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7JJD51074)
-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向远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以“迻译/释译/创译”取代“直译/意译”——翻译方法概念的更新与“译文学”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吾人提倡"译文学",是由脱离文本、游离译文、作为翻译外部研究的"文化翻译"及"译介学",走向译文本身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概念系统。其中,对"直译/意译"这一聚讼纷纭的二元对立的方法论概念加以辨析和反思,提出了"迻译/释译/创译"三位一体的新的方法论概念取而代之。"迻译"是一种不需要翻转的平行移动的传译,也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但是否选择"迻译"却能显示译者的主体性;"释译"是解释性翻译,有"格义""增义"和"以句释词"三种具体方法;"创译"是创造性或创作性的翻译,分为词语的"创译"和篇章的"创译"两个方面,前者创造新词,后者通过"文学翻译"创作"翻译文学"。从"迻译""释译"到"创译",构成了由浅入深、由"译"到"翻"、由简单的平行运动到复杂的翻转运动、由原文的接纳、传达到创造性转换的方法操作系统。
- 王向远
- 关键词:翻译方法
- 道通为一——日本古典文论中的“道”、“艺道”与中国之“道”被引量:8
- 2009年
- 日本的作为抽象名词的"道"是从中国传入的,但这个"道"在日本却失去了作为本原与终极本体的最高抽象意义。日本古代文论对中国之"道"的理解,受制于日本儒学对"道"的"人道"及"圣人之道"的规定,同时又回避了儒学之"道"中的"性"、"理"的抽象内涵,而专指学问或学艺。"道"由此而与日本古典文论产生了密切关系并成为日本古典文论的元范畴,以"道"为中心产生了"和歌道"、"连歌道"、"俳谐道"、"能乐道"等一系列相关文论概念并最终形成了统括性的范畴——"艺道"。
- 王向远
-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论
- 日本古典文论中“心”范畴及其与中国之关联被引量:5
- 2011年
- 日本古代文论中的"心"范畴,涉及到文论中的创作主体论、心词(内容与形式)关系论、审美态度论、主客统一论。日本的"心"、"有心"、"无心"均来自汉语,在语义上接受了中国影响,但在中国,这些都是哲学概念而不是文论概念,在日本则主要是文论概念。日本文论中的"心"论及其衍生出来的"心.词"、"歌心"、"有心.无心"等概念,都与中国有关,都受到中国的影响,但比起中国文论中的"心"论,却具有较高的范畴化程度,"心"论在日本古典文论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较中国的"心"论为高。
- 王向远
-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论
- 以“迻译/释译/创译”取代“直译/意译”——翻译方法概念的更新与“译文学”研究被引量:29
- 2015年
- 提倡"译文学",是由脱离文本、游离译文、作为翻译外部研究的"文化翻译"及"译介学",走向译文本身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概念系统。其中,对"直译/意译"这一聚讼纷纭的二元对立的方法论概念加以辨析和反思,提出了"迻译/释译/创译"三位一体的新的方法论概念取而代之。"迻译"是一种不需要翻转的平行移动的传译,也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但是否选择"迻译"却能显示译者的主体性;"释译"是解释性翻译,有"格义"、"增义"和"以句释词"三种具体方法;"创译"是创造性或创作性的翻译,分为词语的"创译"和篇章的"创译"两个方面,前者创造新词,后者通过"文学翻译"创作"翻译文学"。从"迻译"、"释译"到"创译",构成了由浅入深、由"译"到"翻"、由简单的平行运动到复杂的翻转运动、由原文的接纳与传达到创造性转换的方法操作系统。
- 王向远
- 关键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释译创译
- 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视角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被引量:19
- 2011年
- 本居宣长认为,日本文学的创作宗旨就是"物哀",作者只是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与感动,如实表现出来并与读者分享,以寻求审美共鸣及心理满足,此外并没有教诲、教训读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读者的阅读目的也是为了"知物哀"。"知物哀"就是知人性、重人情、解人意,富有风流雅趣。"物哀"论彻底颠覆了日本文学评论史上长期流行的、建立在中国儒家道德学说基础上的"劝善惩恶"论,既是对日本文学民族特色的概括与总结,也是日本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试图摆脱对中国文学的依附与依赖,确证其独特性、寻求其独立性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日本文学观念的一个重大转折。同时,"物哀"论涉及文学价值论、审美判断论、创作心理与接受心理论、中日文学与文化比较论等,从世界文论史上、比较诗学史上看,也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
- 王向远
- 关键词:物哀
- 中日“文”辨——中日“文”、“文论”范畴的成立与构造被引量:2
- 2010年
- "文"这一概念是中日传统文学深度关联的一个重要的契合点。在中国,"文"的含义有两个基本层次:一是哲学之"文",二是"文学"之文;在日本,"文"也有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文学之"文",二是语言学之"文"。两国之"文"的含义有一层上下的错位——哲学意义上的"文"未能深度融入日本文化,而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在中国很少使用。但在文学的层面上,两国之"文"是完全啮合的,并且成为两国统括各体文学的最高范畴。在"文"及"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文论"这一概念,作为统括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最确切的范畴,无可替代,对日本传统文学也同样适用。
- 王向远
-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论文论
- 气之清浊各有体——中日古代语言文学与文论中“气”概念的关联与差异被引量:5
- 2010年
- 日本的"気"字不仅仅是对中国之"氣"的简化,它也包含着对中国之"气"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混乱现象的整理与超越意识。日本之"气"有"け(ke)"和"き(ki)"两种发音,代表了对中国之"气"理解与接受的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け(ke)"表现的是古代日本人对中国之气的抽象性内涵的接受惶惑;"き(ki)"则将中国之"气"这一宇宙天地人生的本体概念,具象化为人生化、情绪化的具有描述与形容功能的词,并衍生出数量上远远超过汉语的"气"字词组。从语义的角度看,中国之"气"经历了四个发展演进的阶段:有形的云气之气(天气)→抽象的元气(宇宙本原之气)→人之气→文之气;日本之"气"则有"云气之气→可感知的神灵之气→人之气"三个阶段,它解构了中国之"气"的抽象化、本体论的性质,但未能实现从"天气"、"人气"向"文气"的延伸与转换。因而,与中国古典文论"以气论文"的"文气"论的深厚传统有所不同,"气"在日本文论中使用较少,且概念化程度不高。
- 王向远
- 关键词:古代文论
- 民族文学的现代化即为“国民文学”——“国民文学”的形成与提倡被引量:4
- 2012年
- "国民文学"是在各个"民族文学"发展、融合、凝聚的基础上,在"国家"这一现代性民族共同体中所形成的新的文学形态。"国民文学"只能包括、凝聚,而不能替代和覆盖"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的发展必然指向"国民文学"。当今世界各国,民族身份的现代化就是"国民化",传统"民族文学"的现代化就是"国民文学"。"民族文学"已经或正在被"国民文学"所吸收、所融汇,文学的"民族"分野日益模糊化,而文学的"国民"分野则日益明朗化。从"民族文学"发展到"国民文学",再发展到"区域文学",最后发展到"世界文学",是人类文学史横向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顺应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大势,强化"国民"及"国民文学"的观念与意识,促使"民族文学"向"国民文学"的进一步转化与凝聚。
- 王向远
- 关键词:民族民族文学国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