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0C242)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大塘郭军罗娟邓立元邓谦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酸碱性
  • 3篇量热
  • 2篇热法
  • 2篇微量热
  • 2篇微量热法
  • 2篇量热法
  • 2篇表面酸碱性
  • 1篇氧化钾
  • 1篇水滑石
  • 1篇酸度
  • 1篇酸碱性质
  • 1篇酸性
  • 1篇铜-铝
  • 1篇热分解
  • 1篇热分解法
  • 1篇微量吸附量热
  • 1篇吸附量热
  • 1篇相互作用
  • 1篇浸渍法
  • 1篇拉曼

机构

  • 4篇湘潭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李大塘
  • 3篇郭军
  • 1篇邓谦
  • 1篇刘胜利
  • 1篇邓立元
  • 1篇罗娟
  • 1篇龙云飞
  • 1篇欧阳振中

传媒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02
  • 3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测定Cu-Al-O复合物催化剂表面酸碱性的微量热法被引量:1
2001年
以NH3 -CO2 作探针分子,采用微量热法测定Cu -Al -O复合物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酸中心强度顺序是:0.5CAO>CAO>2CAO(0.5CAO、CAO、2CAO分别表示复合物中n(Cu)/n(Al)为0.5、1和2),而碱中心强度顺序是:0.5CAO
李大塘龙云飞刘胜利郭军
关键词:表面性质酸度碱度微量热法
Cu(Al)O复合物表面酸碱性质的微量吸附量热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673K分解Cu/Al物质的量比分别为 0 .5、1和 2的Cu Al水滑石转化为Cu(Al)O复合物。XRD测定仅显示CuO物相 ,表明组成成分较均一。微量吸附量热法测定Cu(Al)O复合物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数量 ,给出了吸附分子CO2 /NH3 的吸附曲线。量热结果展示 ,样品的酸中心强度顺序是 :0 .5CAO >CAO >2CAO ,而碱中心强度顺序是 :0 .5CAO
李大塘郭军邓谦邓立元罗娟
关键词:微量吸附量热表面酸碱性
热分解法制备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K_2O/γ-Al_2O_3被引量:5
2002年
用浸渍法制备 KNO3 /Al2 O3 样品。所得样品于 973 K下焙烧并抽空 2 h便制得负载型固体碱 K2 O/γ- Al2 O3 。拉曼光谱显示 973 K抽空的样品 KNO3 已完全分解成 K2 O。而 γ- Al2 O3 载体的存在可增强 KNO3 的分解 ,表明了 KNO3 与 Al2 O3
王辉宪李大塘欧阳振中
关键词:热分解法拉曼光谱相互作用浸渍法氧化钾
Cu-Al-O氧化物催化剂酸碱性质的量热表征被引量:5
2001年
由共沉淀法合成了Cu/Al物质的量比分别为 0 5、1和 2的Cu Al水滑石。经 40 0℃焙烧 ,水滑石前体转化生成Cu Al O氧化物样品。XRD测定样品仅显示CuO物相 ,表明组成成分较均一。用CO2 和NH3 作探针分子 ,量热结果展现 ,Cu Al O氧化物的表面碱中心强度和数量顺序是 :0 5CuAlO CuAlO >2CuAlO。研究表明 ,样品的CO2 和NH3
李大塘郭军
关键词:酸性碱性微量热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