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厅产学研合作资助项目

作品数:102 被引量:366H指数:10
相关作者:汪李平颜家保刘良忠杨光义程水源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供需对接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经济管理
  • 11篇医药卫生
  • 9篇化学工程
  • 7篇生物学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艺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有机蔬菜
  • 15篇蔬菜
  • 9篇生产技术
  • 9篇生产技术规程
  • 9篇技术规程
  • 7篇降解
  • 7篇废水
  • 6篇降解菌
  • 5篇植物
  • 5篇纤维素
  • 5篇纤维素酶
  • 5篇胶原
  • 4篇丹参
  • 4篇蛋白
  • 4篇动力学
  • 4篇正交
  • 4篇正交试验
  • 4篇焦化
  • 4篇焦化废水
  • 4篇仿生

机构

  • 26篇华中农业大学
  • 2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4篇黄冈师范学院
  • 9篇长江大学
  • 7篇太和医院
  • 7篇武汉工业学院
  • 6篇武汉工程大学
  • 5篇武汉市蔬菜科...
  • 4篇武汉钢铁股份...
  • 3篇三峡大学
  • 3篇湖北大学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中国石化
  • 2篇安琪酵母股份...
  • 2篇房县人民医院
  • 2篇科技厅
  • 2篇武汉纺织大学
  • 2篇湖北科技学院
  • 2篇武汉轻工大学
  • 2篇生物资源保护...

作者

  • 21篇汪李平
  • 12篇颜家保
  • 8篇杨光义
  • 8篇刘良忠
  • 7篇程水源
  • 7篇叶方
  • 6篇李丁宁
  • 5篇刘培勇
  • 5篇周国林
  • 5篇庹保华
  • 5篇刘义满
  • 5篇刘宏玉
  • 5篇许锋
  • 5篇黄良永
  • 5篇王巧凤
  • 5篇王刚
  • 5篇王广鹏
  • 4篇郝新才
  • 4篇万菡
  • 4篇魏鑫

传媒

  • 21篇长江蔬菜
  • 9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燃料与化工
  • 4篇石油炼制与化...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药师
  • 3篇医药导报
  • 2篇特殊钢
  • 2篇武汉工业学院...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煤矿机械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20篇2013
  • 33篇2012
  • 21篇2011
  • 17篇2010
  • 1篇2009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微合金化对高级别帘线钢组织与冷拉性能的影响
为了减轻高级别帘线钢晶界渗碳体(GBC)的析出、提高其强度和冷拉性能,研究了V微合金化80、90级帘线钢的显微组织及性能变化规律。用光学显微镜(OM)及扫描电镜(SEM)观测了V微合金化试样的显微组织形貌、GBC析出、珠...
王洪利刘宏玉周鹏费阳黄彧陈浩
关键词:帘线钢V显微组织
文献传递
异养硝化菌的分离及脱氮特性研究
2013年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异养硝化菌株Y1,该菌的最优硝化条件:C/N为9.6,温度为30℃,初始pH为9.0,摇床转速为250r/min。在此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52.88mg/L的氨氮经8h降解后浓度降低到4.02mg/L,硝化过程中未发现中间产物亚硝酸氮和硝酸氮积累。菌株Y1不仅具有异养硝化作用,还能以硝酸氮作为唯一氮源进行好氧反硝化作用,40h内对初始浓度为196mg/L的NO-3-N降解率为99.05%。
游海颜家保许龙龙杨洋余永登
关键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特性
菇渣作为有机栽培基质好氧改性的实验被引量:7
2013年
研究分别以珍珠岩、菌种、猪粪作为添加料,对菇渣静态垛好氧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菇渣+猪粪处理50℃以上的高温维持时间更长,挥发性固体(VS)和C/N下降幅度更高,有利于菇渣好氧发酵达到腐熟的状态。堆体内温度出现层次效应,高温发酵阶段下层温度高于中层温度,稳定阶段中层温度高于下层,堆体上层温度始终低于中下层。
张唐娟袁巧霞陈红张利红洪娟张俊峰
关键词:菇渣腐熟
调理料对猪粪好氧堆肥特性的影响试验被引量:11
2012年
以猪粪为原料,添加质量分数为10%、15%、20%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木屑3种调理料进行好氧堆肥试验,5d人工翻堆一次。结果表明:以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为调理料的堆置效果比其他调理料效果更好。提高经过处理的玉米秸秆比例能获得更好的堆肥效果,当增至20%,能获得比以小麦秸秆为调理料更佳的堆肥效果;而以小麦秸秆为调理料的好氧堆肥的最佳比例为15%;小比例的木屑堆肥效果相对次之。
袁巧霞田纯焱陈钢钟辉林贵英
关键词:猪粪好氧堆肥
白鲢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优化被引量:32
2014年
为减少淡水鱼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高淡水鱼的附加值,对白鲢鱼骨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进行研究。以白鲢鱼骨和氯化钙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考察温度、鱼骨胶原多肽与氯化钙的质量比、时间、pH值对螯合率和螯合物中钙含量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胶原多肽螯合钙工艺进行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优化,得到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42℃、时间38 min、鱼骨胶原多肽与氯化钙的质量比2.1∶1、pH 6.8,此条件下的螯合率和螯合物中的钙含量分别为80.4%和12.1%。对螯合钙进行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其总氨基酸含量为61.03%,且具备典型的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特征。红外光谱扫描和电镜扫描观察表明:钙离子与胶原多肽发生了螯合反应,结合方式有离子结合、配位结合和吸附作用。
刘闪刘良忠李小娜刘亮王燕
关键词:鱼骨胶原多肽
有机蔬菜基地生产计划的制定被引量:2
2013年
发展有机蔬菜除了建设好有机蔬菜基地的农田基础设施外,制定基地的生产计划也至关重要。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计划的制定要综合考虑企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区域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设施装备、贮藏保鲜、市场需求等。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和种植制度对充分利用有机蔬菜基地的设施设备,确保蔬菜种类品种的产量、品质及周年均衡供应,稳定提高企业经济收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汪李平赵庆庆张敬东张时雨
关键词:蔬菜基地农田基础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周年均衡供应有机蔬菜气候条件
高效土著花生根瘤菌筛选的初步研究
2014年
利用YMA培养基,从新鲜花生根瘤中分离得到黄冈土著花生根瘤菌6株,分别编号为HG-1、HG-2、HG-3、HG-4、HG-5、HG-6。选取黄冈地区广泛使用的3个花生品种(红花1号、红花2号、中花1号)对6个菌株进行盆栽回接实验,结果显示:接种根瘤菌的花生植株都有结瘤,所有菌株均为花生根瘤菌。通过比较根瘤数量和质量,初步筛选出与花生品种红花1号、红花2号、中花1号具有最佳共生固氮匹配关系的根瘤菌菌株分别是HG-5、HG-3、HG-2。
刘世旺刘建英徐艳霞徐君驰
关键词:根瘤菌花生共生固氮
酸处理对酶法提取鲟鱼皮胶原多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人工养殖的鲟鱼鱼皮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比较乳酸、柠檬酸、乙酸对酶法提取鲟鱼皮胶原多肽的影响,并考察了酸溶胀浓度、溶胀固液比、溶胀时间及溶胀温度对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提取鲟鱼皮胶原蛋白肽的酸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溶胀酸为乳酸,在质量浓度为3%,溶胀固液比为1∶5,溶胀时间为2h,溶胀温度为30℃的条件下,鲟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水解度为43.58%,短肽得率为55.84%,水解度比不经酸溶胀的要高出23.08%。
刘培勇李丁宁刘亮王燕刘良忠谭贝妮
关键词:胶原多肽酸处理酶法提取
一株喹啉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及代谢途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从某石化厂污水处理站厂区内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1株能以喹啉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代谢的菌株Q2。降解试验结果表明,Q2能将喹啉质量浓度为500mg/L的培养液中的喹啉在32h内完全去除,其降解喹啉的适宜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值为8~10、摇床转速为100~200r/min;喹啉浓度对Q2的降解有较大影响,喹啉质量浓度为195~796mg/L时,Q2降解喹啉的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生物降解过程中,培养液从黄色变为粉红色,最后呈棕色。红外光谱分析显示,Q2降解途径很可能为8-羟基香豆素途径,且杂环上氮原子以氨氮的形式释放。
庹保华刘学东王广鹏颜家保
关键词:喹啉生物降解FT-IR代谢途径
粒径可控阳离子型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2年
在采用阳离子型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不使用任何助乳化剂的条件下,通过改进微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窄分布粒径可控的阳离子型聚苯乙烯(PS)纳米乳液。改进微乳液聚合的主要特点是:大部分苯乙烯以预乳液的形式恒速滴入引发聚合的微乳液中,使用具有高乳化性能的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能明显降低乳胶粒粒径。实验结果表明,少量阳离子单体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作为共聚单体能够明显减小Z均粒径、降低粒度分布,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均能影响制备乳胶粒的粒径及其粒度分布。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苯乙烯质量的5%~10%和1.0%~1.5%、反应温度为70~75℃时,能够制备粒径小分布窄的阳离子型聚苯乙烯纳米粒子。Z均粒径与苯乙烯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表明,Z均粒径可以通过苯乙烯用量来控制。不同聚合工艺下制备的聚合物粒度分布曲线表明,改进微乳液聚合工艺(半连续预乳化工艺)在制备窄分布的聚合物纳米粒子方面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陈浩邹其超余欢张金枝柴仕淦
关键词:微乳液聚合粒度分布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