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3KJB170016)

作品数:27 被引量:177H指数:9
相关作者:周先春石兰芳莫嘉琪汪美玲周林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去噪
  • 9篇图像
  • 8篇图像去噪
  • 6篇小波
  • 5篇曲率
  • 5篇非线性
  • 5篇变分
  • 4篇人脸
  • 4篇人脸识别
  • 4篇近似解
  • 3篇行波
  • 3篇摄动
  • 3篇水平集
  • 3篇去噪模型
  • 3篇主成分
  • 3篇主成分分析
  • 3篇阈值
  • 3篇小波变换
  • 3篇孤波
  • 3篇波变换

机构

  • 27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湖州师范学院
  • 3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蚌埠学院
  • 1篇桐城师范高等...

作者

  • 18篇周先春
  • 16篇石兰芳
  • 9篇莫嘉琪
  • 8篇汪美玲
  • 6篇周林锋
  • 5篇孙文荣
  • 3篇韩祥临
  • 2篇欧阳成
  • 2篇吴琴
  • 2篇林万涛
  • 2篇陈铭
  • 1篇朱敏
  • 1篇郭业才
  • 1篇许永红
  • 1篇王洁
  • 1篇唐娟
  • 1篇周杰
  • 1篇聂子文

传媒

  • 9篇物理学报
  • 3篇电子技术应用
  • 2篇软件
  • 1篇数学进展
  • 1篇通信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应用数学学报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数学年刊(A...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电子设计工程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小波与重调和方程的扩散去噪模型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为了在图像去噪时更好地保留图像的角点、尖峰和窄边缘,利用重调和方程的应力平衡性及其高阶偏导数的局部极大值,构建新算子,建立重调和扩散模型.考虑到若图像中的噪声很强,则会在处理后的图像上留下一些孤立的斑点,且图像的纹理是在较大范围上具有的统计特性,而新建模型只能保留局部细节,图像大范围上的信息没有得到很好保留,故对上述新建模型做进一步改进,采用小波变换提取图像的高频部分,对这部分运用应力平衡性构建新算子,从局部上较稳定地控制图像的细节信息,建立波域重调和扩散模型.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Perona-Mailik模型相比较保留了更多的图像信息,有效地增强了图像的边缘,同时很好地保持了图像的角点、尖峰、和窄边缘,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周先春汪美玲石兰芳周林锋
关键词:小波变换图像去噪
阈值寻优的高保真各向异性滤波模型被引量:9
2016年
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法中,边缘检测的准确性对滤波结果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增强图像滤波的效果,提出一种阈值寻优的高保真各向异性滤波方法.首先用小波变换提取图像的高频部分,在高频部分用二阶微分量曲率模值来反映局部信息,避免将图像的尖峰、角点误认为噪声,保护图像的尖峰、角点等细节信息;然后用最小均方算法设计阈值,进一步控制扩散强度,建立新的各向异性滤波模型;最后用建立的新模型对提取的高频部分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高频系数和原来的低频系数进行小波重构,得到去噪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去噪性能优异,较好地保持了图像细节;另外,该方法的运行时间较短,有利于实际应用,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周先春汪美玲石兰芳
关键词:图像去噪小波变换
基于Demons算法改进的图像去噪模型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在Demons算法的基础上,将扩散过程看作图像配准,建立一种新的基于图像配准的Demons去噪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去噪效果优于经典的Perona-Malik模型,排除了模型的病态性.考虑到新模型在图像去噪过程中仅靠梯度信息表示图像的局部特征还不完善,故将水平集曲率作为控制图像结构的驱动力因素引入到此模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梯度和曲率双重驱动力的图像去噪模型.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新模型都可有效抑制噪声,清晰度也有明显的提高,其中双重驱动力的图像去噪模型去噪效果更具优越性.
周先春汪美玲周林锋吴琴
关键词:图像配准
基于自适应对数变换和PCA算法的人脸识别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对数变换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将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对数变换,使人脸图像由于光照不均而引起的图像模糊得到改善;使用PCA算法对图像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减少了图像识别的计算量,有效提高识别的效率,再用最近邻分类器(NN)进行分类识别。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使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人脸识别的识别率。
周先春孙文荣张纯伟
关键词:人脸识别主成分分析最近邻分类器
一类非线性发展方程孤立子行波解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技巧,研究了一类非线性发展方程.首先利用待定函数法求出相应无扰动情形时方程的孤立子行波解.然后利广义变分迭代方法得到了原扰动情形时非线性扰动色散方程的孤立子解.
石兰芳朱敏周先春汪维刚莫嘉琪
关键词:孤子行波变分迭代
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图像熵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在图像去噪过程中,大部分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均使用梯度信息检测边缘,当边缘部分被噪声严重污染时,这些方法不能有效检测出这些边缘,因而无法保留边缘特征.为了较完整的保留图像的区域信息,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能使具有相似输入的神经元同时产生脉冲的性质对噪声图像做处理,得到图像熵序列,并将图像熵序列作为边缘检测算子引入到扩散方程中,不仅能克服仅用梯度作为边缘检测算子易受噪声影响的弊端,而且能较完整地保留图像的区域信息.然后,用最小交叉熵准则搜索使去噪前后图像信息量差异最小的阈值,设计最佳阈值控制扩散强度,建立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与图像熵改进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PCNN-IEAD).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经典模型相比,保留了更多的图像信息,能够兼顾去除图像的噪声和保护图像的边缘纹理等细节信息,较完整的保留了图像的区域信息,性能指标同样也证实了新模型的优越性.另外,该模型的运行时间较经典模型的短,因此,该模型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郭业才周林锋
关键词:图像去噪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图像熵最小交叉熵
室内环境下指数分布非对称几何统计信道模型被引量:2
2018年
室内微环境下复杂的物理环境具有不规则性,造成实际无线信道参数和理想环境下的参数值有较大差别。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散射体呈指数分布的、非对称室内传输环境的统计信道模型。推导小尺度衰落多径效应造成的角度、时间等相关无线信道参数。求解信号的TOA/AOA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以及无线信号到达角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与散射体均匀分布及对称模型相比,该模型所推导的相关无线信道参数更适用于实际信道环境。
周先春徐浩捷石兰芳
关键词:室内环境密度函数
一类生态模型的近似解析解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一类了生态种群动力学模型.利用一组泛函,选取拉格朗日乘子,用修正的变分方法,得到了相应模型的近似解.采用一个简便的方法求得非线性种群动力学模型的精度较高的近似解.
汪维刚石兰芳莫嘉琪
关键词:变分动力学模型拉格朗日乘子
(2+1)维扰动时滞破裂孤波方程行波解的摄动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研究了一类(2+1)维扰动时滞破裂孤波方程.首先讨论了对应的无时滞情形下的破裂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投射方法得到了孤波精确解.再利用同伦、摄动近似方法得到了扰动破裂孤波方程的行波渐近解.
欧阳成石兰芳林万涛莫嘉琪
关键词:孤波行波解近似解
基于EEMD算法在信号去噪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为了抑制经验模态分解中出现的端点效应和模态混叠现象,利用白噪声辅助数据分析方法——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构造一个自适应滤波器组,对原信号进行各级滤波,最终得到纯净的信号。然后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进行比较,通过仿真可以看出,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构造的滤波器组滤波效果比较理想。
周先春嵇亚婷
关键词:小波阈值去噪经验模态分解端点效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