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2BAB202001)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江向平展红全李小红唐洁徐明珠更多>>
相关机构: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理学

主题

  • 6篇水热
  • 5篇动力学
  • 5篇水热法
  • 5篇热法
  • 4篇水热合成
  • 4篇热合成
  • 3篇光催化
  • 3篇催化
  • 2篇陶瓷
  • 2篇钛酸
  • 2篇钨酸
  • 2篇钨酸铋
  • 2篇纳米
  • 2篇结晶釉
  • 2篇晶体
  • 2篇光催化活性
  • 2篇硅酸
  • 2篇硅酸锌
  • 2篇粉体
  • 2篇

机构

  • 11篇景德镇陶瓷学...
  • 1篇景德镇陶瓷大...

作者

  • 11篇江向平
  • 9篇展红全
  • 8篇李小红
  • 5篇唐洁
  • 4篇徐明珠
  • 3篇朱棉霞
  • 3篇陈超
  • 3篇罗志云
  • 3篇涂娜
  • 1篇杨帆
  • 1篇舒凯征
  • 1篇徐新民

传媒

  • 5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中国陶瓷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绣球状钨酸铋纳米晶体生长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Bi(NO3)3.5H2O、Na2WO4.2H2O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Bi2WO6纳米晶体,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表征,分析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利用Johnson-Mehl-Avrami(JMA)方程对不同温度下Bi2WO6的水热晶化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20~200℃范围内的Avrami指数n随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长,n介于0.5~1之间。Bi2WO6纳米晶体的水热晶化过程表现为较低温度下的扩散控制生长以及较高温度(T>160℃)下的相界控制生长。同时,Bi2WO6纳米晶体的生长经历了一个成核、积聚和熟化的过程。
唐洁江向平展红全陈超涂娜李小红
关键词:水热法晶体生长动力学
水热合成Cu-Bi2WO6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Bi(NO3)3·5H2O和Na2WO4·2H2O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CuCl2和CuSO4为铜源水热法离子掺杂合成Bi2WO6粉体,并使用XRD、SEM、UV-VIS、XPS对其进行表征,分析了不同铜源离子掺杂Bi2WO6以及掺杂量对所制备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uCl2为铜源离子掺杂Bi2WO6的样品粒径减小,吸收边红移。掺杂后的铜以中Cu2+和Cu+两种电子形式存在。光催化测试结果表明,以CuCl2为铜源且掺入量为1.5mol%时所制备的Bi2WO6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唐洁江向平展红全徐明珠李小红
关键词:光催化性能
Zn_2SiO_4结晶釉的粒度尺寸参数与热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以钠长石、高岭土、石英、石灰石和煅烧的氧化锌为主要原料,Zn O为晶核剂控温烧结Zn_2Si O_4结晶釉。利用EDS能谱仪对样品的组成含量进行分析,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浆料粒径,差热分析仪(DTA/TG)测定样品在热反应时的特征温度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采用kissinger法对釉中的Zn_2Si O_4结晶进行热力学分析,探索结晶釉中晶体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采用过40~60目筛的煅烧氧化锌作为晶核,在1140℃下保温120 min,结晶釉中形成的晶花最大,其晶花面积达到316.54 mm^2。随着釉料加水球磨时间的延长,结晶釉中晶体逐渐增多,且单个晶体逐渐减小。模拟热力学分析,利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TA曲线中出现的硅酸锌的主要结晶峰的峰值温度,拟合Kissinger方程,晶体的活化能为E=245.5 k J/mol。
张颁潮江向平李小红江兴安
关键词:结晶釉热力学
水热法制备钛酸铋钠粉体及其生长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和五水硝酸铋Bi(NO3)3·5H2O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通过水热法制备钛酸铋钠(Na0.5Bi0.5TiO3)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反应制备的粉体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矿化剂浓度均是影响钛酸铋钠粉体制备的关键因素。利用JMA方程对其进行动力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20—180℃时,NBT颗粒的Avrami指数n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反应速率k则相反,反应活化能Ea为50.14kJ·mol^-1。
徐明珠江向平展红全唐洁李小红
关键词:水热法动力学
种子诱导结晶釉中硅酸锌晶化动力学(英文)被引量:4
2014年
以ZnO为晶种,研究了SiO2-Al2O3-ZnO-CaO-MgO-K2O-Na2O系统结晶釉中硅酸锌的可控析晶过程。结果表明:起装饰作用的盘状硅酸锌晶体由冰针形状硅酸锌晶粒组成,受釉层厚度的限制,晶体生长沿<0001>方向。采用John William Mullin以及Johnson-Mehl-Avrami动力学模型模拟灼烧过程中晶体生长,低温下晶体生长主要受前驱体在玻璃相中扩散控制,在高温下,则主要受前驱体和晶核界面反应控制。
展红全杨贤锋江向平朱棉霞李小红罗志云
关键词:硅酸锌动力学结晶釉
单分散钛酸锶纳米晶体的形成机理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水热法,利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合成了单分散钛酸锶纳米晶体。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该晶体为立方相,延长反应时间其结晶性增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显示样品为70 nm左右的均匀立方块晶体。利用SEM、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电子衍射(ED)谱研究了该纳米晶体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前驱体经过扩散反应生成钛酸锶晶核,晶核之间由于定向生长作用而团聚连接形成颗粒球,最后颗粒球在缓慢的奥斯特瓦尔德熟化作用下转化为钛酸锶晶体。这一"扩散反应、定向生长、奥斯特瓦尔德熟化"的生长过程揭示了钛酸锶纳米晶体的生长机理。利用Johnson-MehlAvrami(JMA)方程模拟证实了其初始阶段的扩散反应机理,并得出反应活化能为15.79 k J·mol-1。
展红全江向平李小红朱棉霞罗志云
关键词:钛酸锶
丁二醇对TiO2纳米晶体水热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2014年
采用水热法,以丁二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晶体的生长机理。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产物为锐钛矿纳米TiO2。用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对不同时间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发现晶体生长具有明显的奥斯特瓦尔德熟化(OR)特征。颗粒粒径均处于纳米级,其粒径数值随温度增加而变大。丁二醇作为溶剂兼表面活性剂对于纳米晶体的生长起到重要调节作用。采用OR方程,分别对220℃、180℃、140℃三个温度下纳米Ti O2的生长进行模拟,模拟曲线和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并获得其生长活化能为15.0 k J/mol。
展红全江向平李小红朱棉霞罗志云
关键词:二氧化钛动力学
水热合成硅酸锌纳米粉体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醋酸锌为锌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水热合成硅酸锌(Zn2SiO4)晶体。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pH以及不同的反应溶剂对Zn2SiO4晶体生长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样品物相,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晶粒聚集成球的过程在结构和形貌上进行表征。利用Johnson-Mehl-Avrami(JMA)方程对Zn2SiO4晶体进行生长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与反应时间的延长,球状Zn2SiO4不断长大,结晶性能逐渐增强。水热合成的Zn2SiO4晶体Avrami指数n145℃=0.55、n165℃=0.60、n205℃=0.71、n185℃=0.85,表明晶体的形成有从扩散机制向成核机制转变的趋势。
徐新民江向平傅小龙展红全徐明珠
关键词:水热法动力学
Ce掺杂0.85Bi_4Ti_3O_(12)-0.15LiNbO_3铋层状铁电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性能(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固相法制备CeO2掺杂改性0.85Bi4Ti3O12-0.15LiNbO3(BTO-LN)铋层状压电陶瓷。借助于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CeO2掺量与BTO-LN陶瓷晶体结构和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单一的正交相结构;随CeO2掺量的增加,陶瓷的晶粒尺寸变大,Curie温度TC由653℃下降到617℃;CeO2掺杂提高了样品的压电性能,压电常数d33随CeO2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相对介电常数εr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当CeO2的掺入量为0.75%时,样品的电性能最佳,即d33=25pC/N,机械品质因数Qm=2 895,介电损耗tanδ=0.10%,TC=617℃。
江向平杨帆陈超涂娜
关键词:铋层状结构钛酸铋
Ce掺杂Na0.25K0.25Bi2.5Nb2O9-0.4wt%Cr2O3高温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Na0.25K0.25Bi2.5Nb2O9-0.4wt%Cr2O3-xwt%Ce02(x=0.00—1.00)高温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Ce掺杂对该系列陶瓷微观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铋层状结构陶瓷,适量的ce掺杂明显改善了陶瓷的压电与铁电性能,降低了陶瓷的电导率和介电损耗。当掺杂量x=0.50时,样品具有最佳性能:d33=27pC/N,tanδ=0.09%,kp=7.97%,Qm=2637,Tc=656℃,Ec=46kV/cm和Pr=4.4μC/cm2,表明该材料在高温领域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云婧江向平陈超涂娜李小红
关键词:压电陶瓷电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