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8066)

作品数:12 被引量:158H指数:7
相关作者:常青沈黎董珂齐莹朱宇晖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主题

  • 7篇建筑
  • 2篇历史建筑
  • 2篇滨江地区
  • 2篇城市
  • 1篇滇池
  • 1篇缘起
  • 1篇再利用
  • 1篇招商
  • 1篇整饬
  • 1篇商业建筑
  • 1篇上海城市精神
  • 1篇寺院
  • 1篇清明
  • 1篇综合评价
  • 1篇文物
  • 1篇写实
  • 1篇写实性
  • 1篇历史街区
  • 1篇街区
  • 1篇金泽

机构

  • 1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8篇常青
  • 3篇沈黎
  • 2篇魏枢
  • 2篇董一平
  • 2篇董珂
  • 1篇雷冬霞
  • 1篇李浈
  • 1篇严何
  • 1篇朱宇晖
  • 1篇齐莹
  • 1篇王红军
  • 1篇王方
  • 1篇殷勇
  • 1篇张建
  • 1篇吕峰
  • 1篇张鹏

传媒

  • 4篇建筑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建筑
  • 1篇新建筑
  • 1篇住宅科技
  • 1篇时代建筑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建筑师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史街区传统建筑修复设计探析被引量:7
2006年
总结了历史建筑修复设计的五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的设计条件、设计依据以及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的多方制约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归纳、提炼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设计原则并反思实践结果。
李浈雷冬霞
关键词:综合评价
“非文物类”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方法浅析——以上海市滇池大楼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该文以上海市滇池大楼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价值评估,探索保护和再利用的方法。该文旨在以典型个例的研究,反映共性问题,为大量"非文物类"历史建筑在当代城市生活中的生命存续和价值新生寻求可行之道。
董珂
关键词:再利用
北宋东京寺院与官宅——《清明上河图》建筑二题被引量:3
2006年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北宋徽宗宣政前后东京城内、城郊的大量建筑形象,具体有寺院、官宅、临街店肆等。以其中的部分建筑为平台加以分析的话,可能会弥补我们在做北宋东京建筑研究中实物资料不足的缺憾,进而达到对东京城市空间、生活的深层了解。同时,参考相关文献,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中寺院与官宅的解读,也可以使我们大致知道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画面局部表达上的写实性,从而加深我们对这幅珍贵画作的理解。
张建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寺院写实性
杭州来氏聚落再生设计被引量:17
2006年
Holcim首届国际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区金奖项目”杭州来氏聚落再生设计”, 主题涉及大都市城乡结合部风土聚落的出路及其城市化方式。四年来,同济大学的常青研究室一直在这一领域进行案例研究和实验设计。文章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背景, 对我国城乡保护与改造具有普遍探讨意义与典型实验价值。
常青沈黎张鹏吕峰
关键词:长河
从建筑文化看上海城市精神——黄浦江畔的建筑对话被引量:29
2003年
本文从建筑文化“基因”的角度,分析了黄浦江两岸新旧建筑群在性格上的内在关联,以及在上海城市精神中的反映。
常青
关键词:建筑文化城市建设商业建筑
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被引量:56
2005年
本文简要讨论了传统聚落及其风土遗产的内涵和保护的学术意义,从地脉构成、环境意象和建筑习俗三个层面上对保护对象进行了价值判断,并提出了保护的途径和所面临的挑战。
常青
关键词:传统聚落环境意象建筑
集镇会堂的缘起
2009年
从集镇会堂的历史原型出发,考证集镇文化中心"建造运动",认为正是这场"运动"直接导致了在全国范围内大量"集镇会堂"的产生。并根据集镇文化中心以及电影放映场所的数目变化情况,推测出全国集镇会堂大致数目的变化曲线。
胡涛
关键词:集镇
“东外滩实验”——上海市杨浦区滨江地区保护与更新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常青魏枢沈黎董一平
关键词:城市形象
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以金泽“实验”为例
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城市近郊风土聚落(被划为拟保护的村镇历史风貌区)在保护与发展上的悖论和实践难题,并以上海青浦金泽镇为例,提出了以保护历史地标和再生民俗节场,来实现文化价值的提升和古镇生活的延续。
常青齐莹朱宇晖
文献传递
上海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和再生方法初探——以滇池路119号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近代历史建筑是上海都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滇池路119号历史建筑为例,分析建筑的历史和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评估保护和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保护和更新方法策略。以个案研究反映共性问题,辐射同类地段内的上海近代历史建筑,寻求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和再生问题的合理对策。
董珂
关键词:近代历史建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