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E03)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匡少平孙东亚赵辉孙玉焕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周边土壤
  • 3篇PAHS
  • 2篇多环芳烃
  • 2篇油田
  • 2篇原油
  • 2篇中原油田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特征
  • 1篇油泥
  • 1篇油田油泥
  • 1篇玉米
  • 1篇农田
  • 1篇农田生态
  • 1篇农田生态系统
  • 1篇内梅罗综合指...
  • 1篇环境质量

机构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匡少平
  • 2篇孙东亚
  • 1篇孙玉焕
  • 1篇赵辉

传媒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原油田油泥及周边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被引量:9
2008年
以中原油田油泥堆放场的油泥样品和沿下风向从距离油泥10、20、50、100、200、500m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油泥样品中PAHs主要来自于石油源,土壤样品按照PAHs来源的不同分为石油源土壤样品和混合源土壤样品。3个不同厂区油泥中PAHs的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采油三厂文明污泥堆放场(3W)>采油三厂马寨污泥堆放场(3M)>采油四厂文二污泥堆放场(4W)。萘、苊烯、苊、芴和菲是油泥中PAHs的主要污染物。土壤样品中PAHs的含量为434.5~2408.8ng·g-1。根据3个油泥堆放场附近采集到的土壤样品中PAHs的含量可知,3个堆放场附近土壤的受污染程度顺序为:3W>3M>4W。萘、苊、芴、菲和芘是石油源土壤样品中主要污染物,萘和菲是混合源土壤样品中主要污染物。内梅罗常数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油泥堆放地周围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匡少平孙东亚孙玉焕赵辉
关键词:油泥
中原油田周边土壤及玉米中PAHs的分布被引量:4
2008年
匡少平
关键词:PAHS中原油田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
中原油田周边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评价被引量:6
2008年
2006年12月和2007年7月两次采集中原油田周边土壤样品,测定了16种优先监控的PAHs的污染状况。从区域分布上看,土壤样品中PAHs的含量随着与油泥堆积地距离的增大急剧降低。从季节上看,7月份采集的土壤样品中PAHs的含量显著低于12月份采集的土壤样品中PAHs的含量。两次采集的土壤样品中PAHs的组分特征和荧蒽/芘的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靠近油泥堆积地的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且随着与油泥堆积地距离的增大,石油源的作用逐渐减少,燃烧源的作用逐渐增大,到达一定距离后,燃烧源和石油源共同作用一起成为土壤中PAHs的主要来源。内梅罗综合指数分析评价结果表明,7月份土壤受到PAHs的污染明显轻于12月份。但是,总体而言中原油田周边土壤属于较高生态风险区。
匡少平孙东亚
关键词:多环芳烃内梅罗综合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