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354)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朱莹唐慧王瑞敏李宁张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理工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低灌注
  • 4篇血管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低灌注
  • 4篇灌注
  • 3篇血管性痴呆
  • 3篇神经元
  • 3篇痴呆
  • 3篇雌二醇
  • 2篇海马
  • 2篇17Β-雌二...
  • 1篇凋亡
  • 1篇凋亡调控
  • 1篇凋亡调控基因
  • 1篇调控基因
  • 1篇动脉结扎
  • 1篇学习记忆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脑屏障通透...

机构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3篇王瑞敏
  • 3篇唐慧
  • 3篇朱莹
  • 2篇李宁
  • 1篇杨辉
  • 1篇张艳淑
  • 1篇姚雪
  • 1篇周彩凤
  • 1篇张茜
  • 1篇张文丽
  • 1篇黎洁
  • 1篇陈天智
  • 1篇张丽娟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鼠脑长期慢性低灌注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损伤及雌激素干预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脑慢性低灌注后海马神经元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以及持续给予低剂量雌激素的干预作用,旨在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月龄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并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 3m)、BCCAO3m组、及17β-雌二醇(E2)组。通过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大鼠慢性脑低灌注及血管性痴呆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CA1区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ATF4、促凋亡转录因子CHOP和促死亡激酶JNK的磷酸化水平;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CA1区CHOP及JNK磷酸化免疫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ham 3m组相比,BCCAO后3m海马神经元内GRP78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ATF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CHOP和p-JNK蛋白水平较sham对照组显著增加;长期给予低剂量E2可显著逆转此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验证了以上CHOP和p-JNK的Western blot结果。结论BCCAO可导致海马CA1区神经元长期内质网应激,从而激活促凋亡的CHOP-JNK信号通路;持续低剂量E2替代治疗可有效降低内质网应激损伤。雌激素替代治疗可能成为降低或阻断慢性脑低灌注和血管性痴呆的潜在治疗方法。
王智惠陈天智徐玉翔朱莹张文丽张艳淑王瑞敏
关键词:慢性脑低灌注17Β-雌二醇
雌激素通过上调VEGF表达降低大鼠脑慢性低灌注诱导的微血管损伤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BCCAO)后不同时期脑微血管的病理变化以及生理剂量17-β-雌二醇(E2)替代治疗的影响,探讨E2替代治疗在慢性低灌注诱导的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BCCAO早期:sham(3 d),BCCAO 3 d组,BCCAO 3 d+E2组;BCCAO后晚期:sham(3月),BCCAO 3月和BCCAO 3月并持续给予E2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Ig G的渗漏,电镜技术观察各组血管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相应sham(3 d或3 m)组相比,BCCAO后3 d、3 m组皮层和海马CA1区可见大量损伤的血管被Ig G免疫染色包围;与BCCAO 3 d组相比,海马CA1区BCCAO 3 m组Ig G在血管周围的染色较弱;连续给予E2可显著降低血管Ig G的渗漏。电镜结果显示BCCAO 3 d和3月组海马CA1区血管周围严重水肿,血管轻度扩张及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给予E2可显著改善血管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海马CA1区VEGF的表达于BCCAO后6 h,1 d显著增高,此后显著降低,于3 d达最低;BCCAO 3月时VEGF水平较sham(3月)组显著降低;E2可显著升高BCCAO后3 d或3月海马CA1区VEGF的表达。结论 BCCAO早期即可导致血管结构损伤,这种损伤可持续到BCCAO后3月;生理剂量E2替代治疗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蛋白表达降低BCCAO诱导的血管性痴呆。
唐慧张文丽朱莹张茜王瑞敏
关键词:微血管VEGF17-Β-雌二醇
雌激素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大鼠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pBCCAO)早期脑组织伊文思蓝(EB)的含量、大鼠海马和脉络丛ZO-1的表达变化,以及17β-雌二醇(E2)对其影响,旨在揭示血管性痴呆(VD)早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并探索可能的防治措施。方法成年雌性大鼠去双侧卵巢,7d后制备pBCCAO模型,随机分为控制组,pBCCAO后6h、1d.3d、7d实验组,E2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比色分析法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脑组织EB含量,Western blot技术及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ZO-1蛋白水平。结果大鼠行pBCCAO后1d脑组织EB渗出量较sham组明显升高,于第3天达到高峰,术后7d明显下降,但仍高于sham组;共聚焦结果显示,pBCCAO后3d大鼠海马槽EB红色荧光较sham组和E2组明显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BCCAO后3d大鼠海马中ZO-1较sham组明显降低,但E2处理组与sham组相似,ZO-1水平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共聚焦结果显示,pBCCAO后3d脉络丛ZO-1免疫反应较sham组和E2处理组明显降低。结论pBCCAO早期即可造成大鼠血脑屏障损伤,下调ZO-1的表达;E2可有效改善此病理变化。
黎洁朱莹杨辉姚雪唐慧张茜张艳淑王瑞敏
关键词:血脑屏障伊文思蓝ZO-1
氧化/抗氧化失衡与大鼠前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关系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索大鼠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occlusion,BCCAO)后1 h至21 d海马CA1区神经元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变化,揭示血管性痴呆早期神经元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BCCAO(1 h,1、3、7、21 d)组,采用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CA1区氧化应激损伤的标志蛋白和抗氧化应激损伤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BCCAO对海马CA1区神经元、血管及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1与sham组比较,BCCAO后1 h,3、7、21 d氧自由基探针HEt荧光强度呈时间依赖性增强;免疫荧光双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过氧亚硝酸自由基(ONOO-)标志蛋白3NT、膜脂质损伤标志蛋白4HNE的表达于BCCAO后7、21 d较sham组升高(P<0.05);2抗氧化损伤的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产物SOD2、HO-1的表达于BCCAO后7、21 d较sham组降低(P<0.05);3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BCCAO后1 h,3、21 d,海马CA1区神经元、血管及星形胶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并且于21 d损伤最严重,出现染色质边集、核膜溶解,线粒体空泡样变,内质网严重扩张,血管周围严重水肿等病理改变。结论血管性痴呆早期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呈现进行性加重,其机制可能与BCCAO后细胞内氧化/抗氧化失衡密切相关。
李宁朱莹张文丽代永鑫王瑞敏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超微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制作改良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PostC)组。通过焦油紫染色方法观察神经元生存密度,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病理改变。结果:焦油紫染色显示I/R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较低、电镜下病变最严重,可见神经元、微血管、星形胶质细胞、轴突的超微病理改变,并出现凋亡神经元;PostC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明显高于I/R组(P<0.05),电镜下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轴突的超微病理改变显著减轻,未见明显凋亡神经元。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密度较高,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结论: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促进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生存,抑制全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样改变,大鼠CA1区超微病理变化明显得到改善。
张文丽唐慧周彩凤朱莹李宁张丽娟王智惠陈天智王瑞敏
关键词:超微结构
17β-雌二醇降低大鼠慢性低灌注诱导的空间记忆损伤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慢性低灌注3个月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17β-雌二醇(E2)的长期保护作用,揭示血管性痴呆进行性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永久性结扎成年雄性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诱导慢性低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安慰剂(placebo,Pla)组及E2处理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及突触相关蛋白的变化,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Pla组大鼠发现水下平台所用时间与sham组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而探索试验中在平台原所在象限探索的时间较sham组大鼠显著降低;2与sham组相比,Pla组大鼠海马CA1区Neu N阳性染色细胞数及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MAP)-2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3Pla组大鼠海马CA1区突出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PSD95)及突触小泡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组显著降低;4长期给予E2可显著治疗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的以上变化。结论:双侧颈总动脉结扎3个月可导致大鼠空间记忆能力降低,长期给予E2可能通过上调海马CA1区神经元MBP2、PSD95、突触小泡蛋白的蛋白表达,从而阻断血管性痴呆的进行性病变。
朱莹李宁代永鑫唐慧王瑞敏
关键词:慢性低灌注血管性痴呆17Β-雌二醇突触学习记忆
血管性痴呆早期海马神经元的线粒体-PUMA损伤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阐明血管性痴呆早期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线粒体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实验组(BCCAO后7、14、21d)。通过间隔1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BCCAO)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Sham组大鼠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予以结扎。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凋亡途径的相关蛋白Bax、Bcl2、凋亡相关蛋白PUMA的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线粒体功能蛋白Cyt C亚细胞分布的变化。结果 (1)与Sham组相比,BCCAO各组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2)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BCCAO各组海马CA1区神经元中Cyt C与线粒体标志性蛋白TOM20的共表达较Sham组明显减少;(3)PUMA蛋白于BCCAO后14、21d的表达较sham组明显升高,BCCAO后7d的PUMA表达略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管性痴呆早期神经元线粒体产生的损伤可能与PUMA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
陈天智王智惠朱莹张文丽魏蕊徐玉翔张艳淑王瑞敏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线粒体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