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0810302150)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3
相关作者:占松鹤王非朱良强刘华王军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呼吸综合征
  • 2篇猪繁殖
  • 2篇猪繁殖与呼吸...
  • 2篇呼吸综合征病...
  • 2篇繁殖
  • 2篇繁殖与呼吸综...
  • 2篇病毒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调查
  • 1篇猪场
  • 1篇猪繁殖与呼吸...
  • 1篇猪生殖与呼吸...
  • 1篇猪生殖与呼吸...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模化
  • 1篇克隆与序列分...
  • 1篇规模化

机构

  • 4篇安徽省动物疫...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朱良强
  • 4篇王非
  • 4篇占松鹤
  • 3篇何长生
  • 3篇王军
  • 3篇刘华
  • 2篇王立
  • 2篇姚雪静
  • 2篇王爱萍
  • 2篇沈艳
  • 1篇祁克宗
  • 1篇曹晋蓉

传媒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安徽省部分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学调查被引量:3
2009年
在安徽部分地区采集了14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免疫猪场和13个非PRRS免疫猪场不同猪群血清样品743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PRRSV抗体。结果显示,未免疫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1.17%,猪场阳性率为76.92%;免疫PRRS猪场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2.99%。通过SPSS3.0软件数据分析表明,PRRS免疫猪场与未免疫猪场PRRS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安徽省规模猪场存在PRRSV隐性感染。
王非占松鹤刘华王军何长生曹晋蓉朱良强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安徽株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3
2009年
从安徽地区的发病猪场的病料中,分离到3株致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命名为AH1、AH2、AH3),负染电镜观察结果可见直径约50 nm的有囊膜的球形病毒粒子,细胞超薄切片可见病毒粒子分散在细胞浆内,直径为40~80 nm。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株分离毒均对氯仿、乙醚、甲醛、温度(56℃)敏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美洲型PRRS阳性血清反应,发出强特异性荧光;对分离毒株Ns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安徽分离毒株Nsp2基因存在两处共90个碱基缺失现象,与JXA1 PRRSV变异株亲缘性最近。初步鉴定该分离株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朱良强王非占松鹤何长生王爱萍姚雪静王立刘华王军沈艳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安徽省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
从2006-2008年采自安徽省的高致病性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病料中扩增得到7株PRRSVORF5基因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抗原位点预测。结果表明,安徽省的地方PRRSV流行毒株与VR-2332、CH-1a、JXA1毒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5.1%-86.1%、90.5%-92.5%、96.5%-98.5%;安徽省地方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较高,介于97.0%-98.5%之间。与2006年以前获得的毒株相比,安徽省流行毒株与JXA1、TZ、CXN-1等高致病性毒株具有相同的氨基酸突变位点(G9→C9、S16→F16、S35→N35、V94→A94、V185→A185),这些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可能导致PRRSV毒力增强。对GP5蛋白表面抗原位点的预测发现,安徽省地方分离株与JXA1株存在6个主要抗原位点;与VR-2332、CH-1a毒株相比,由于抗原表位氨基酸位点的突变(A27→V27,L39→I39,V185→A185,I189→L189)导致了抗原位点抗原性发生了变化。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安徽省地方流行毒株与JXA1、TZ等毒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推断2006-2008年安徽省流行的PRRSV毒株由同一毒株演化而来,且变异程度不大。
朱良强王非占松鹤何长生刘华王军沈艳王立
关键词: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ORF5基因流行病学
PRRSV安徽分离株NSP2和ORF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2008年从安徽两个发病猪场采集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料,在Marc-145细胞上盲传4代~5代,发现明显细胞病变,各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S08株和ZJ08株)。用RT-PCR扩增这两个分离毒株的NSP2和ORF7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性高于99.0%;在NSP2基因上,这两个分离毒株均发生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它们与CH-1a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7%和80.2%;在ORF7基因上,与2007年国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株HuN4核苷酸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8.4%和99.5%,且ORF7基因均存在K46→R46,H109→Q109,V117→A117氨基酸突变。这些信息显示这两个安徽分离株属美洲型毒株,具有高致病性特征,与国内高致病性毒株位于同一基因群。
姚雪静占松鹤朱良强祁克宗王非王爱萍
关键词:PRRSVNSP2基因ORF7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