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515300)

作品数:24 被引量:60H指数:5
相关作者:肖传国姜保国李伟李莹杜茂信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内脏
  • 7篇内脏神经
  • 6篇细胞
  • 6篇脊髓
  • 4篇神经元
  • 4篇人工体神经-...
  • 4篇脊柱
  • 4篇反射弧
  • 3篇嗅鞘细胞
  • 3篇运动神经
  • 3篇运动神经元
  • 3篇肌电
  • 3篇脊髓损伤
  • 3篇脊柱裂
  • 2篇新生大鼠
  • 2篇形态学
  • 2篇直肠
  • 2篇神经根
  • 2篇生物相容
  • 2篇生物相容性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1篇肖传国
  • 5篇姜保国
  • 5篇李伟
  • 4篇李莹
  • 3篇徐峰
  • 3篇李兵
  • 3篇杜茂信
  • 2篇褚亚明
  • 2篇金卫林
  • 2篇傅中国
  • 2篇鞠躬
  • 2篇李文成
  • 2篇程时刚
  • 2篇陈朝晖
  • 2篇张殿英
  • 2篇龙梅
  • 2篇刘宇
  • 2篇胡丹
  • 1篇何林生
  • 1篇薛峰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现代护理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神经科学通报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髓鞘相关蛋白Nogo-A在纯化细胞核中的表达
2007年
目的:检测Nogo-A蛋白在纯化后的大鼠脊髓和小脑细胞核中的表达。方法:通过差速离心法得到大鼠脊髓和小脑样本的各亚细胞成分,利用非离子性去污剂NP-40纯化细胞核组分,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验核纯度并检测Nogo-A在各亚细胞成分中的表达。结果:纯化的细胞核抽提物中检测到特异的Nogo-A反应条带。结论:Nogo-A在纯化的细胞核中仍有明确表达,进一步证明了Nogo-A蛋白在中枢神经元的细胞核中有定位,并提示Nogo-A很可能以全长形式入核。
孙芳周国庆金卫林龙梅李容鞠躬
关键词:NOGO-AWESTERNBLOT
壳聚糖膜在大鼠脊髓组织中的降解及其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以往关于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多局限于神经细胞的体外实验,而壳聚糖在神经系统体内尤其是在脊髓局部的相容性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壳聚糖在大鼠脊髓组织内的降解率及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8/2006-07在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健康成年SD大白鼠36只,随机分为壳聚糖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方法:在壳聚糖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分别植入壳聚糖膜和医用丝线。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1,2,4周测定壳聚糖膜质量,计算降解率;观察2组大鼠植入区局部炎细胞数量变化,评估生物相容性。结果:壳聚糖可在大鼠体内逐渐降解,术后1,2,4周降解率分别为14.8%,18.9%,25.0%。壳聚糖植入局部炎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但同属异物炎症反应,并无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壳聚糖膜易于降解并与脊髓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可应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生物材料。
李伟肖传国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壳聚糖脊髓生物材料
生活方式干预对脊柱损伤患者体神经-内神经反射弧膀胱功能重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脊柱损伤患者体神经-内神经反射弧膀胱功能重建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体神经-内神经反射弧膀胱功能重建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即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膀胱功能重建知识的宣传、合理食膳等干预措施。6个月后比较2组术后导尿次数并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导尿次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减少脊柱损伤患者体神经-内神经反射弧膀胱功能重建后的导尿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莹
关键词:生活方式干预脊髓损伤生活质量
脊髓拴系松解术后脊柱裂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研究
2005年
目的与临床对于脊柱裂致膀胱功能障碍的大量研究报道相比,关于脊柱裂患者的肠道功能障碍研究资料非常有限。该文拟研究脊柱裂患者行脊髓拴系松解术后的肛管直肠功能。方法采用多通道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对因排尿功能障碍而来就诊的21例脊柱裂患者进行肛管直肠功能检测,入选患者皆已于至少2年前行脊髓拴系松解术。结果脊柱裂患者的最大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但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372)。在嘱脊柱裂患者行最大限度收缩肛门动作时,绝大多数患者肛管压力没有任何升高。在行模拟排便动作时,19例(90.5%)患者表现为盆底功能紊乱型肛管压力变化。直肠肛管抑制反射在所有受检者均存在,诱发该反射所需最小直肠气囊容量在脊柱裂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725);诱发持续性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所需直肠气囊容量在脊柱裂患者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01)。直肠感觉阈值在脊柱裂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结论大多数脊柱裂患者不能自主收缩肛门外括约肌,排便时表现为盆底功能紊乱型直肠肛管压力曲线,同时直肠感觉功能也受到严重损害。直肠肛管抑制反射在所有脊柱裂患者均存在,该反射可能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李文成肖传国
关键词:脊柱裂脊髓拴系综合征肛管直肠测压
对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患者电话回访的实施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对“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术后患者实施院内“温馨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的效果,并将“温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延续至院外。方法对20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术后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90%患者对电话回访比较认同,97%对健康教育印象深刻;93%患者能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论对于“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的患者应在健康教育前全面评估,找出影响患者遵循健康教育指导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宣教措施;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对特殊病例进行选择性家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护士积累护理经验。
李莹
关键词:电话回访健康教育
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术前脊神经根的MRI定位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SB)患者人工反射弧术前脊神经根初步解剖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RI技术对10例正常人、30例SB患者人工反射弧术前行TSE、3DFT-CISS等序列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对脊神经根初步解剖定位,并与术中发现进行比较。结果30例SB患者中,13例(43.3%)术前MRI发现有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畸形,8例经手术证实;术中发现12例(40%)存在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畸形,其中2例同时存在两个畸形。结论MRI技术可较清晰显示SB患者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的情况,为术前评估患者提供较可靠的腰骶部神经局部解剖信息。
乔梁肖传国杜茂信李兵刘钊邓先波孔祥泉
关键词:脊柱裂神经性膀胱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脊神经根
甲壳质套管在大鼠脊髓横断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甲壳质生物套管在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行T8-9节段脊髓完全横断损伤,A组单纯横断脊髓作为对照,B组用甲壳质生物套管套接横断脊髓断端,术后1个月时处死取材,行HE、尼氏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NF200、GFAP)检查。结果:大鼠对甲壳质套管无明显排斥反应;B组可见断端脊髓纤维向套管间隙内生长,且脊髓头侧断端前角运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组(P<0.05),细胞处于活跃功能相,GFAP染色阳性面积A组明显大于B组(P<0.05),B组套管间隙内可见神经纤维丝(NF200)及GFAP染色阳性胶质细胞框架存在,A组断端间为较大空洞,无神经纤维及胶质细胞的存在。结论:甲壳质生物套管在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可为断端脊髓神经纤维生长提供间隙,这种套接材料及方式可作为研究和治疗脊髓损伤的模型和方法。
熊建薛峰姜保国
关键词: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元神经纤维胶质细胞
Nogo-66受体分子在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2005年
目的检测Nogo-66受体(NgR)在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原代培养并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中NgRm RNA和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利用RT-PCR技术,从星形胶质细胞总RNA中扩增出特异的NgR条带;利用Western Blot技术,从星形胶质细胞抽提物中检测到64kD特异性的NgR反应条带;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Confocal显微镜进一步显示,星形胶质细胞中的NgR免疫反应物主要位于细胞内。同时,来源于大鼠的C6胶质瘤细胞也证明表达NgR蛋白。结论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NgR分子,这为证明NgR在体内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孙芳金卫林龙梅龙梅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体外
20例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患儿膀胱功能重建术的护理被引量:1
2006年
报告了20例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患儿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术前做好惠儿厦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尿动力学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神经定位摄片,帮助其减轻焦虑、客观面对手术;术后指导正确的体位,预防脑脊液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根水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出院前指导惠儿厦家属掌握正确的膀胱尿道护理方法,定期复查尿动力学。本组有17例术后8~12个月获得控尿和自主排尿功能,3例无改善。
胡丹李莹杨荆艳喻姣花杜茂信
关键词:神经原性护理
壳聚糖与大鼠嗅鞘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众多研究证实,嗅鞘细胞移植和生物导管在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了壳聚糖在大鼠体内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壳聚糖与大鼠嗅鞘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细胞学对比观察,于2005-12/2006-05在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将壳聚糖粉溶于10g/L的乙酸溶液中,配制成10g/L的壳聚糖溶液;显微剥离成年大鼠嗅球表面层,按常规方法行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实验分为3组,每组10孔。壳聚糖组将制备好的壳聚糖溶液0.1mL加入到培养板中,50℃烘箱至成膜干燥,加入40g/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乙酸,双蒸水漂洗,晾干即可。多聚赖氨酸组按常规方法赖氨酸包被培养板。未包被组不用任何材料包被。将原代培养的嗅鞘细胞分别接种至壳聚糖包被、多聚赖氨酸包被和未包被的培养板上进行培养。主要观察指标:于培养第3,5天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和增殖状况。结果:嗅鞘细胞可在壳聚糖膜上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及数量与未包被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与多聚赖氨酸组相比细胞数量偏低。结论:嗅鞘细胞与壳聚糖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李伟肖传国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壳聚糖嗅鞘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