小且趋于稳定.典型晴天时林下5个探头的PAR值在时间和大小分布上有较大差异.在空间变化上,非生长季林下PAR变异系数较小,约为0.15;生长季的变异系数较大,在0.22以上,最高值在8月.生长季典型晴天太阳高度角为38°~48°区间(9:00—10:00和13:00—14:00)时,林下PAR空间变化较大.
袁凤辉关德新吴家兵王安志施婷婷张晓静
关键词:光合有效辐射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长白山地区红松和紫椴倒木呼吸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该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红松和紫椴倒木呼吸及其与腐烂等级、温度、含水量等因子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倒木总呼吸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倒木呼吸存在较大的季节变化(0.7-13.6mg/(m^2·h)),呼吸速率与倒木含水量、腐烂等级和温度显著相关(P〈0.05)。其中,基于倒木温度变化的指数拟合方程解释了超过67%的呼吸变化。不同腐烂等级倒木Q10值变幅为2.41-2.95,Q10计算值与选用的温度区间有关。林内倒木呼吸总量为(26.9±5.1)g/(m^2·a),约占林地CO2排放总量的3%、年净交换量的15%。
吴家兵关德新韩士杰裴铁璠施婷婷张弥
关键词:碳循环粗木质残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