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2008ZDKG77)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胡德夫邓怀庆金学林何东阳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30年来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变化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根据1976、1987和2001年3次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调查资料及2006~2007年大熊猫监测数据,利用ArcView GIS软件系统地比较了1976~2007年之间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由20世纪70年代的217 100 hm2退缩到90年代前的167 000 hm2,大熊猫栖息地缩减和片断化较为严重;90年代后有所好转,面积增加到347 499 hm2,并在格局上整体存在向北向西扩散的趋势。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变化的原因主要与森林采伐及1998年实施的天然林禁伐有关,而栖息地斑块化主要与公路建设、人为活动等有关。
- 金学林邓怀庆胡德夫
- 关键词:大熊猫栖息地
- 圈养大熊猫主食竹消化率的两种测定方法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解圈养大熊猫主食竹的消化率,探讨野生大熊猫食物消化率的最佳测定方法,本研究采用全收粪法(Total feces collection method,TFC)和酸不溶灰分法(Acid insoluble ash method,AIA)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6只圈养大熊猫对可食竹的消化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TFC法测定的大熊猫对可食竹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消化率分别为19.8%、61.48%、49.89%和12.43%,AIA法分别为21.9%、63.17%、51.96%和13.59%,AIA法测定结果略高于TFC法1~2个百分点,独立样本检验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从可操作性角度分析,AIA法更适合于野外大熊猫养分消化率的测定。
- 邓怀庆金学林何东阳胡德夫
- 关键词:大熊猫主食竹消化率全收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