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000402804221)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罗尧治季伟捷张冰沈雁彬赵志雄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钢管
  • 1篇单元刚度
  • 1篇单元刚度矩阵
  • 1篇修正系数
  • 1篇压弯
  • 1篇圆钢管
  • 1篇载力
  • 1篇塑性区
  • 1篇截面
  • 1篇矩形钢管
  • 1篇计算方法
  • 1篇刚度
  • 1篇刚度矩阵
  • 1篇变截面
  • 1篇承载力
  • 1篇承载力分析
  • 1篇传递矩阵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市国有资...
  • 1篇中建国际(深...

作者

  • 4篇罗尧治
  • 3篇季伟捷
  • 2篇张冰
  • 1篇许贤
  • 1篇武芳
  • 1篇朱世哲
  • 1篇董石麟
  • 1篇沈雁彬
  • 1篇赵志雄

传媒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锥型压弯(扭)圆钢管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双锥型变截面类构件在压弯(扭)复合荷载作用下,受力情况复杂,目前规范尚未给出一套完整的强度、稳定计算公式。本文通过双锥型圆钢管的压弯(扭)载荷试验,对该类型构件在复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破坏模态、位移-荷载曲线及应变-荷载曲线进行了分析比较。试验分析表明:试件的破坏模态表现为结构的局部屈曲,提供一个较小的坡度,便能使塑性区发生内移,以获得更大的延性;双锥型构件比等截面构件具备更好的受力性能,其承载能力的提高与锥体坡度直接相关,对于塑性铰位于交界面处的构件,其承载能力的提高可达40%左右。
罗尧治季伟捷沈雁彬傅学怡顾磊
关键词:变截面
双锥型圆钢管的强度设计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05年
双锥型圆钢管是由两端锥形变截面体和中间等截面体组合而成的受力构件,在弯矩、轴力和扭距的组合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性状有三种,分别为破坏截面处于锥体和中间等截面体的交界处、锥体段内和杆端处。本文分析了在各种几何和荷载参数等因素的变化下构件的破坏性状并推导了破坏截面位置计算公式,还利用Mises屈服条件给出了压弯扭作用下截面强度设计公式,发现通过调整各种参数(如锥面坡度i等)可以控制破坏截面的位置,改变构件的破坏性状,提高承载力。同时双锥型变截面圆钢管构件的截面强度计算设计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确定最不利破坏截面的位置,然后应用截面强度设计公式进行截面强度验算。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试验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弥补了现行规范的不足。
罗尧治朱世哲许贤张冰季伟捷傅学怡顾磊
双锥型圆钢管的单元刚度矩阵及修正系数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了双锥型圆钢管单元的空间弹性刚度矩阵。首先简略阐述了传递矩阵法的基本原理,推导了等截面圆钢管和锥型圆钢管的传递矩阵;然后利用传递矩阵关系原理推导出双锥型圆钢管单元的空间弹性刚度矩阵,并运用实例进行公式验证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推导的刚度矩阵具有足够精度,可用于工程分析,也可用于有限元程序的编制;最后在单元刚度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锥型圆钢管的刚度修正系数,当进行稳定计算时,可将双锥型圆钢管等效成等截面圆钢管分析。文末给出常用双锥型圆钢管的刚度修正系数表,以供广大设计人员参考。
罗尧治赵志雄武芳
关键词:传递矩阵刚度矩阵
双锥型变截面矩形钢管的试验研究及承载力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双锥型变截面矩形钢管是指两端为锥型变截面、中间为等截面的组合矩形钢管构件。首先推导双锥型变截面矩形钢管的强度最不利破坏截面位置的判断公式,阐述双锥型变截面矩形钢管在压弯和压弯扭试验中不同加载方式下试件的破坏模式、塑性区发展过程及承载力结果,并结合大量有限元模型分析,进行不同弯压比下构件承载能力的比较。研究表明,双锥型变截面矩形钢管与等截面构件相比,在弯矩作用下具有更高的承载力,且塑性铰位置避开构件端节点,使整体结构延性得到增强。
罗尧治张冰季伟捷董石麟傅学怡顾磊
关键词:矩形钢管承载力塑性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