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1B239)
-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 相关作者:宋彬龄郭树理更多>>
-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司法形式主义在兴奋剂纠纷内部救济程序中的发展被引量:2
- 2012年
- 社会团体内部纠纷救济程序,法院本不应对其干预,但因为程序正义内涵的模糊性使法院有介入社团内部事务的可能性。为了保持社团的自主性,社会团体开始采用司法形式主义防止法院干预,这在各国的兴奋剂纠纷救济程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司法形式主义的发展,现有的兴奋剂纠纷救济程序似乎也不能满足程序正义的要求。在判断某一程序是否应该增加到社会团体内部纠纷救济程序中时,应该分析该案中所涉及的各方的利益,采取"利益平衡的分析方法",因此我国应对包括兴奋剂纠纷在内的社会团体内部纠纷救济程序按照此方法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加强对社团成员的程序保护。
- 宋彬龄
- 关键词:体育仲裁
- 兴奋剂仲裁案件中非法证据的可采性研究——对国际体育仲裁院沃尔沃德案的法理思考被引量:9
- 2012年
- 在沃尔沃德案中,国际体育仲裁院对违反法院命令或侵犯人格权收集的证据在仲裁中是否可采的问题作出裁决。这一裁决对我国兴奋剂仲裁案件中非法证据的可采性将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案件中非法收集到的兴奋剂违纪证据,在刑事案件中被排除后同样不可以在兴奋剂违纪处理程序中使用。对于反兴奋剂组织非法搜集的证据,在兴奋剂仲裁案件中应参考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排除规则予以处理。
- 宋彬龄
- 关键词:可采性体育仲裁
- 运动员生物护照与兴奋剂违纪处罚被引量:2
- 2013年
- 运动员生物护照旨在通过对运动员身体特征的非正常变化的检测来推定其是否使用兴奋剂,它已经成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所极力推荐的兴奋剂违纪的间接证明方法之一。近年来虽然有运动员对此方法提出了质疑,但国际体育仲裁院通过对相关案件的裁决表达了其对运动员生物护照项目的肯定。然而这些裁决却存在若干问题:对于同一问题所给出的裁决理由不统一;对于专家证据的采纳理由不充分;未考虑运动员的主观心理状态。我国在实施运动员生物护照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增加项目运作的透明性;增强生物护照信息对兴奋剂违纪的证明力;重视运动员行踪信息申报工作。
- 郭树理宋彬龄
- 关键词:国际体育仲裁院
- 论兴奋剂案件中过错程度的证明被引量:16
- 2012年
- 当样本检测呈阳性后,运动员要证明自己无过错必须证明禁用物质是如何进入体内的以及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谨慎义务。对象认识的错误、第三人过错、丧失行为能力、食用受污染的公共食品等都可成为证明自己无过错的理由。运动员可以因为对医生合理的信赖、尽了善意的努力、年青和缺乏经验、诚实、情况紧急等原因证明自己无重大过错。国际体育仲裁院对过错程度认定的判例有利于增强反兴奋剂斗争的效果,但其过于谨慎的做法容易引发不公平裁判且导致判例的指引作用减弱。建议国际体育仲裁院将"成本效益"标准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缩小可供选择的营养品范围,继续扩充WADC的细则,明示运动员的行为标准。
- 宋彬龄
- 关键词:过错程度体育仲裁
- 兴奋剂纠纷中证据调查的可证实性被引量:2
- 2012年
- 在兴奋剂案件中,对是否应该准许运动员提出的请求实验室提供包括标准操作程序资料、一般质量管理资料等文件的证据调查申请有很大的争论。证据调查需要有可证实性,否则会拖延裁判,也会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负担,但在像兴奋剂纠纷一样的现代型纠纷中,过度强调证据调查的可证实性会产生新的不公平,需要通过设置有限的证据开示制度,同时辅以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 宋彬龄
- 关键词:体育仲裁
- 论兴奋剂案件中双方的专家证据力量之平衡——以国际体育仲裁院专家证据制度为视角被引量:11
- 2012年
- 国际体育仲裁院在处理兴奋剂案件时存在着双方的专家证据力量不平衡的现象,包括因纠纷双方经济实力差距、规则不合理、管辖范围限制所造成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矫正,将影响体育仲裁程序的公平公正。在我国兴奋剂案件的仲裁程序中逐渐引入专家证人制度的背景下,要注重混合模式下的统筹配套,包括要同等对待鉴定人和专家证人的意见、加强对鉴定报告的开示制度、增加对当事人专家证据能力不平衡的调控措施,同时注重协同主义下裁判职能的扩张及加强诉讼规则在兴奋剂仲裁程序中的运用。
- 郭树理宋彬龄
- 关键词:体育仲裁
- 间接证据运用的认识心理考察
- 2011年
- 国外通过模拟启发理论的运用,在掌握裁判者对间接证据的认识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间接证据的功能。构建间接证据的二元化证明方法,即尊重客观事实的发生概率和裁判者的主观状态,以逻辑推导为主导,以心理构建为辅助,在主客观相冲突时,防止裁判者主观臆断,充分发挥间接证据功能。
- 宋彬龄
- 关键词:认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