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715017)

作品数:24 被引量:206H指数:10
相关作者:袁晓铭曹振中孙锐陈龙伟王维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建筑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0篇地震
  • 14篇液化
  • 13篇汶川地震
  • 6篇砂土
  • 6篇砂土液化
  • 5篇液化判别
  • 4篇液化场地
  • 3篇地震液化
  • 3篇汶川大地震
  • 3篇波速
  • 3篇大地震
  • 2篇地表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条件
  • 2篇液化土
  • 2篇液化土层
  • 2篇震害
  • 2篇伽师地震
  • 2篇汶川8.0级...
  • 2篇击数

机构

  • 26篇中国地震局工...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作者

  • 25篇袁晓铭
  • 21篇曹振中
  • 12篇孙锐
  • 9篇陈龙伟
  • 8篇王维铭
  • 6篇董林
  • 4篇李兆焱
  • 4篇石江华
  • 3篇侯龙清
  • 2篇徐红梅
  • 2篇孟凡超
  • 1篇胡伟华
  • 1篇蔡晓光
  • 1篇孟上九
  • 1篇徐学燕
  • 1篇唐福辉
  • 1篇张建毅
  • 1篇汪云龙
  • 1篇付海清
  • 1篇李雨润

传媒

  • 8篇世界地震工程
  • 6篇岩土力学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7篇2011
  • 16篇2010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8.0级地震板桥学校液化震害剖析被引量:1
2011年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中绵竹市板桥镇板桥学校液化破坏具有典型性,通过现场调查、高密度电法测试、波速测试、钻孔、探坑和室内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其地裂缝成因,分析了学校教学楼破坏机理以及液化土的特性。结果表明:①地裂缝是由液化而不是由次断层或破裂带引起;②板桥学校较周围房屋建筑震害严重,其破坏不是由于地震时振动惯性力所致,而是由于地基液化直接造成;③地下液化层为3.0~6.1 m的砂砾土,液化土不是地表喷出的细砂,地表喷出物与地下实际液化土差异显著;④以往认为砂砾土不会液化从而选择砂砾层作为持力层这一观点有误,需要重新认识。
曹振中徐学燕T.Leslie Youd袁晓铭
关键词:汶川地震液化
标贯法对巴楚地震液化场地适用性及误判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以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液化调查为基础。检验国内外现有以标准贯入击数试验为指标的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包括我国规范液化判别方法和Seed-Idriss方法。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规范和Seed-Idriss方法在对巴楚地震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较低,总体成功率均为66%,非液化场地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5%和84%,但对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仅为43%和48%,明显偏于危险。原因可能是标贯形成数据主要来源其它地区而巴楚地区砂土与之差异较大所致,值得深入研究。
李兆焱袁晓铭曹振中石江华董林
关键词:砂土液化
现有剪切波速判别方法对巴楚地震液化预测成功率分析
2010年
以2003年新疆巴楚6.8级地震砂土液化场地调查和现场波速测试为基础,研究目前国内外5种典型的以剪切波速为指标的液化判别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问题。分析表明,目前的5种剪切波速液化判别式对于新疆巴楚地区均没有给出满意的结果,成功率只在36%~64%之间。烈度法对巴楚地震液化和非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均只有40%左右,且Ⅶ度区偏于危险,Ⅸ度区又偏于保守;5种方法基准值临界线与巴楚地震实际曲线均相差很大,Ⅶ度区均完全错判;需要深入研究巴楚地区的土性特征,建立新疆地区区域性液化判别方法。
石江华袁晓铭曹振中李兆焱董林
关键词:剪切波速砂土液化
基于标准CPT指标的现今唐山地区场地液化可能性分析
2010年
从近年的多次强震引起的地震灾害可以看出,若将建筑物建立在液化特性估计不足的可液化土层上,在强震作用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破坏。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产生大面积液化,给国计民生带来严重灾害。文中基于标准CPT指标和改进的Seed方法对现今唐山地区场地进行液化预测,并将唐山地震时液化情况与现今场地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新一代区划图规定的设计地震动作用下,现今在唐山调查的场地大部分会出现液化,若现今在唐山再次发生强度类似1976年的大地震,这些调查的场地会全部液化。
邱毅徐进曹振中袁晓铭
关键词:液化判别CPT
砂砾土液化判别的基本方法及计算公式被引量:22
2011年
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中液化现象显著且砂砾土液化占很大比重,而我国一些地区砂砾土分布广泛,发展相应液化预测和判别方法十分必要。我国规范液化判别方法来源于砂层(细粒土)液化资料,且按规范规定标准贯入试验不适于砂砾场地,故现有规范中基于标贯的液化判别方法对砂砾土不可行。以汶川大地震液化震害调查和现场测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动探试验)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并建立了计算模型和公式。结果表明:砂砾土液化判别由初判和复判两部分组成,初判以排除不可能液化及可不考虑液化影响情况为目标,复判则可采用动探击数N120为基本指标的计算模型。初判包括地质年代、埋藏条件和含砾量3个条件,复判模型则由动探击数基准值、含砾量、砂砾土埋深、地下水深度和地震烈度等5个参数组成。根据此次地震液化砂砾土埋深及地下水位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采用归一化方法导出动探击数基准值,利用优化方法推导出砂砾土深度及地下水位的影响系数。提出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砂砾土液化的影响因素,复判模型和公式表达简单明了,回判成功率较高,且与现有规范具有连续性,便于工程应用。
袁晓铭曹振中
关键词:液化汶川地震
新疆巴楚地震液化宏观现象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6.8级地震,出现了唐山、海城地震后近30年我国最具规模的砂土液化现象。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并与以往大地震液化比较,提出了此次地震液化宏观现象的认识,包括液化分布特征、喷水冒砂形态、液化震害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几个方面。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液化宏观现象与我国以往几次大地震有很多不同,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董林胡伟华曹振中袁晓铭
关键词:巴楚-伽师地震砂土液化
液化土层对地表位移谱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现场地震记录分析和理论计算,研究了液化土层对地表位移谱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液化位移增量谱和液化修正位移谱。对比了美国Superstition Hills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液化场地加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分析了液化和非液化场地位移谱区别。采用改进的一维有效应力分析方法,计算了在不同强度和波型地震波输入下厚度和埋深不同的液化砂层对地表位移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化对地表位移和位移谱有显著放大作用,位移谱在1s左右开始增大,加震最显著频段为1—5s,谱位移增加0.1~0.7m,烈度8度时平均加震增幅0.1~0.25m,9度时平均增幅0.4~0.7m。
孙锐袁晓铭陈龙伟曹振中
关键词:液化地表位移位移谱
汶川8.0级地震液化震害及特征被引量:35
2010年
通过现场详细地调查,归纳总结了汶川地震液化导致的工程震害的现象、分布、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液化震害现象显著,位于德阳地区的3个液化区域震害严重,都江堰地区、绵阳游仙区以及江油市区的3个液化区域震害中等,其他地区轻微,液化震害分布与液化分布有一定关系,但二者有所不同;液化场地上房屋均不同程度受损,其中结构性差的房屋会直接倒塌,设有圈梁、构造柱的房屋,液化也会导致其整体倾斜、下沉、开裂;学校液化震害具有典型性,部分校区大面积液化,地裂缝纵横,地基不均匀沉降严重,主体结构开裂、倾斜,功能丧失。这次液化震害具有3个显著特征:(1)只要液化出现的地方,震害均比周围重,没有减震现象;(2)Ⅵ度区不仅有液化现象,而且有明显的液化震害;(3)液化伴随地裂缝,是构成此次地震液化震害的主因。
曹振中侯龙清袁晓铭孙锐王维铭陈龙伟
关键词:汶川地震液化震害
汶川地震砂砾土液化分布及土性特征初步研究
通过汶川8.0级地震液化震害调查以及对工程地质条件和土层剖面的分析,给出此次地震砂砾土液化的分布和规模,并通过典型液化场地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获取了地表喷出物与实际液化土类的关系以及液化砂砾土土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
曹振中袁晓铭王维铭孙锐
关键词:地质条件汶川地震
文献传递
汶川地震液化土层类型验证及土性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中,除在山区引发了大量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外,在成都平原等地液化现象也十分普遍。液化主要分布在含砂、砾石和卵石等的第四系地层。依据地层分布特征和地震烈度,选择6个典型液化点(带)进行现场勘测和试验,以验证液化土层类型、了解液化土层的土性特征,并检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液化判别方法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典型液化点土类包含砂、砾石和卵石等,6个验证点中有2个为砂层液化(其中1个为砾砂)、3个为砾石层液化和1个为卵石层液化;(2)与非液化地层相比,液化地层结构松散,均匀性差,颗粒大小分布曲线较平缓,不均匀系数较大,其中液化砂土级配良好,砾石和卵石级配不良;(3)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液化判别方法,将验证点1中砂液化判为非液化,其余5个验证点由于含较多粗颗粒,因无法进行标准贯入试验而无法进行液化判别。
侯龙清徐红梅曹振中袁晓铭
关键词:汶川地震砂土液化液化判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