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1-C-03)
- 作品数:40 被引量:301H指数:9
- 相关作者:马佩勇贾赵东谢一芝边小峰郭小丁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 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NCBI公共数据库的1 458条三浅裂野牵牛ESTs序列进行EST-SSRs信息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剔除低质量的和冗余的序列后,得到总长度为334.368 kb无冗余序列868条。这些无冗余序列中有35个微卫星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布于35条EST中,出现频率为4.03%,平均分布距离为9.55 kb。在2~6核苷酸的重复类型中,二、三核苷酸SSR之和占总EST-SSR的68.57%,其中三核苷酸SSR占总SSR数量的45.71%。在所有重复单元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T/AT(14.29%),其次是TCT/AGA为11.43%,TAA/TTA为8.57%列第3位。在所有的SSR中,EST-SSRs重复次数5次的有13个,占全部SSR的37.14%,其次是重复次数为4次和7次,各有5个,占全部SSR的14.29%。结果说明,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的EST-SSR出现频率较高、类型丰富、具有一定的研究利用价值。
- 贾赵东马佩勇郭小丁谢一芝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ESTSSR
- 紫甘薯新品种宁紫薯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15年
- 宁紫薯3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徐薯18×浙紫薯1号杂交后代中选育的优质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2012—2014年经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宁紫薯3号鲜薯平均产量27 295.5 kg/hm2,比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平均增产6.86%,干物率为31.5%,每100 g鲜薯薯块中花青素含量为17.0 mg。宁紫薯3号具有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等特点,2015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
-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 关键词:紫甘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宁紫薯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宁紫薯4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徐紫薯5号为母本、宁紫薯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多代鉴定试验选育而成.2014~2015年国家区试长江流域多年多点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宁紫薯4号的平均鲜薯产量33 637.5kg/hm^2,平均薯干产量9 712.5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增产13.44%和21.73%.宁紫薯4号块根平均干物率为28.98%,鲜薯花青素质量分数为207.2mg/kg,胡萝卜素为35.1mg/kg.该品种鲜薯产量高、熟食品质优、耐贮藏、高抗茎线虫病、抗黑斑病、中抗蔓割病,是一个既含花青素又含胡萝卜素的新型紫甘薯品种,于2016年3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栽培技术研究表明,鲜薯和薯干产量肥料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本试验中以N,P_2O_5,K_2O的施用量分别为112.5,75.0,180.0kg/hm^2时鲜薯产量最高.
-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
- 关键词:甘薯栽培技术
- 不同施磷水平下甘薯干物质积累及其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被引量:16
- 2016年
- 为探明磷素用量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效应。以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1个不施肥对照(P1),6个施磷量水平:不施磷对照(P_2O_5)0 kg/hm^2(P2)、施磷(P_2O_5)37.5 kg/hm^2(P3)、施磷(P_2O_5)75 kg/hm^2(P4)、施磷(P_2O_5)112.5 kg/hm^2(P5)、施磷(P_2O_5)150 kg/hm^2(P6)、施磷(P_2O_5)300 kg/hm^2(P7),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内定期取样,测定甘薯地上茎叶和地下块根干物积累量和养分含量,分析各生育期磷素用量对氮、磷、钾养分累积量的影响效应,明确不同施磷水平下甘薯干物质积累及其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结果表明:1适量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甘薯干物质积累量,生育前期(<60 d)和后期(>120 d)是磷肥影响甘薯干物质积累增加的关键时期,过量施磷不利于提高块根干物质含量;处理P5(112.5 kg/hm^2)在生长后期保持了较高的干物质日增长量和阶段累积率是其获得最终高产的关键条件。2不同施磷量对甘薯茎叶和块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有显著影响,适量施磷可以促进甘薯茎叶对氮、磷素吸收和块根对钾素的吸收利用;过量施磷不利于提高甘薯块根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当施磷量为112.5 kg/hm^2,甘薯表现出较高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从而获得了较高经济产量,而当施磷量超过112.5 kg/hm^2时,甘薯块根钾素累积吸收量反而下降。3施磷水平对磷素的利用效率影响很大,磷肥用量为112.5 kg/hm^2时,磷素吸收利用率最高;合理适量施磷可以促进植株对磷素的合理吸收与分配利用,过量施磷不是提高甘薯磷素吸收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因此,磷素用量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利用有显著影响,适量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甘薯干物质积累量,可以促进甘薯茎叶对氮、磷素吸收和块根对钾素的吸收利用,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磷量112.5 kg/hm^2甘薯实现高产高效的最优磷肥运筹模式。
-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 关键词:甘薯磷肥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量
- 不同甘薯材料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生被引量:5
- 2012年
- 用5个甘薯品种(系),分别用含有2种不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和进行再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苏薯9号和苏薯11号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再生力较高,适合作为受体材料用于转基因研究,宁51-5和宁51-14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再生率较差,而苏薯12号不能诱导出胚性愈伤。添加2 mg/L 2,4-D和0.2 mg/L6-BA的MS固体培养基比仅添加2 mg/L 2,4-D的MS固体培养基更适合作为甘薯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能明显增加胚性细胞的诱导效率。
- 马佩勇贾赵东谢一芝郭小丁
- 关键词:甘薯胚性愈伤组织
- 紫心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被引量:31
- 2012年
- 紫心甘薯中富含花青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菌、保护肝脏、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国内外以紫心甘薯为原料已开发出一系列加工产品,紫心甘薯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紫心甘薯品种的选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紫心甘薯的种质创新、性状的遗传、相关性研究和国内外紫心甘薯品种选育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我国今后的紫心甘薯育种提出了展望。
-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 关键词:紫心甘薯花青素生理功能育种
- ‘苏薯11号’的高产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
- 2014年
- 对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苏薯11号'的高产生理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薯11号'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经济系数也高于对照品种‘苏渝303',薯块干物质积累在栽后90—120d明显高于对照品种,这是‘苏薯11号'获得高产的主要生理基础。‘苏薯11号'的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鲜薯产量、茎叶产量、生物产量和薯干产量肥料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鲜薯产量不仅受氮、磷、钾的施用量影响,而且与氮、磷、钾配比有关,试验中以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1 5.5 kg/hm^2、75 kg/hm^2和225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5:1:3)时鲜薯产量最高。
- 谢一芝贾赵东郭小丁马佩勇边小峰苏兴智徐宗进
- 关键词:甘薯高产生理栽培技术
- 紫甘薯新品种宁紫薯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16年
- 宁紫薯4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徐02S20-1为母本、宁紫薯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多代鉴定试验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在2014—2015年长江流域薯区特用组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宁紫薯4号的平均鲜薯产量34 065.7 kg/hm^2,平均薯干产量9 812.0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增产14.32%、22.63%,平均干物率28.87%,鲜薯花青素含量207.2μg/g。宁紫薯4号品种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抗病性强,2016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合理施肥等栽培技术,宁紫薯4号可获得高产。
-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
- 关键词:紫甘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淀粉型甘薯品种鲜薯产量和淀粉收量比较被引量:3
- 2019年
- 利用6个淀粉型甘薯品种,从种植茬口和收获加工期等方面比较淀粉型品种的鲜薯产量和淀粉收量的变化差异,苏薯17号最适合春茬种植加工淀粉,栽后157 d,可获得8.52 t/hm^2干淀粉,栽后192 d,可获得11.21 t/hm^2干淀粉,是一个优良的淀粉加工用品种。C4-2夏茬种植,栽后146 d,可获得7.21 t/hm^2干淀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适于夏茬种植的淀粉型品种。苏薯17号、苏薯18号和C4-2收获后贮藏1个月后,仍有20%以上的淀粉提取率,有利于延长淀粉加工期。
-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马佩勇边晓峰
- 关键词:鲜薯产量春茬夏茬
- 高产优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4号’的选育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加快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4号’的推广应用,总结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的实践经验与心得,通过2012—2014年国家区试多年多点品比试验,以及抗病性等特性综合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苏薯24号’在2012—2013年国家甘薯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3534.0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1130.0 kg/hm2,淀粉产量7549.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18.27%,增产显著;平均块根干物率和淀粉率为33.08%和22.41%,分别比对照‘徐薯22’高2.84和2.47个百分点。2014年国家长江区试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1204.5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0194.0 kg/hm2;平均淀粉产量6883.5 kg/h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23.28%。该品种2015年2月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苏薯24号’聚合了双亲高产、高淀粉、丰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较高,抗病和耐储藏性好,在长江流域薯区及周边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最后,笔者提出了高淀粉甘薯品种的选育策略是培育骨干亲本与创建核心种质,组配优势群体且加大选择压力,加速育种进程。
-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 关键词:甘薯高淀粉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