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630023)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陈伟成竹吕宛青陈昕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旅游
  • 3篇旅游合作
  • 3篇国际旅游
  • 2篇滇越
  • 2篇自助旅游
  • 2篇国际旅游合作
  • 2篇次区域
  • 1篇大湄公河
  • 1篇大湄公河次区...
  • 1篇遗产地
  • 1篇遗产地旅游
  • 1篇遗产旅游
  • 1篇沙巴
  • 1篇梯田
  • 1篇湄公河次区域
  • 1篇旅游发展
  • 1篇旅游发展模式
  • 1篇目的地
  • 1篇共建
  • 1篇共建机制

机构

  • 5篇云南大学

作者

  • 4篇成竹
  • 4篇陈伟
  • 1篇陈昕
  • 1篇吕宛青

传媒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广西经济管理...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旅游研究
  • 1篇西南边疆民族...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滇越国际旅游合作共生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生物学的研究普遍认为,"共生"不是简单的"和平共处",而是同类生物或不同生物间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在相邻国家之间的国际区域旅游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共生理论的逻辑框架,在滇越国际旅游合作中,通过资源整合、品牌共建、利益均衡、决策共商四大机制,在滇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域范围内构建一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旅游要素之间能够达成一种平衡状态,以各要素在区域范围内群体联合的能力来拓展滇越国际旅游区域的合作发展空间,实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成竹吕宛青陈伟
关键词:滇越国际旅游合作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旅游品牌共建机制研究——以滇越为例
2016年
本文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开发合作的基础上,选择云南和越南之间的国际旅游合作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两地旅游资源特征、要素的分析,依照'优势互补、优势叠加'的原则,提出了滇越国际旅游合作的品牌共建机制,试图通过对两地优势资源的整合,打造区域旅游大品牌,从整体上提升滇越区域国际旅游形象,促进客源流动,提高滇越国际旅游区域在东南亚乃至世界范围的品牌影响力。
成竹陈伟
关键词: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旅游
基于国际旅游合作视角的自助旅游目的地比较研究——以云南和越南为例
2014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选择自助旅游的人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递增。越南以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自助旅游者。云南和越南地理位置相邻,边境相连,口岸互通,旅游合作基础体现为地域环境的相似性、国际旅游发展的快速性和口岸互通的便捷性等特点。从滇越自助旅游目的地各要素比较,云南和越南资源目的地各具优势,滇越国际旅游合作的市场潜力很大,可相互取长补短,探索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
成竹陈伟
关键词:国际旅游合作
云南省参与GMS旅游合作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2014年
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旅游合作一直是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云南省目前参与的国际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中,影响较大、推进较快、取得较明显实效的就是GMS旅游合作。然而,因为是国际性的区域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样是很多的,需要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深化与GMS国家的旅游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旅游合作、继续加强与缅甸的旅游合作和积极构建对外宣传促销网络方面下功夫,才能推动这一合作项目的健康、快速发展。
陈昕
关键词:旅游合作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研究——基于越南沙巴旅游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生态价值将日益得到重视。遗产地开发旅游,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如何成功地营造一个以自助旅游模式为主的原生态世界文化遗产地,将会对云南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前景产生根本性影响。在分析越南沙巴作为自助旅游目的地的成功运作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元阳红河哈尼梯田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所面临的遗产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问题,从国际自助旅游目的地成长建设的视角出发,借鉴沙巴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从旅游产品丰富和完善、旅游地基础设施配套、体验式旅游氛围营造、遗产地保护与开发协调等方面着手,对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的开发建设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陈伟成竹
关键词:遗产旅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