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529180)

作品数:16 被引量:98H指数:8
相关作者:岑可法高翔吴祖良倪明江魏恩宗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自由基簇射
  • 10篇电晕
  • 7篇脱除
  • 6篇电晕放电
  • 6篇放电
  • 5篇烟气
  • 5篇自由基
  • 4篇直流电晕
  • 3篇等离子体
  • 3篇脱除烟气
  • 3篇脱硫
  • 3篇NOX脱除
  • 2篇同时脱硫
  • 2篇脱硝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化学吸收
  • 2篇降解
  • 2篇臭氧
  • 2篇催化

机构

  • 16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15篇高翔
  • 15篇岑可法
  • 14篇吴祖良
  • 7篇倪明江
  • 6篇魏恩宗
  • 3篇李济吾
  • 2篇余权
  • 2篇孙培德
  • 2篇张继洲
  • 1篇李明波
  • 1篇黄震
  • 1篇吴祖成
  • 1篇周勇平
  • 1篇沈旭
  • 1篇林赫
  • 1篇裴梅香
  • 1篇谭永杰
  • 1篇张元赏
  • 1篇郑旭明

传媒

  • 3篇电站系统工程
  • 3篇化工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热力发电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动力工程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能源工程

年份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过程中臭氧和NO_x的生成被引量:10
2006年
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和NOx对NO氧化以及能耗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喷嘴电极入手,深入研究了喷嘴电极结构、数量以及放置方向对放电过程中臭氧以及NOx生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喷嘴半径和个数的增加能够扩大电晕区域,同时提高放电强度.随着喷嘴半径以及喷嘴个数的增加,臭氧的产生显著提高.但是由于电晕之间的屏蔽作用,过大的喷嘴半径以及过多的喷嘴个数,都会减少放电电流,从而减少臭氧的产生.本实验中最好采用3(14)喷嘴电极.喷嘴电极个数的增加只是提高了臭氧的最大产生值,但并没有提高臭氧生成的能量利用率.喷嘴电极竖放时能产生更多的臭氧.不同喷嘴电极结构下产生的NOx都较少,浓度在15μl·L-1以下.
吴祖良高翔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
关键词:电晕自由基臭氧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过程苯的降解被引量:9
2007年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技术是目前最重要的气态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之一,应用一种新型的非热平衡等离子体技术——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技术对苯的降解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得到了以下的研究结果:自由基簇射技术对苯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苯的降解产物主要是CO2,也有少量CO产生。能量密度和电极气湿度的增加能够提高CO2/COx的比率和苯的降解程度,在能量密度为21W.h.m-3和电极气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CO2/COx的比率可达84.6%,COx的生成率达到78.5%。自由基簇射苯的降解过程主要涉及电子碰撞反应、自由基反应和离子重组反应,其中自由基反应最为重要。
吴祖良高翔李济吾孙培德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自由基簇射降解
电极喷嘴外径对NO电晕氧化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以湿空气为自由基源物质,研究电极喷嘴外径变化对电晕放电特性、NO电晕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外径增大,起晕电压和击穿电压升高。在相同放电功率下,喷嘴外径增大,NO的氧化率提高;在低功率(试验条件下大约4.5W以下)范围内差别不大,在高功率时因为放电模式的转变而区别明显;在试验条件下,使用喷嘴外径3、2、0.9的放电电极,反应器NO的氧化率最高可分别达到65.3%、55%、20.5%。采用较大喷嘴外径的电极时,NO电晕氧化的能量效率较高,在有效工作区内,对应3和2的放电电极,反应器NO氧化的能量效率最高分别为53g kWh和44g kWh,它们对应的NO氧化率分别为53.8%和50.5%。
魏恩宗高翔骆仲泱吴祖良倪明江岑可法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电极自由基簇射NOX脱除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
自由基簇射降解甲苯和二甲苯的量子化学研究
2005年
采用密度泛函法(DFT),同时考虑典型的异构,对甲苯、二甲苯中的C—C,C—H键解离能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较好地吻合。分析对比了各解离能的大小,发现甲基上的C—H键解离能最小,苯环侧链上的C—C键解离能稍大,其他C—H键解离能最大。从而指出了甲苯二甲基取代苯中键解离能大小的一般规律,预测了自由基解离甲、苯二甲苯的通道及其解离所需要的能量。结合蒙特卡罗模拟出的气隙空间电子平均能量分布,指出了断裂特定共价键所需输入的电压值。
张继洲高翔郑旭明吴祖良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键解离能自由基电晕密度泛函法
电晕放电同时脱硫脱硝机理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电晕放电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是最有应用价值的烟气综合治理技术之一。从自由基的产生、SO2和NOx的脱除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方面着手,对电晕放电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结果可知,电晕放电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主要依靠电子碰撞和电荷转移激发。在NOx的脱除过程中氧化作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单独的放电过程对SO2脱除的作用不大,其脱除还得依靠碱性物质的加入。烟气中的小颗粒或气溶胶表面发生的异相反应能够促进SO2和NOx的脱除。
吴祖良孙培德李济吾余权高翔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电晕放电自由基脱硫脱硝
自由基簇射电催化氧化同时脱硫脱硝过程反应特性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应用一种新型的电催化氧化技术??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技术进行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重点分析了SO2和NOx脱除的反应特性和相互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0.042L?min?1的氨气注入下,50%的SO2在放电前被脱除,但放电过程仍对SO2的脱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NOx的脱除取决于放电过程,放电前的脱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脱除过程中,适量的SO2能够提高NOx的脱除,最大能使NOx脱除率提高25%,但过高的SO2又使NOx的脱除趋于减少。不同SO2初始浓度下NOx脱除率的变化主要归因于SO2和NO2之间的反应。NO初始浓度的变化对SO2的脱除影响较小。烟气成分的变化对SO2和NOx的脱除影响也不明显。在脱硫脱硝过程中,观察到的白色晶体状物质主要成分是硫酸铵和硝酸铵。
吴祖良高翔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
关键词:电晕自由基簇射电催化氧化脱硫脱硝
采用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系统脱除烟气中NO_x的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04年
研究了采用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系统脱除烟气中的NOx.实验结果表明,电极喷嘴中的气体组分和流量对电晕放电的电压 电流(V I)特性产生影响,适当调节电极喷嘴中的气体流量可以产生帘状流光电晕.烟气中的水蒸气不仅对电晕放电的V I特性产生影响,而且提高NOx的脱除效率.
林赫高翔骆仲泱岑可法裴梅香黄震
关键词:放电自由基烟气
自由基源物质变化对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脱除NO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氨气、氧气、氮气和水蒸气是常见的产生含N、H、O自由基的自由基源物质. 选择氨氩混合气、氧气、干空气和湿空气作为自由基源物质进行了NO的脱除研究. 发现不同的自由基源物质都能形成稳定的电晕, 但对放电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电极中通入氧气和空气时NO转化成NO2 的效率明显高于氨氩混合气. 考虑到NO2容易被碱液吸收, 而通入氨氩混合气时生成的N2H和N2O是潜在的温室气体, 所以空气和氧气更适合作为自由基源物质; 电极中通入空气时NO的脱除效果略差于氧气, 但是与氨氩混合气相差不多. 但是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角度考虑, 空气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少量水蒸气的存在有助于NO的脱除. 所以在氨氩混合气、氧气、干空气和湿空气中, 湿空气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吴祖良高翔魏恩宗张继洲李明波吴祖成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
关键词:电晕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过程萘的降解被引量:1
2007年
应用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技术,对放电电压、初始浓度和催化剂对萘降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萘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结果表明,放电电压的增加有助于萘的降解率的提高.萘初始浓度的增加降低了萘的降解率,但提高了萘的脱除量.对于初始浓度17mg/m3的萘,14kV放电电压下能达到70%的降解率.MnO2和Fe2O3催化涂层均能促进萘的降解,且MnO2的催化活性要高于Fe2O3.在湿电极气下,催化涂层对萘降解的促进作用比干电极气更加显著.萘的降解产物主要是CO2,但是由于氧化反应的不完全性,也有少量的CO以及小分子有机物生成.
高翔吴祖良李济吾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自由基簇射降解催化剂
喷嘴-平板直流电晕放电中的OH(A^2Σ^+→X^2Π,0-0)光谱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为更深入地认识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中自由基的生成机理,以发射光谱测量为基础并结合背景气体淬灭率影响,研究了常压下喷嘴-平板电晕自由基簇射过程中放电参数、背景气体、电极气成分等因素对OH(A2Σ+→X2Π,0-0)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放电参数影响中,放电电压及放电电流都会影响OH生成量,OH发光随功率增加而大大增强;在加湿氮气直流电晕放电中有明显的OH(A2Σ+→X2Π,0-0)光谱存在,但加湿空气条件下OH生成较少;载气增湿后OH生成量明显增多,而Ar和O2的存在分别增强和减弱了OH(A2Σ+→X2Π,0-0)发光,可能的原因是这两种物质影响了放电和OH(A2Σ+)的淬灭。
高翔余权吴祖良谭永杰沈旭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OH自由基发射光谱自由基淬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