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科研基金

作品数:57 被引量:735H指数:16
相关作者:费永俊田昆常凤来陆梅莫剑锋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南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土壤
  • 7篇生境
  • 7篇湿地
  • 7篇狗牙
  • 7篇狗牙根
  • 6篇养分
  • 6篇胁迫
  • 4篇施用
  • 4篇热胁迫
  • 4篇干热胁迫
  • 3篇叶表皮
  • 3篇叶表皮细胞
  • 3篇有机质
  • 3篇早熟
  • 3篇早熟禾
  • 3篇桑叶
  • 3篇桑园
  • 3篇生态环境
  • 3篇施肥
  • 3篇适应性

机构

  • 25篇长江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西南林学院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湖北农学院
  • 4篇同济大学
  • 4篇湖北省农业科...
  • 4篇湖北省涝渍灾...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省林业科...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仲恺农业技术...
  • 1篇湖北生态工程...
  • 1篇日本国际协力...

作者

  • 20篇费永俊
  • 14篇田昆
  • 10篇莫剑锋
  • 10篇陆梅
  • 10篇常凤来
  • 10篇鲁剑巍
  • 9篇陈防
  • 7篇刘志雄
  • 5篇张竹青
  • 5篇余常兵
  • 5篇杨永兴
  • 4篇万运帆
  • 4篇熊建平
  • 4篇刘冬碧
  • 4篇李宁云
  • 4篇徐有海
  • 3篇韩烈保
  • 3篇施雅风
  • 3篇李小坤
  • 3篇姜彤

传媒

  • 7篇湖北农业科学
  • 6篇长江大学学报...
  • 3篇西南林学院学...
  • 3篇中国草地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草业科学
  • 2篇湿地科学
  • 2篇草业与畜牧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草地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土壤肥料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土壤
  • 1篇蚕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0
  • 2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 19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00aBP以来长江下游地区古洪水与气候变化关系初步研究被引量:28
2003年
通过对埋藏古树、泥炭、以及海相贝壳测年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 ,结果表明 :长江下游地区 6 0 0 0aBP以来古洪水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平这一地貌特点 ,使得海面变化对于研究区洪水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海面上升对长江下游河段径流的顶托作用导致河流上溯以及地面排水不畅 ,致使洪水发生频率加大以及洪水危害的程度加强 ,出现“小水大灾”的现象 .长江三角洲地区古洪水发生频率与美洲地区古洪水发生频率的对比研究表明 ,长江三角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在大的气候变化趋势上与全球其它地区是相似的 ,既有全球气候变化特点的同时又具有区域响应的特点 ,这对于未来研究区洪水发生的预测有着重要意义 .
张强姜彤施雅风苏布达
关键词:古洪水气候变化
磷肥用量及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米草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在江汉平原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磷肥用量及氮、磷、钾肥单施和配合施用对小米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肥基础上,施磷明显促进小米草株高提高,施磷(P2O5)45,90和135kg/hm2与不施磷相比产量分别增加23.2%,38.3%和36.3%,分别获得纯利润411.7,624.6和427.9元/hm2,说明施磷明显促进小米草生长,并使产量和经济收益提高,在3个施磷水平中以施磷90kg/hm2效果最好。不同氮钾肥配合对磷肥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以不施氮、钾肥,仅施氮肥,仅施钾肥和氮、钾肥配合施用为基础,施磷分别提高小米草鲜草产量2401,5500,2051和7900kg/hm2,磷与氮钾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显著。小米草施氮增产效果极显著,其中在磷钾肥基础上施氮的增产效果达1.79倍。在氮、磷肥基础上增施钾肥,增产显著,但若不配合施用氮、磷肥,钾肥施用没有增产效果。在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产量具有明显正交互作用,其中氮与磷(在施钾基础上)、氮与磷钾、磷与氮钾的交互值达5000kg/hm2以上,说明氮、磷、钾只有配合施用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养分的增产作用。
鲁剑巍李小坤陈防鲁君明梁友光
关键词:磷肥用量小米草株高
植被砼生境下狗牙根叶表皮细胞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对生长在植被砼上的5个狗牙根栽培种叶上表皮细胞观察,比较不同栽培种的长细胞、短细胞和气孔的长、宽、长宽比及密度。结果表明:南京狗牙根的长细胞最长,宽最短,气孔的长宽和气孔密度最大,佳宝最小且均存在显著差异;短细胞长和宽分别以佳宝和040459/680最大;5个栽培种气孔的长宽比差异均不显著。
费永俊廖启容周丽
关键词:狗牙根叶表皮细胞气孔
不同利用方式对纳帕海高原湿地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8
2005年
研究了纳帕海高原湿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沼泽和浅水沼泽草甸,排水疏干后用于放牧的草甸、垦后湿地相比,土壤有机质分别减少了4.33%、7.32%和5.64%,全氮分别减少了0.1%、0.33%和0.16%,除垦后湿地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较高外,速效养分呈现和有机质、全氮一样的变化趋势,均随人为活动干扰加剧而不断下降,土壤酶活性中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等肥力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垦后湿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较高,土壤质量改善,这与人为大量施用有机肥和周围山上水土流失带下土壤养分汇集有关,但其湿地环境已完全转化为旱生环境,湿地功能丧失。综合土壤性质10项指标计算的土壤退化指数表明,与天然沼泽比较,沼泽草甸和草甸湿地均出现退化现象,垦后湿地环境完全改变,应及时进行保护和恢复,退耕还湿。
常凤来田昆莫剑锋陆梅李宁云
关键词:土壤质量高原湿地
历史时期湖北省干湿气候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
2002年
利用湖北大量的历史文献重建的各地区旱涝等级序列 ,建立了能基本反映出旱涝长期演变规律、长而统一的干湿指数序列 ,通过经验正交函数 (EOF)计算 ,着重分析了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干湿指数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这几种分布出现的时间变化周期 .
吴宜进王学雷金卫斌任晓华
关键词:干湿气候气候变化旱涝灾害干湿指数历史时期
鄂南毛竹林的养分状况与营养诊断标准被引量:16
2004年
对鄂南 5县 (市 )毛竹林 33样点的叶片养分浓度进行了分析。调查样点叶片养分浓度差异较大 ,反映在毛竹林各元素养分变异系数普遍较大 ,特别是低产竹林。分析结果表明 :鄂南毛竹叶片氮素浓度平均为 2 4 .3g·kg-1,叶片全磷浓度平均为 1.34g·kg-1,叶片全钾浓度平均为 5 .4 4 g·kg-1,全钙浓度平均为 4 .0 8g·kg-1,全镁浓度平均为 1.4 1g·kg-1,全硫浓度平均为 112 .2mg·kg-1。微量元素铁浓度平均为 14 4 .3mg·kg-1,锰浓度平均为 2 6 9.5mg·kg-1,铜浓度平均为 4 .2 3mg·kg-1,锌浓度平均为 2 7.1mg·kg-1,硼浓度平均为 5 .6mg·kg-1,钼浓度平均为 9.6mg·kg-1。除锰、铜和锌外 ,其他各大、中微量元素在供试毛竹叶中的浓度都有随竹林产量的提高而升高的趋势。各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与平衡对毛竹产量有影响。根据高产竹园各养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提出了毛竹叶片养分分级标准及营养诊断临界指标 :N 2 5 .0 g·kg-1,P 1.30 g·kg-1,K 6 .0 0 g·kg-1,Ca 5 .0 0 g·kg-1,Mg 1.4 0g·kg-1,S 12 0 .0mg·kg-1,Fe 15 0 .0mg·kg-1,Mn 2 0 0 .0mg·kg-1,Cu 4 .0 0mg·kg-1,Zn 2 5 .0mg·kg-1,B 5 .0 0mg·kg-1,Mo 10 .0mg·kg-1。
陈卫文罗治建陈防鲁剑巍丁次平
关键词:毛竹林养分状况营养诊断
4个狗牙根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比较了生长在植被砼上4个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品种(Jackpot、Common、040459/680、Xin-nong No.1)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光合速率的差异性水平高于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Common(3.69)、040459/680(3.56)、Jackpot(3.31)、Xinnong No.1(3.16);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有或正或负的相关关系。
费永俊廖启蓉曾璇
关键词: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利用卫星遥感和GIS技术进行昭通地区土壤侵蚀调查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在分析了昭通地区土壤侵蚀成因和规律后,本研究选择了植被盖度和坡度作为确定土壤侵蚀等级的主导因子。利用1999年昭通地区TM卫星图像进行判读,提取植被盖度、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信息;从地形图提取坡度信息;最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通用软件工具ARC/INFO7.11和AR-CVIEW3.2进行土壤侵蚀等级的空间分析,得到了土壤侵蚀等级空间分布图。根据土壤侵蚀等级图的统计分析结果对长防林(云南部分)实施后产生的生态效益尤其是土壤侵蚀的治理作出了科学评价。
岳彩荣田昆徐天蜀
关键词:土壤侵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
纳帕海退化湿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对云南省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生态系统受不同强度人为活动干扰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学特征值和土壤退化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水平空间分异为沼泽>沼泽化草甸>垦后湿地>草甸,变异程度为44.68%,垂直空间分异上差异显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亚表层,变异程度沼泽化草甸63.32%,草甸54.95%,垦后湿地49.93%,土壤退化指数定量反映了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湿地土壤有机质的退化程度,即原生沼泽随人为活动干扰强度加剧而退化程度加深.
莫剑锋田昆陆梅常凤来李宁云
关键词:退化湿地土壤有机质
1990~2003年洪湖水体环境质量演变分析被引量:29
2006年
以详细的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采用标准指数法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1990~2003年洪湖水质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4 a间,洪湖水质类别以Ⅲ类和Ⅳ类为主.水质恶化的驱动因子是氮、磷及其它有机污染物.1991年到1994年期间,水体中氨氮(NH4^+-N)占溶解无机氮(DIN)的比例逐年增高;1995~2003年,以氨氮和硝酸盐(NO3^--N)同时作为水体中溶解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与1990~1994年的水质状况相比,亚硝酸盐(NO2^--N)所占的比例呈增加之势.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年际变化表明,洪湖水体自净能力在逐渐降低.以总磷(Tp)、总氮(TN)和溶解无机氮(DIN)作为评价指标,洪湖水体已属中富营养型湖泊.洪湖水质演变与该区域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围网养殖等)以及江湖连通的变化对水环境的作用相耦合.
胡学玉陈德林艾天成
关键词:水环境富营养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