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08000410)
- 作品数:9 被引量:126H指数:7
- 相关作者:张艳博刘善军吴立新李国良陈宾宾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胜利露天煤矿滑坡机理分析及成因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胜利露天煤矿的滑坡现状,分析了露天煤矿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即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软弱层对滑坡的影响,阐述了露天煤矿产生滑坡的诱发因素,即降水、地震和人为作用对滑坡的影响,以及土冻结对露天煤矿边坡的破坏作用,得出了滑破的发生与发展严格受地形、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且主要受软弱带和降雨诱发的结论,为进一步分析和评价胜利露天煤矿滑坡现象提供了基础研究。
- 张艳博康志强李毅军
- 关键词:露天煤矿滑坡边坡稳定性
- 岩石破裂前红外热像的时空演化特征被引量:40
- 2009年
- 以花岗闪长岩和大理岩试件单轴加载红外观测实验为例,对岩石破裂前红外热像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在塑性变形阶段随着微破裂的产生出现热像空间分异现象,表现为在未来剪性破裂位置出现高温异常条带,且高温异常条带之间的区域出现低温辐射异常,这种热像异常特征是岩石宏观破裂的早期红外前兆.而临失稳前热像整体表现出的短暂降温是岩石宏观破裂的晚期红外前兆.两种红外前兆的出现及其空间特征与岩石破裂形式及应力场分布格局有密切关系.
- 刘善军吴立新张艳博
-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岩石破裂
- 基于纵向数据与突变理论的边坡滑坡预测新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8
- 2009年
- 基于边坡位移监测数据满足纵向数据部分线性模型的假定,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系数和回归函数,应用B样条法对坡表水平位移和观测时间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纵向数据部分线性模型函数.然后将该函数依泰勒级数展开并截取部分函数项,通过变量代换转换成尖点突变模型形式,由突变判据进行边坡滑移危险性识别及边坡滑坡预测.该新方法的提出丰富了滑坡预报理论,并得到了现场实测数据的验证.
- 王树仁张艳博
- 关键词:纵向数据突变理论边坡工程
- 基于三维路线精测方法确定深部工程岩体强度被引量:4
- 2009年
- 在深部采矿工程中,针对岩石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先按岩性的不同将岩体进行岩组RG(rock group)划分,再对不同岩组分别进行三维RQD指标量测的方法。基于路线精测方法,通过对孔庄煤矿深井工作面不同岩组进行三维RQD实测和统计分析,得到了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基础上深部节理化岩体强度折减系数,并由换算公式确定了工程岩体的等效强度。研究成果有助于对深部岩体结构特性进行定量化评价,为合理确定深部岩体的强度提供新的思路。
- 张艳博何满潮刘文涛
- 关键词:岩体分类工程岩体深部开采
- 潮湿岩石受力过程红外辐射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9
- 2010年
- 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干燥和潮湿砂岩单轴压缩过程中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潮湿岩石加载过程中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随载荷增加呈上升趋势,AIRT与应力的变化步调一致,曲线波动较小;岩石失稳前单位载荷下潮湿岩石的升温幅度高于干燥岩石,水对岩石受力时的红外辐射具有明显推动作用,但破坏瞬间热像特征变化不很明显.干燥砂岩AIRT与应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但在破坏瞬间出现显著的增温现象和热像特征的明显变化.可以利用潮湿岩石AIRT与应力的良好同步性监测潮湿岩石的应力变化过程,利用干燥岩石破裂瞬间的热像变化特征分析岩石灾变的空间位置与灾变模式.
- 刘善军吴立新张艳博陈群龙
-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砂岩红外辐射预警
- 含孔岩石加载过程的热辐射温度场变化特征被引量:36
- 2011年
- 选择含圆孔岩石作为试样,利用单轴加载试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手段,对模型受力及破裂过程的热辐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圆孔岩石在加载过程中压、拉应力呈对称分布,导致热像的升温和降温区对称分布,即压应力区升温,拉应力区降温,应力场与红外辐射温度场之间呈很好的对应关系。试件加载后期发生破裂,破裂的性质与红外辐射温度变化有密切关系,剪性破裂辐射温度升高,而张性破裂辐射温度无明显变化。试件最终呈剪性破裂,而该区域的带状升温是岩石破裂失稳的重要红外前兆。试验结果再次揭示,利用热成像技术可以监测岩石的应力与灾变现象。
- 张艳博刘善军
- 关键词:红外辐射
- 混凝土破裂与渗水过程的红外辐射特征被引量:28
- 2009年
- 对内含水体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加载,利用红外热像仪并辅以声发射仪,观测加载过程中试样的红外辐射与声发射变化特征,研究混凝土破裂与渗水的红外异常前兆。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应力的阶段性发展,试样表面的红外辐射呈现早期整体性均匀上升、中期局部高温异常、后期低温异常的主要特征,声发射相应出现早期微量增加、中期均匀增加、后期快速增加的特征。加载中、后期红外热像出现的局部辐射温度"先升后降"现象是混凝土破裂–渗水的重要红外异常前兆,其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应力和声发射前兆。整个破裂与渗水过程中,高温区域包围低温区域的温度场分布是热像的主要特征。基于实验结果,分析试样红外辐射阶段性变化以及破裂、渗水异常前兆的机制,讨论应力、红外及声发射灾变前兆时间差异性的原因。实验结果对水库大坝以及其他储水混凝土工程破裂与渗水的遥感监测与灾变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善军张艳博吴立新李国良陈群龙
-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混凝土渗水红外辐射安全监测
- 花岗岩破裂渗水过程红外辐射与声发射特征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通过声发射仪、红外热像仪观测有水压条件下的花岗岩试样单轴加载实验,研究加载过程中试样的声发射与红外辐射特征以及花岗岩破裂与渗水的红外及声发射异常前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应力的逐步增加,试样的红外辐射表现为早期均匀上升、中期局部高温异常、后期渗水区低温异常;在破裂及渗水过程中,红外辐射表现为高温辐射场包围低温辐射场;花岗岩破裂-渗水的红外异常前兆为渗水点出现明显的"先升后降"红外辐射现象;32~128 kHz频段是花岗岩破裂渗水时声发射信号的特征频带,且在渗水前夕该频带能量呈百分比下降趋势,并在渗水发生时降至最低点。上述实验结果对巷道开挖过程中透水事故的遥感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艳博陈宾宾景广辉
- 关键词:花岗岩渗水红外辐射声发射小波包
- 拐折非连通断层加载失稳的热辐射演化特征被引量:7
- 2009年
- 为研究构造活动及其失稳过程的红外异常特征,选择拐折非连通断层作为模拟对象,利用单轴加载试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模型受力及失稳过程的热辐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应力的增高及阶段性变化,热像首先在下部断层出现1个高温异常点,强度逐渐增强,临近失稳前在岩桥端部又出现2个高温异常点,并具有交替出现的特征,最终演化为一热条带,继而断层连通失稳。"三点高温"和"交替演化"的红外辐射异常特征,与断层预滑、岩桥区应力集中及迁移有因果关系;(2)岩桥区的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在断层活动过程中呈现3个阶段的变化特征,表现为低应力阶段的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小、中间应力阶段的缓慢上升和临失稳阶段的加速上升。AIRT短暂降温之后的加速上升是断层破裂失稳的重要前兆;(3)断层周围不同区域的AIRT变化特征不同,与不同区域应力性质差异存在密切关系。应力、应变、红外辐射等多参数的对地集成观测是未来构造活动及其灾变分析的关键。
- 刘善军吴立新张艳博李国良陈群龙
-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红外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