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470)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陈刚向莹陈实李俊华钟山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免疫
  • 1篇眼镜蛇蛇毒
  • 1篇蛇毒
  • 1篇蛇毒因子
  • 1篇肾移植
  • 1篇食蟹猴
  • 1篇排斥
  • 1篇排斥反应
  • 1篇皮肤移植
  • 1篇猕猴
  • 1篇灵长类
  • 1篇灵长类动物
  • 1篇免疫学
  • 1篇免疫原性
  • 1篇免疫原性研究
  • 1篇加速性排斥反...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学
  • 1篇病理学特点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陈松
  • 2篇钟山
  • 2篇李俊华
  • 2篇陈实
  • 2篇向莹
  • 2篇陈刚
  • 1篇吴瑛
  • 1篇郭晖
  • 1篇王婉瑜
  • 1篇朱建国
  • 1篇熊郁良
  • 1篇王虹

传媒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Zoolog...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云南孟加拉种眼镜蛇蛇毒因子在灵长类动物内应用的免疫原性研究
2008年
眼镜蛇蛇毒因子(CVF)能特异性清除机体循环中的补体C3,从而可能在防治补体介导的损伤或疾病中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云南孟加拉种眼镜蛇蛇毒因子(Y-CVF)较文献报道的其他各种CVF具有更高的活性和较少的用药量。为探讨Y-CVF静脉使用是否诱导灵长类动物体内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和异种天然抗体,给2只正常食蟹猴每两周静脉注射一次治疗剂量(0.05mg/kg)的Y-CVF,共4次,检测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内补体C3水平、总补体活性(CH50)、抗Y-CVF抗体和抗猪内皮细胞异种抗体的变化。结果显示,前2次注射Y-CVF后均有良好的清除补体效果,第3次注射Y-CVF后补体仅被部分灭活,第4次注射Y-CVF后则基本无效。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证实特异性抗Y-CVF抗体产生,且其滴度随着Y-CVF注射次数增加而递增。多次注射Y-CVF后,并没有在血清内检测到明显的抗猪内皮细胞抗体的变化。因此,多次静脉注射Y-CVF能诱导灵长类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导致Y-CVF失效,但未发现抗α-Gal异种天然抗体明显增加。
向莹陈松李俊华钟山王婉瑜熊郁良陈实陈刚
关键词:食蟹猴免疫原性
猕猴预致敏后肾移植加速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及病理学特点
2009年
目的观察猕猴预致敏后肾移植加速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及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建立猕猴皮肤预致敏后肾移植加速性排斥反应模型(供、受者各3只)。检测3只受者皮肤移植预致敏前、后及肾移植后血清内供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并在发生排斥反应时对移植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补体、抗体的沉积及各类型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病理学分析。结果3只受者均发生了加速性排斥反应。其中2只受者在预致敏后血清中供者特异性抗体明显增加,对供者的淋巴毒反应明显升高;肾移植后受者血清中供者特异性抗体及针对供者的淋巴毒进一步升高。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排斥反应的移植肾内有明显的动脉坏死、血栓形成、间质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染色显示移植肾内有大量的补体、抗体沉积(主要为IgG),而各种类型的淋巴细胞浸润少见。另1只受者体内的供者特异性抗体及对供者淋巴毒反应的升高程度不如前2只明显,病理学变化以肾小管损伤为主。结论皮肤移植预致敏可以诱导受者产生程度不等的预存抗体,导致大多数移植肾在术后早期发生主要由抗体和补体介导的严重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
陈松李俊华向莹钟山郭晖王虹吴瑛朱建国陈实陈刚
关键词:肾移植皮肤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