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8084)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郑平梅玲玲郭夏丽李金页边磊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厌氧
  • 2篇厌氧生物
  • 2篇硝化
  • 2篇磷化氢
  • 2篇接种物
  • 2篇反硝化
  • 2篇除磷
  • 1篇厌氧除磷
  • 1篇厌氧生物处理
  • 1篇厌氧污泥
  • 1篇生物除磷
  • 1篇生物处理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群
  • 1篇种源
  • 1篇总磷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菌
  • 1篇微生物菌群
  • 1篇污泥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作者

  • 6篇郑平
  • 4篇郭夏丽
  • 4篇梅玲玲
  • 1篇屠展
  • 1篇何玉辉
  • 1篇谢作甫
  • 1篇程小萍
  • 1篇李金页
  • 1篇边磊

传媒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接种物对磷酸盐的厌氧转化作用被引量:8
2005年
磷酸盐转化成磷化氢是一个具有重要潜在价值的生物反应.将猪粪与两种厌氧污泥按质量比3∶1∶1混合作为接种物,试验了纤维素、葡萄糖和乙酸作为磷酸盐还原反应电子供体的可行性.结果证明,葡萄糖是磷酸盐还原反应适宜的电子供体.以葡萄糖作为电子供体,比较了磷酸盐和次亚磷酸盐的还原情况.在等量的电子供体下,理论上次亚磷酸盐去除率应为磷酸盐去除率的2倍,实测结果与理论值相吻合.理论上所需的水合葡萄糖与磷酸二氢钾之比(质量比)约为1:2,实际适宜的水合葡萄糖与磷酸二氢钾之比为1:1.检测发现,磷去除率与碱液吸收磷浓度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硫酸盐还原菌数量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发酵菌的数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郭夏丽郑平
关键词:接种物微生物菌群
反硝化除磷工艺及其特点被引量:13
2006年
反硝化除磷工艺是根据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摄磷特点而开发的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以其特有的“一碳两用”和“双泥系统,”有效解决了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供求矛盾和泥龄控制问题,可同时获得较高的除磷和脱氮效率,并具有所需曝气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低等特点。
李金页郑平梅玲玲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反硝化聚磷菌生物除磷反硝化除磷工艺
强的松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强的松生产废水是一种难处理工业废水.混合强的松废水的平均BODs/COD为0.23,沉淀去除不溶性COD,BOD5/COD可提高到0.34.混合强的松废水的COD:N:P为10415:10:1,在厌氧处理中,需外加氮磷营养源.试验证明,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强的松废水是可行的.在HRT为2d、容积COD负荷为4.16~4.98g·L^-1·d^-1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当容积COD负荷超过5.96g·L^-1·d^-1时,反应器易发生酸化,但可通过降低容积COD负荷和调节进水碱度的方法解除酸抑制,使反应器效能得到恢复.
屠展谢作甫郑平边磊何玉辉
关键词:UASB工艺厌氧生物处理
厌氧除磷种源的筛选与厌氧除磷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4
2005年
通过分批培养,考察各接种物培养始末总磷浓度的变化,比较了牛粪、猪粪、鸡粪以及来自两个不同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的除磷能力,试验证明猪粪的除磷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将猪粪与两种厌氧污泥按质量比3∶1∶1混合作为接种物,研究了厌氧生物除磷的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是厌氧生物除磷的良好碳源和氮源;适宜的初始pH6 5,适宜的培养温度35℃.在适宜的除磷条件下,培养至第4天,猪粪与厌氧污泥混合物对总磷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21 31%).外加钼和其它微量元素对厌氧生物除磷没有效应,表明试验所用的培养液中,不缺少这些元素.另外,外加还原剂硫化物对厌氧生物除磷也没有明显的作用,表明培养液中的有机物质所致的低氧化还原电位已能满足厌氧生物除磷的要求.
郭夏丽郑平梅玲玲
关键词:除磷厌氧污泥厌氧生物总磷接种物种源
磷化氢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分批试验,以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研究磷化氢对硫酸盐还原菌代谢活性及生长的影响.COD/SO42-为1.0时,较高浓度(500 mL·m-3)磷化氢对以乙酸及葡萄糖为基质的硫酸盐还原均有抑制作用.以乙酸为基质时,添加磷化氢样品与不加磷化氢对照的硫酸盐转化半衰期分别为5.6 d和4.7 d;以葡萄糖为基质时,添加磷化氢样品与不加磷化氢对照的硫酸盐转化半衰期分别为4.7 d和2.9 d.磷化氢对以葡萄糖为基质的硫酸盐还原抑制程度较高.磷化氢对以葡萄糖为基质的硫酸盐转化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583.8 mL·m-3.较高浓度的磷化氢对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时间的延长及磷化氢浓度的加大而增强.
郭夏丽程小萍郑平梅玲玲
关键词:磷化氢硫酸盐还原菌
磷化氢对反硝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通过分批试验,研究了磷化氢对反硝化的影响.当NO3-N浓度较低(70mg/L和140mg/L)时,高浓度(0.5mL/L和0.971mL/L)磷化氢可对硝酸盐转化产生抑制作用;但当NO3-N浓度较高(210mg/L和280mg/L)时,高浓度磷化氢对硝酸盐转化的抑制不明显,提高硝酸盐浓度可缓解磷化氢的抑制效应.磷化氢对反硝化反应的抑制可能是竞争性抑制.磷化氢对反硝化菌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郭夏丽郑平梅玲玲
关键词:磷化氢反硝化反硝化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