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715009)

作品数:11 被引量:128H指数:6
相关作者:滕军李祚华董志君涂胡兵曹冬雪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地震
  • 4篇混凝土
  • 3篇震害
  • 3篇抗震
  • 2篇地震破坏
  • 2篇地震破坏机理
  • 2篇震害分析
  • 2篇筒结构
  • 2篇阻尼
  • 2篇阻尼器
  • 2篇汶川大地震
  • 2篇汶川地震
  • 2篇联肢剪力墙
  • 2篇抗震性
  • 2篇抗震性能
  • 2篇剪力
  • 2篇剪力墙
  • 2篇钢筋
  • 2篇钢筋混凝
  • 2篇钢筋混凝土

机构

  • 14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航空规划...
  • 2篇广州容柏生建...

作者

  • 11篇滕军
  • 4篇李祚华
  • 3篇涂胡兵
  • 3篇董志君
  • 2篇张浩
  • 2篇和雪峰
  • 2篇容柏生
  • 2篇马伯涛
  • 2篇李卫华
  • 2篇曹冬雪
  • 1篇吴红军
  • 1篇王孝锋
  • 1篇郭伟亮
  • 1篇吴斌
  • 1篇鲁志雄
  • 1篇杜红劲
  • 1篇周大睿
  • 1篇胡艳容
  • 1篇王贞

传媒

  • 5篇建筑结构学报
  • 4篇工程抗震与加...
  • 2篇第八届全国地...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BAQUS的混凝土材料子程序开发与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对复杂高层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初步探讨了ABAQUS显式动力模块下的用户材料子程序(VUMAT)的开发过程,给出了可应用于VUMAT接口的单参数混凝土弹塑性模型的显式计算表达式,通过对梁单元的应用初步验证了该材料模型的有效性。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模型不但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高层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屈服顺序及薄弱部位,而且能够方便地考虑结构塑性阶段的损伤扩展情况。
滕军李祚华王孝锋和雪峰
从损伤谱解读汶川大地震震害被引量:3
2008年
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房屋结构损毁倒塌,经济损失巨大。本文依据Park-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通过大量的单自由度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建立了基于强度折减系数的四类场地损伤谱,分析了位移延性水准、强度折减系数、初始自振周期对损伤指数的影响。从损伤谱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汶川地震长持时对结构损伤的影响,阐明了结构初始自振周期对多层结构破坏的影响,考察了位移延性水准与局部倒塌的关系。本文损伤谱的建立为后续基于损伤谱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滕军涂胡兵
关键词:汶川地震多层结构
基于汶川震害分析的强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累积损伤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汶川大地震中大量的房屋结构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震害调查表明,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机理仍不清晰、明确。本文通过对一高层结构的地震累积损伤分析,建立了能够考虑累积损伤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结构的地震损伤累积破坏程度,并和Pushover分析结果及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认为基于累积损伤模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更为合理、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可靠,能够较好地描述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
滕军李祚华和雪峰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高层结构地震破坏机理
基于能量的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某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整体能量反应规律和塑性变形能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强度和持时的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能量反应有较大不同;大震作用下结构塑性变形能大于结构阻尼能,结构塑性发展主要集中在底部几层,越往上塑性越小,结构塑性区域主要发生在结构的10层以下,占总塑性能的98.7%,结构中连梁消耗绝大部分的塑性变形能,占总塑性耗能的64.3%,而剪力墙、柱、梁和楼板分别消耗11.6%、10.2%、7.5%及7.3%的塑性变形能。
滕军董志君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
基于汶川地震震害分析的强震作用下结构累积损伤研究
汶川大地震中大量的房屋结构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此次地震特点是强度大、持时长、余震多。震害调查表明,基于目前结构抗震设计理论设计的结构,结构的破坏模式没有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机理仍不清晰、明确。本文对一高...
滕军涂胡兵李祚华和雪峰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破坏机理
文献传递
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产生了严重的破坏,研究影响其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性能评价方法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针对汶川地震中一严重破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建模所选取参数及方法的合理性,再根据汶川地震中出现的典型震害分析填充墙沿楼层高度布置形式、结构层数、填充墙的开洞率及构造措施等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墙不均匀布置对框架结构抗震不利;填充墙开洞过大易产生短柱破坏;合理的构造措施可有效阻止贯穿型大裂缝的出现等。最后,本文还对主体框架和填充墙分别提出了性态化设计目标,结合四节点墙体模型,利用能力谱法能较好地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平,且证明了按照规范对框架填充墙结构周期进行折减不够合理。
滕军胡艳容涂胡兵
关键词:数值仿真填充墙抗震性能能力谱法
高层建筑斜交网格筒结构抗震概念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为了解高层建筑斜交网格筒-核心筒新型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概念,参照工程实例建立了典型的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采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基于构件塑性能发展过程明确了体系构件的屈服顺序、探讨了墙肢厚度、斜柱截面、连梁高度等因素对体系构件屈服顺序的影响,总结了内外筒抗震防线的分布特点,分析了体系弹性和塑性阶段抗侧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键构件以及体系塑性耗能的关键构件。结合"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和体系抗震防线分布特点以及构件屈服特点,探讨了该类型结构的抗震概念。
滕军郭伟亮容柏生李祚华董志君
关键词:筒体抗震抗震防线
带悬挑的大跨度楼板结构舒适度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Arup方法对带悬挑的大跨度楼板结构进行了舒适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可知Arup方法计算结果更为精确。本文针对带悬挑的大跨度楼板结构分析了刚度、质量、阻尼及悬挑长度对其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挑长度和阻尼对结构反应有较...
滕军申选召
关键词:楼板人致振动
文献传递
联肢剪力墙连梁阻尼器伪静力试验研究被引量:67
2010年
连梁阻尼器属于平面内屈服型软钢阻尼器。通过对11个连梁阻尼器进行伪静力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现象及力-位移关系曲线对各型号连梁阻尼器的屈曲和破坏状况观察,判断其工作性态。采用数据拟合法对伪静力试验数据分析得到连梁阻尼器的双线性刚度、极限承载力和等效阻尼比的经验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和本构关系。文中采用的研究思路为:提取试验结果,有限元模拟、调参,以调参后的有限元模型的解作为精确解,虚拟多种型号阻尼器,计算双线性刚度、极限承载力,回归经验公式,并确定阻尼器耗能能力评价标准。通过伪静力试验得出:双列孔连梁阻尼器的滞回性能良好,呈现整体屈曲;建议采用孔间柱长宽比α>2.5,两列孔的列间距与孔间距之比γ≥1.0,开孔率p∈[5%,20%]的双列孔连梁阻尼器。
滕军马伯涛李卫华张浩曹冬雪
关键词:联肢剪力墙伪静力试验滞回性能
桥梁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为明确纤维模型和分离式模型在应用于桥梁抗震分析中的差异,本文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模型,对某连续刚构桥建立了分离式模型。考虑桥墩高宽比变化,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弹性与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并将结果与纤维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表明:在弹性状态,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受桥墩高宽比影响较小,能得到较一致的解答;在弹塑性阶段,纤维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但对于弯曲破坏不明显的桥梁结构其分析结果并不能反应桥墩的真实损伤情况,对于弯曲破坏显著的桥梁结构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工程分析方法;应用分离式模型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桥梁结构的损伤分布,是一种更为合理更为精细的弹塑性动力分析方法。
滕军杜红劲孙占琦吴红军
关键词:桥梁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纤维模型塑性损伤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